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宰江山(校对)第7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8/898

  不管如何,时光是不会倒转的。而且就算倒转了,汪辉祖相信自己也劝阻不下皇帝的。
  陈皇帝的决定就没有更改的,不管底下人理解不理解,那都要执行下去。
  总算从之前的发展来看,皇帝的眼光是很好很长远的。甚至于他们一度都猜测,皇帝私下里是不是有一支不广为人知的情报队伍。但事实证明,他并没有。
  这就让陈鸣头上‘英明神武’的光环更加耀眼了。
  也让陈鸣更加不会改变,更加固执于自己的决定。
  但英国-迈索尔开火以后,英国稍微的进展受挫,就又要搞幺蛾子,依照汪辉祖对当今陈皇帝的了解,英国人会偷鸡不成蚀把米。
  陈皇帝有时候对朝臣不讲道理,可他对外国人更加的不讲道理。英国人以为他们是谁呀?随随便便的一闹,皇帝就会认他们这一套么?
  皇帝今儿下午带着罗伯特在中央军校溜了一圈,大都督府下令不丹和廓尔喀的军队向南一步,英国人亏大了。
  中国这是在表示不满。这种不满还是由皇帝亲自来表达。汪辉祖打算等一等看英国人的回应。
  别以为对大不列颠王国的‘不满’只有皇帝能表达,自己这个内阁首辅一样有权利,有实力来表达对英国人的不满的。
  这件事本就是内阁经手的事情。陈鸣虽然要翻脸了,可也只是出来站一下台。而且汪辉祖还期望着英国能够‘不理睬’皇帝的示意,他更期望自己用手中的力量来解决这件事。
  这样他才好适当的加强、恢复与迈索尔王国的友谊。
  ……
  第二天。
  一大清早,诸多在京报纸头版头条上就都印上了一个个耸人听闻的标题。这当然是有关部门的示意。
  再说了,昨日陈鸣的行踪就没怎么做遮掩,那不仅是被报业所关注,也被很多民众和八卦党所关注。他带着英印总督的特使——原英国驻华大使罗伯特逛了一圈中央军校,实在是给人太多的猜测了。
  “还好,《中原日报》上并没有对中英关系表漏半点不好的迹象。”罗伯特很清楚中国的政治和舆论级别,《中原日报》的地位不可动摇,那是中国政府的喉舌。这份报纸没有表态,那就一切都有可能。否则他就是大不列颠的罪人了。
  “皇上陛下为九五至尊,一言一行都为举国之关注,这很正常。”负责接待他们的谢清高这样说道。
  罗伯特笑叹着气。中国的报纸可比欧洲的报纸有底线多了,很少会出现信口开河的一幕,眼前的这些报纸虽然不是《中原日报》这种国情风向标,可从一个侧面也已经说明了不少问题。
  中国皇帝很恼火啊。
  这些报纸就是一个个大喇叭,或许只需要一个上午过去,满南京的人就都知道,中英两国出了很大的矛盾,英国人把中国的皇帝陛下搞火了,甚至在民间传言中英之间要动兵戈了,也不稀罕。
  只不过活该英国人倒霉,谁让他们自己要跳呢?是他们自己赶着来躺枪的。
  就在中秋节的欢庆刚刚过去不到两天,就在无数人为火车的神奇而疯狂的时候——包括罗伯特一行,一个消息从欧洲传来了。
  中西开战了。
  在遥远的欧洲,西班牙人的海军舰队趁着中国护航编队护送舰队前往奥斯曼帝国的最后一段旅程时候,在直布罗陀海峡突然发起了进攻。
  传到陈鸣手中的急报就这么多,没有双方接下来经历的尼斯海战和突尼斯海战,也没有朱濆船队最终付出的代价——整个舰队三战之后沉默了一军一民两艘船只,水兵水手的死伤超过千人,可谓伤亡惨重。
  可只是西班牙人在直布罗陀海峡口攻击朱濆船队,这就已经拉开了第二次中西战争的大序幕。
  陈鸣就像一头愤怒的雄狮,他怒不可遏。
  西班牙这个欧洲二流国家竟然不知死活的主动对中国船队发起进攻,他们是自寻死路,自取灭亡。
  雄狮被一只鬣狗给侮辱了,那就必须见到血。
  西班牙人一定要受到应有的教训和惩罚,要好好地给他,给欧洲人都长点记性。
  而罗伯特一行人,也必须现在、马上、立刻滚蛋。
  别觉得自己委屈,谁让大板鸭与英国人现在是同盟呢。
  立刻、立马、现在、马上,给我走人!
