主宰江山(校对)第8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26/898

  甚至陈鸣都知道,如果可以,陈鼎是不愿意去西北的。他现在很谨慎的,能不接触军队,绝不接触军队。陈鼎可不知道自己老子已经准备让位给他了。
  他现在只是戴上了太子的帽子,而中国历史上的废太子不要太多哦。
  陈鼎也不是狂妄的人,他怎么可能会忘乎所以呢。
  只是先前国内的局面不适合陈鼎再待下去了,恶人,陈鸣来做就行。而说真的,要不是俄罗斯已经元气大伤,没啥子挑战性了,陈鸣现在真的很想亲自去往前线一趟。
  自从坐上皇位,陈鸣就没怎么牵扯进战争里去。当年他可也是威震华夏的一员名将。
  要是战争模式不发生改变,依旧是反清时候的样子,历史再怎么说也要给陈鸣的头上扣一个军事家的头衔。可现在的战争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当年的陈家军、复汉军拥有今日国防军这样强大的战斗力,只需要一个旅,陈鸣就能横扫所有敢来野战的清军。
  而且更重要的原因是,陈鸣他没有死。如果陈鸣死了,那么他还可以算是上个时代的名将,但他没有死,更没有如卡尔大公那样流传下来什么具体的军事著作,用意阐述自己的军事思想。那么他身上的名将光环就已然要消弱到极致了。
  大气候因素,陈汉立国以来一直都在贬斥着满清,从政治制度到军事制度,从官员素质到军事素质,把后者说的不堪一击。而事实上,陈鸣能从当年一个县里的豪强,在满清国势兴旺的情况下,掀翻八旗,这本身就是一个证明满清军事实力烂到家了的最好证据。
  那么这是否也在同样证明——陈鸣的‘名将光环’只是在虐菜的时候虐出来的呢?就像后世NBA里的数据大刷子,要么在垃圾时间里刷,要么在弱队身上刷,实质能力跟个人数据严重的不相符。
  陈鸣现在就面临着这样的难堪。
  他也想把名声重新刷回去,他的‘望气术’在战场上可是很好用的。不仅能知己,更能知彼。把对手的士气、斗志尽收眼底,而且无视白天黑夜,这在现如今的阵地硬怼战中极其有利。
  可陈鸣想归想,他很难真正的去把这个想法实践了。因为他是皇帝!
  而但凡一个强大无匹的帝国,那就从没有皇帝亲自领兵作战的。
  别拿西方的那些国家说是,所谓的亚历山大帝国、拿破仑帝国,都是因人而起,因人而灭。而这样的帝国又怎么能称为真正的帝国呢?
  至于奥斯曼人苏丹带兵亲征的传统,那远远地就能让人闻到一股子游牧民族的气味。
  看看中国,历史上那么多能打仗的皇帝,真正建立起了基业之后,又有几人御驾亲征了?
  李世民能打仗吧?也只最后的时刻才征讨高句丽,而且再没有如拿破仑、亚历山大那样亲自上阵指挥作战。
  陈鸣的现况挺像历史上的汉武帝的。汉军几次出击匈奴,那都是汉武帝在一手主导。亦或者说他很像后世的红朝太祖,手并不摸枪,可有数百万大军却在为实现他的战略布局而努力拼搏。
  所以,陈鸣‘名将’的头衔是越来越黯淡了,就像没人会说汉武帝是一个名将、军事家一样。
  人到老了,那就会无可避免的考虑起身后事。
  陈鸣不指望长生不死,人走到他现在的地步,那要求的就是一个身后名。可他又不可能为了一个身后名而亲自到西北去。
  等到他退位了,陈鸣会去一趟西北的,不仅是西北,东北、蒙古、南洋、南明州、美洲,甚至是欧洲、印度,陈鸣要来一趟环球旅行。但那是他退位之后!
