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宰江山(校对)第7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1/898

  英国人熄火了,他们的主要精力还在欧洲;马拉塔人也有廓尔喀人这个新威胁,而且最近锡克教也不安分了,马拉塔人现在巴结铁普还来不及呢。
  两个的外在威胁已经全部消失,铁普自然要趁机整顿内部了。地方的财权和警察系统这个强力机构,那就是铁普推行的重点。
  而纵观印度南方其他各王国,基本都还是老一套在运转,所谓的国王就是一个有点实力做依靠的盟主罢了,这样的王国在面对英国人的时候是没有半点抵抗力的。
  甚至只要英国人暗中许诺了一些好处,一个看似地盘不小,军力和财力也不俗的王国,转眼就是一副四分五裂的状态,各地方的贵族实际独立,截留税收等等,能让一个王国立刻变得不堪一击。
  陈鸣还让人向铁普转达自己的赞赏,中国正在修复与迈索尔王国的友谊么,陈鸣这是在说他不反对铁普的这种暴力方式,甚至心底里还很是赞同。因为从根本来说,税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把是税收都控制在铁普苏丹手中,从而避免让贪污腐败和地方权力继续扩大的可能,换句话说这是一个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陈鸣还指望着铁普在未来的岁月里能够跟英国人好好过过招的,怎么会反对呢。
  在这种情况下,铁普的税制改革和警察系统在迈索尔王国内得以顺利实施。陈鸣都已经在盘算着什么时候再卖几门六角炮给铁普了,哪里想到铁普竟然遇刺了?
  “陛下,铁普近来已经在考虑着手组建迈索尔海军,都快要签署购舰协定了。这一次他就是去海边视察港口的……”然后被刺客混到了身边,用手铳‘砰砰’两枪撂倒。
  迈索尔的税制改革进行的还算顺利,财政并不困难。而铁普又想到了之前跟英国人开战时,英国人战舰的横冲直撞和沿海封锁,深深的为迈索尔王国有海无防感到悲伤。
  他要解决这个问题,可没想到两颗子弹要了他的性命。连遗嘱都没来得及留下,人就死了。
  就在陈鸣接到这一消息的时候,迈索尔王国已经热闹开来了。
  国度塞林伽巴丹一阵闹腾之后,铁普的三儿子古尔扎里已经逃离了塞林伽巴丹,铁普的弟弟辛格也逃出了塞林伽巴丹。整个王国就像一个堆满火药的仓库,只需要有一丁点的火星,巨大的爆炸就能摧毁整个国家。
  铁普的继承人巴哈杜尔根本就没有丁点控制他们的力量。
  ……
  就连铁普掌控着手中的军队也分裂了,铁普的儿子并不是只剩下古尔扎里和巴哈杜尔,他的弟弟也不是只剩下辛格,之所以这俩人有行动,那是因为他们俩在迈索尔王军当中都有自己的力量。
  辛格直接就是这支军队的高级将领之一,在迈索尔王国的西南方有着不小的影响力;而古尔扎里的舅舅也是迈索尔王军的高级指挥官,同时又是大贵族,势力主要在迈索尔王国的东南。
  “我们必须更换军备,装备上最好的火枪和大炮,这样才能抵挡住塞林伽巴丹。”
  巴哈杜尔与中国驻迈索尔的领事签订了军贸协议不到五天,远在塞林伽巴丹数百里外的古里【卡里卡特】辛格就接到了这个消息。
  这个消息给辛格很大的压力,如今迈索尔的局势,他和古尔扎里是天然的盟友,两者联合足以让巴哈杜尔的军队无法动弹。对比跑到了印度西海岸古里的辛格,跑去了迈索尔王国东部的泰米纳德尔的古尔扎里,对于塞林伽巴丹的威胁似乎更大。
  巴哈杜尔手里直接控制的军队不足以让他两线开战,但要是巴哈杜尔从中国人手里拿到了新式步枪和六角炮,对比手中只有滑膛枪和老式滑膛炮的辛格与古尔扎里,那优势可就足够大到巴哈杜尔两线开战的地步了。
  辛格和古尔扎里人可以逃走,但他们拿不住迈索尔国库里的财富,巴哈杜尔手中有充足的金银来向中国购买最新的火枪与最厉害的火炮。
  辛格对着自己的财政官皱眉地说道:“之前和你说过的,用海关税和盐政做抵押,向外贷款的事情怎么样了,有眉目吗?”
  巴哈杜尔就要有新式步枪和六角炮了,他辛格也必须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均势。
  “殿下,为这事我去拜访了法国和英国在古里的使臣,不过情况不太明朗。他们对我方的还款保证缺乏信心,法国的罗伊领事跟我谈过,他虽然没有明说,但是还是能听出来。而英国人的要求则很过分,他们可以提供贷款,但是要求监管贷款用途,要求我们保证所有军购上的支出必须用在英国人身上。至于海德拉巴【马拉塔人的宫廷】,我还没有和他们的实权人物接触过,不过估计情况也不太乐观!”