  现在,陈鸣最多来到大报恩寺的琉璃塔上,去遥望西方的天际。万里之外的伏尔加河上,两边几十万大军正在辛苦鏖战,胜负也就这几天了。
  只要俄国人的援军突破不了新阿斯特拉罕外围的国防军防线,俄国人就只有战败这一条路走。
  时间已经进入冬季了,站在琉璃塔顶的陈鸣都穿起了绒衣,而这个时候的伏尔加河,那必然依旧是滴水结冰的季节了。
  ……
  岭南,广州城外。
  绿色的田野,笔直的铁道,旋转的风车磨坊伫立在乡村之中,还有那些行走在乡间小路上的四轮马车……毫无疑问,这里是乡村,而且是充满了一股欧洲风景的乡村,但事实上这里是中国,中国的乡村。
  只因为广州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过于巨大的了一些,而且很多来华的西方人也纷纷定居在粤省。
  此刻,这儿距离广州这座中国本土南方最大的城市不远,这条穿过田野的铁路就直通广州城。
  铁道上正行驶着一列与陈汉自产的机车外观很有些不一样的漂亮机车,整洁的车厢,红蓝白相间的灵动色彩,体积超出自产火车头一圈的外观,无不显示出异国的风格,事实上这是一个来自英国的火车头。在去年被英国人捐献给了广州政府,而不是南京,因为这辆火车头代表的是英国与广州的长远友谊。同时,大不列颠王国的底气透过这辆性能很不错的火车头也展现无疑。
  欧洲在应用科学上并不落后,欧洲也能生产火车头,而且是性能很不错的火车头。那么自然的,欧洲也能生产处蒸汽船,性能很不错的蒸汽船。
  现在,英国驻广州的新任领事乔治·戈登·查尔斯就坐在靠窗的位置上,一边抽着他的那根来自古巴的精品雪茄,一边仔细地研究着自己目光所能看到的一切。
  他是第一次来到中国,虽然他能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也是第一次乘坐这辆‘英吉利号’火车,后者是广州府铁路网中的诸多火车之一。
  查尔斯知道这辆火车头,这是英国现今为止性能最棒的一辆火车,这个火车头上的一些零件甚至都是能工巧匠手中制造的。
  但这也只能让‘英吉利号’的性能在中国得到一声‘不错’的评价。距离‘优秀’,它还差了一点。
  查尔斯并不惊讶这种差距,他是一个没有来到过中国的中国通,很多伦敦的八旗人士都是他的朋友,他也同驻欧办的陈汉方面人员交往甚密。
  在火车、轮船这些新鲜事物上,英国同中国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查尔斯现在更多的是惊讶于这辆火车车厢里的摆设。
  这是一辆彻头彻尾的英国风格的列车。
  虽然从英国运到广州的只是一个车头,但车厢和车厢内里的装饰,却完全是一股纯正浓郁的欧洲味道。中国的很多厂家都能生产出味道纯正的欧洲物品,一些厂子甚至都聘请来华的欧洲人做设计师。
  看看那窗帘边的挂钩,一个铜质的小玩意儿,勾勒着精美的郁金花纹,枝叶漫卷,很巧妙的形成了一个隐约的十字架,就仿佛是哪个老牌贵族家中的饰物。但那钩座上下方却清楚地可以看见生产厂家的特色铭文,而这种铭文在中国的多数工业品上都能找得到。
  中国人甚至为此搞出了一个专门的《商标法》,俨然是不会过期的专利啊。
  在中国,这方面有一个很出名的商业名词——品牌效应。但凡是大商家,那都开始经营起了品牌。
  中国也有很多的小型工厂不那么重视品牌,对比牌子它们更重视控制成本,而不是追求这些细节。
  这就是一个经济实力的问题了。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嘛。只有在吃喝不愁的情况下才能想往着更高层次,就如同那些小工厂主,他们只有在自己有钱,在工厂不断发展壮大的情况下,才能去考虑品牌。
  相比之下,英国的商界也是一样。无数的小工厂也一样忽略这种‘品牌效应’,即使这个词汇在十几年前就从中国传到了欧洲,而且也很容易理解。可毕竟是小工厂,控制成本才是最重要的,那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
  多少个小工厂主为了控制成本,自己,甚至是全家老少都直接参与进生产当中去。
  单纯的比较中英两国的软硬实力,查尔斯并不认为英国就是弱者。
  是的,英国的综合实力的确比中国要弱很多,但中国的面积有多大,英国的面积又有多大呢?特别是丢失了北美之后,整个英吉利,本土和殖民地的人口全部加在一起,也不过六七千万,只相当于中国本身的五分之一、六分之一。
  中国的本土比英国本土庞大的太多了。
  如此一个富饶的国家,当他们大力的发展起工商的时候,一切所需都可以从本土得到,包括发展工商最最重要的市场。
  对比中国,在狭小的英伦三岛上发展到现在的大不列颠才是真正的‘杰出’。但可惜天不假年,落寞野蛮的东方世界竟然出现了中国这个怪物。
  只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就能清楚的知道陈汉与中国之前的历朝历代有多么大的不同。
  这更像是顶着一层中国外皮的欧洲国家,与之前的中国的差距太巨大了……
  ……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凶残的世界丛林中出现了一头凶猛的霸王龙!
第1077章
西方社会的思考……
  作为一个‘中国通’,查尔斯很了解中国的古文化,别说千年以前了,就是之前的满清王朝,与陈汉也有着太多太多的不同了。
  在欧洲,都不止一两个人觉得陈汉施行的政策,比之中国的传统制度更像是欧洲。那抬高工商贬低儒学的行为怎么看都不像是中国人能干得出的。当然,陈汉也继承了中国的衣钵,科举制的优越性完全吊打这个时代的整个欧洲。
  现在的欧洲主要国家,那是哪一个都引入了‘科举制’。而且中国人制定了各种各样的法律,且不断地将之完善,那又像是欧洲制度的升级版本。
  英国学习中国的速度很快,而拿破仑学习中国的速度也不在英国之下。拿破仑的帝国与中国的最大不同就是拿破仑对于法国国内的政治、经济掌控的力度太弱,甚至都远不如英国的首相大人,而中国的陈皇帝更是至高无上,独断千秋。
  查尔斯是以英国商务代表团成员的身份前来中国的,中英之间的贸易对英国来说是越来越重要了,这不仅体现在彼此本土的交流,还体现在了美洲和英国的商贸交流,甚至于还有印度方面的利益争斗。几乎年年都有商贸代表团往来东西,要么是中国的去英国,要么是英国的来中国。
  可是在船队抵达马六甲的时候,作为带队副团长的查尔斯接到了一个来自印度的紧急任命,这也不知道是怎么沟通的,他就被印度总督任命为英国驻广州的领事了。
  而且作为一个外交官员之余,查尔斯还是一个工商业主,他的家族在默西赛德郡的港口城市利物浦,不仅拥有一个规模不小的造船厂,还有一个蒸汽机制造厂。可以说是外交官中的大资本家了。
  对于工业和相对的先进技术有着一定的认知。
  作为一个‘专家’,查尔斯非常清楚,大不列颠的科学技术水平是世界上最顶尖的,中国人这些年追赶的很快,但顶多是追赶上大不列颠。可是在科技的实体工业应用上,他们还要逊色中国一些。
  而他此次前来中国,第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拿出一份针对广州为中心的陈汉本土岭南工商业集群的发展速度、前景和现有实力的评估报告。这是工作量很大的一个任务,而且他相信接到如此任务的人绝不仅仅是他一个。
  比如南京、上海和武汉、燕京……
  中国的皇帝刚刚进行了一次大分封,大大小小几百家中国权贵在向美洲转移着财富、人力和物力。这必然会引起中国政坛、经济、金融等等方面上巨大的波动。
  大不列颠王国必须清楚的掌握到这种波动所带来的影响力。要知道,有的时候水波也会带来推力的。
  只要掌控船舵的人把好头,这种让整个中国剧震不一的波动只会化作推动中国这艘大船不住向前疾行的波波水浪。
  经过三十余年的大发展,中国的工业进步相当明显,这种高速发展究竟还能持续多久?未来的中国还能更加强大到什么地步?这一现象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的呢?只是完全的经济利益吗?
  几十年里,欧洲人不断对中国进行研究,到现在很多事情也随着时间的流逝流露出了真相来。
  对比欧洲,中国真的很幸运。他们有一个魄力气度远迈历史上许许多多君王大帝的皇帝,一个伟大的皇帝。
  他用一个宏伟的目标吸引住了内部统治阶层的注意力,而且他并不是空画大饼,不管时间的长短,陈鸣画下的那些大饼,他现在不一一都实现了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26/8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