  巴哈杜尔最大的优势在于他得到了中国人的支持。那些在当初没有回到中国,而是选择留在了迈索尔的中国人,现在都团结在了巴哈杜尔的麾下。在辛格的眼中,很显然,中国人是支持塞林伽巴丹的。
  辛格听到这话后心情很不好,法国人没兴趣就不说了,就他们现今在印度的那店里来,全部用在海德拉巴还嫌不够,哪里会分给古里?而英国人能够贷款,却限制了款项的‘用途’。真是趁火打劫的混蛋,他在这个紧要关头拿出海关和盐政去贷款为的就是扩军换装,这些钱他就是下给英国人,英国人能保证立马拿出两万杆新式步枪和五十门六角炮吗?
  怕是英印殖民军把自己现役的装备算上,总共也没有那么多!
  等英国人把自己要的武器从欧洲漂洋过海的送到古里,辛格觉得那时自己的脑袋就已经要搬家了。
  英国人这样的条件是不可能答应的。
  他们距离印度太远太远,等到英国人的武器送到,用中国人的话说,那就是黄花菜都凉了。
  辛格觉得自己要想一个法子,他对自己的财政官说道:“你立刻派人去海德拉巴。”
  辛格相信,马拉塔人这个时候也肯定不愿意看到他败亡的。如今的马拉塔人西北有锡克教这个麻烦,北方又有廓尔喀王国这个对头,他们一定愿意看到一个分裂的迈索尔王国。包括无暇顾及印度的英国人,他们谁都不愿意看到迈索尔强盛,看到迈索尔好过……
第956章
‘三国演义’
  英国人的条件挺苛刻的,但是在中国都公开‘支持’巴哈杜尔之后,还敢掺和进来,事实上英国人能够有这种反应已经很不错了。
  因为目前对于英国来说,一个虚弱但是统一的迈索尔才能够让他们更好的从中赚取足够的利益,因为陈汉是不允许迈索尔毁灭的,基于这个大前提,一个虚弱的迈索尔是最符合他们的在印度的利益的。
  这也是英国人愿意支持古尔扎里和辛格的最重要原因。英国人插手迈索尔的这场战争,并已经提议向若是的古尔扎里和辛格提供必要的经济以及军械援助。
  可他们又不可能真的去挑战中国的威严。
  东印度公司很清楚英国人在本土大陆上遭遇的麻烦,本土已经无力将更多的力量投入到印度了。
  这种情况下他们就只能潜伏,避开中国人的锋芒,最大限度的保障自己的既有利益。
  但一味的躲避可不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的传统,在‘躲避’中保持着小强度的反击,时刻提醒着中国人,大不列颠王国的利益必须得到保障。这才是伦敦想要的。
  除了这个原因外,和巴哈杜尔的个人因素也有很大关系。身为铁普苏丹的继任者,巴哈杜尔在迈索尔王国内部却没有太大的威望,在英国人眼中这并不是一个强有力的领导人,但却是保持迈索尔、保证印度中南部局势稳定的唯一人选。
  海德尔·阿里汗的手腕就不需要多说了,英国人对印度中南部的战略计划因他而遭遇到了彻底失败;铁普苏丹更是有迈索尔之虎的称号,也就是巴哈杜尔了,表现的不像将军更像是国王一些。
  不管是英国还是中国都对巴哈杜尔有着相当的好感。
  英国人愿意看到迈索尔王国境内地方势力崛起的迹象,但也不愿意看到第二个铁普苏丹的出现,不愿意看到巴哈杜尔倒台。
  所以在英国人同辛格等联系的时候,他们也在跟巴哈杜尔联系。
  中国人以飞快的速度跟巴哈杜尔签署了军购协议,在英国人眼中这简直就是中国在红果果的支持巴哈杜尔政权。
  可以这么说,到目前为止,英国人对迈索尔王国之内战虽然表面宣布中立,两头下注,但是实际上已经偏向于辛格和古尔扎里,不过中国却是个例外!
  如今的中国似乎早早的就下定决心支持巴哈杜尔了。
  就算是再无知的人也知道中国是迈索尔王军这些年里的学习目标,迈索尔的‘现代化’很大程度都依赖于中国的支持,说是中国一手铸就了眼下的迈索尔。
  就连铁普苏丹之前推广的税制改革和警察系统,都有传言说是中国留在塞林伽巴丹的人提出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也是迈索尔走到如今地步的功臣了,迈索尔的乱军,铁普苏丹的遇刺,一切的起因都在税制改革和警察系统啊。当然了,这个说法很多迈索尔人心里是不能接受的。
  在很多迈索尔人的‘眼中’,中国与之迈索尔,那就好比原时空历史上清末民族的日本与之中国。
  那就是迈索尔前进的方向,是迈索尔努力的标杆。
  而事实上呢,此时的中国与原时空历史上的日本还真的有不小的变化。
  因为中国的目的真心是让迈索尔强大起来,铁普苏丹是陈鸣对英国人的一张王牌。
  而原时空清末明初的日本,日本支持中国革命,可不是为了中国的共和,而是想要把中国局势搞乱,想要浑水摸鱼的同时让一个中国就此四分五裂,一个四分五裂军阀混战的中国是没有可能发展起来的,也是最符合日本利益的中国。
  而原时空的历史也已经证明,日本对孙大炮的支持可以说是它自日俄战争来的最英明之决定!
  辛年后,中国四分五裂,军阀混战数十年,这几十年间别说是发展工业了,连清末时都不如。而日本人却从中上下其手,获得让它整个国家都疯狂的巨大利益。
  而在如今的这种原因下,中国驻古里的领事正式要求面见辛格。辛格内心里的感觉是很不好的。
  可是他没有想到,那位领事见面的第一句话就说:“我国愿意提供贷款和军需给尊敬的殿下!”
  ……
  今日中国与迈索尔【印度】的关系可跟原时空中日之间的关系大不一样了。
  原时空里的近代中国和日本的关系可以说是无比复杂,总体方向而言甚至都处于敌视状态!可以说,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它就开始把中国当成了潜在的敌人!日本海军最初的建军目标更是鲜明无比的直指北洋水师,而甲午年间的一场战争,就是日本发奋努力几十年的最好回报。
  从此中国成为了日本的‘奶妈’。不管是市场还是工业原料,日本从中国身上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也渡过了早期那最危险的阶段。
  要是没有中国这个无底洞一样的局大市场支撑着日本那些劣质货的销售,日本的经济凭什么转型?凭什么发展的这么快?
  十个朝鲜也没有一个中国对日本的‘帮助’大。
  而为了让中国变成最符合日本利益的状态,支持孙大炮就成为了日本的一个国策。或许日本也没想到孙大炮会在十年的努力之后,在中国真正的掀起了一场埋葬清王朝的大革命。或许他们最初的本意不过是为了给中国制造麻烦,拖绊着中国的后腿而已。
  可现在的迈索尔王国和中国不会是这样的关系。
  中国现在就像英国培养欧陆上的老二一样,让迈索尔王国一点点变强。而不是一味的把迈索尔当成一头现金奶牛,中国对迈索尔是真正的帮助,而不是一味的压榨。那不管是最初的普鲁士,还是后来的德意志,跟英国人之间都有过一段如漆似胶的甜蜜生涯不是?
  迈索尔跟中国之间也有过一段蜜月,虽然中国的主动后退让这段蜜月期宣告结束,可这并不意味着迈索尔人都痛恨中国了。
  而在很多迈索尔人的心中,包括在辛格的心中,中国人支持的都是根正苗红的巴哈杜尔。当初铁普海边遇刺,消息传到塞林伽巴丹,巴哈杜尔是赶忙带人去海边,而那时候的塞林伽巴丹,整个都城就一片暴风雨来临前的寂静。巴哈杜尔人不再塞林伽巴丹,但却能最终压的辛格和古尔扎里‘逃之夭夭’,靠的就是中国人。
  那些当初留在迈索尔的中国人,全部支持巴哈杜尔。也正是如此,塞林伽巴丹才没有变色,巴哈杜尔才没有丢掉自己最大的根据地。
  可是现在中国人却告诉辛格,他们要对辛格贷款和交易军火。辛格第一感觉觉得自己的耳朵进水了。
  古里的陈汉领事姓黄,黄领事看着辛格一副见鬼的模样,问道:“殿下,谁跟你说的我大汉就支持巴哈杜尔殿下了?这变故才发生了几天时间?南京的回复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有?”
  现在陈汉在迈索尔的人手那就是一个一盘散沙,公使还没有复位,不管是塞林伽巴丹还是古里,那都是领事,六品官衔,谁也不比谁大。
  自然也就各有各的倾向了。
  以眼前的黄领事来说,他有一百个自信相信,帝国是不会愿意看到巴哈杜尔横扫辛格、古尔扎里如席卷的。所以,适当的给辛格一些帮助,增强辛格的信心,增强辛格的实力是很有必要的。
  黄领事走了之后,辛格依旧有好一阵没缓过神来。
  梵天大神在上,辛格在接到黄领事前来拜访的第一瞬间,脑子里想起的全是:这一定是给哈巴杜尔当说客来的。哪里想到人家是送银子送枪炮过来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1/8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