第915章
中国的爆发
  每一头愤怒起来的雄狮都会用挑衅者的鲜血来浇灭自己的怒火。
  西班牙人就是个例子。
  陈鸣立刻着手大都督府调遣两万人的增援部队前往美洲,之前的计划是调派一万人就够了。美洲的国防军全部装备的是米尼步枪,还配置了不少的六角炮,西班牙殖民当局组建再多的士兵也没个卵用。
  可是陈皇帝的怒火不是没有作用的,一万人的援军马上翻了一番。
  虽然这笔毫无征兆的‘突加开支’让大都督府暗暗吐了一口血,可他们也只能忍着,然后把所有的郁闷都发泄到西班牙人身上。
  两万军队这个数额就显得有点大了,不可能全部从禁卫军中抽取,之前的驻屯军里就有一半人手来自陈汉最最精锐的御林军,现在这两万人再都从南京抽调,那就不仅是抽取‘御林军’四成还多的兵力了——太多了,而且还抢占了别人的机会。
  是以,两万份额,禁卫军占了一半,剩下的一万人,五千人来自天津,五千人来自东北。
  可是非常赶巧的是,南京的报纸舆论刚刚炒作了陈皇帝对英国人的‘愤怒’,然后紧接着就调兵遣将的,民间就立刻谣言四起——不知道多少人在信誓旦旦的说,中英要开战开打了。天兵就要进军印度了,皇帝还要派水师舰队万里远征欧洲,要进攻英国的本土。
  躺着也中枪的英国人难受的都要吐血了。因为这谣言刚刚发起,就动摇了英国与中国贸易的往来。
  因为眼下中国的飞鸽联系真的很方便很方便。从南京到广州,普通的飞鸽传书也用不了一天时间。而从南京到上海,那用时就更短了。
  上海、广州的英商被突然间生出的中英要开战的消息给直接打懵了。
  可实际上这些军队是去美洲的。
  韩腾很清楚现今中英之间的‘友好’关系,所以对于中英开战的谣言他一点不信。如果中英间的关系有变,他肯定是第一批得到通知的人。中华银行同商贸银行等多家银行一起,可已经把一部分业务发展到欧洲去了。
  现在主要的合作方就是英国的银行界。
  而中英交恶,甚至要爆发战争,会对金融银行业有很大的影响。
  是的,之前在工商署任职的他,一直做到了工商部的左侍郎。但他作风上有点不检点,被人举报说跟下属的妻子有染,真的假的且不去提,事情是在韩腾谋求工商部尚书的时候爆出的,然后他就被调去银行系统了。
  韩腾手中的权利实质上并没什么缩小。中华银行是中国的央行,作为央行的一把手,韩腾还是银管会的领导阶层,也就比银管会的老大陈继卿小那么一丢丢,享受的是正二品待遇,虽然官衔依旧是从二品。
  但是从政界转到银行系统,他的前途也就到顶了。
  他再向上爬也越不过陈继卿去。人陈继卿是宋王的长子!但他要有朝一日从银行系统杀回政界,那一跃都有资格去肖想财政部的副部长。
  所以半点中英交恶的内部都没听到的韩腾,对于这几日南京城里的谣言是嗤之以鼻。
  他今儿来皇宫,也不是为了这个谣言而来的,外贸交易受影响那动的应该是工商部,而不是他。韩腾此次来是为了即将发行的金银币的事儿而来的。
  兜了一大圈子,中国又要搞金银币了。可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既然做出了金本位的决定,你就不能限制纸币与黄金的等值交换,不然那还算是什么金本位呢。
  中国现在的金融政策,华元【纸币】不仅可以兑换金条,还能兑换金币,并取消了对金币熔化及金条输出的限制。这才是真正的金币本位制。
  原时空位面的19世纪后期,金币本位制已经在主要的资本主义各国普遍采用,它已具有国际性。当时的大英帝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突出地位,它实际上就是一个以英镑为中心,以黄金为基础的国际金本位制度制度。
  虽然这种地位只持续了30年,就在一战中破灭了。
  但这种‘制度’所产生的影响力却是陈鸣所追求的。因为他能更坚信自己所创立的华夏帝国拥有比大英帝国更强的国力和更持久的生命力。
  只要在他有生之年确立下了中国的国际金融地位和世界霸主的地位,就中国的块头,这种辉煌至少能持续上一百年,持续到20世纪。
  在原时空位面,金本位制度的全盛时期,黄金是各国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资产,英镑则是国际最主要的清算手段,黄金与英镑同时成为各国公认的国际储备。英镑之所以与黄金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是由于当时英国强大的经济力量,使之伦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同时英国人强大的实力又保证了他们的经济利益,英国于是成为了国际经济与金融活动的重心,于是形成一种以黄金和英镑为中心的国际金本位制,也有人称之为英镑汇兑本位制。
  英国人曾经做到的一幕,以如今中国的国势,也完全可以做到。
  华夏帝国的世界霸权会比英国人的皇冠更加牢固,虽然轮船的普及还需要时间,但实现这一切的条件都是客观存在的。
  所以,华元汇兑本位制。世界各国把华元当做与黄金一样的硬通货,那就是未来中国的奋斗目标。
  而且这些年里,陈汉连续控制了西伯利亚、东北、南明州和祥州、北美西海岸等多处黄金产地,每年被送到国库和央行金库的黄金那都不是一个小数目。再加上这些年外国向中国流入的黄金白银,和中国内部收缴的黄金白银,如今中国光是国库和各银行的黄金储备就超过了800公吨,这个数字能让中国占据今日全世界黄金总量的百分之多少,陈鸣并不知道,但让中国实行起彻底的金本位制,不是半残的金本位,也不是传统的金银复本位制,那是绝对可以满足的。
  央行拿出的贵金属货币模样十分简略,其正面是陈鸣的人头像,上方为汉xx【年号】xx【时间】造,后背是两株交叉的稻穗,中央为“壹圆”、“贰圆”的字样,金币就只大小两种模式,大金币可兑换200华元,小金币可兑换100华元。再小的‘伍角’、‘壹角’那就是银质的辅币了。
  这个金银币是央行接下几年里的重点着手的事宜,要尽快的把华元与金币的比值关系给固定了。
  1:100。
  但是韩腾此次入宫除了金银币外,他还带了一种纪念金币,可不是陈鸣要他们倒腾的事儿了。这是中华银行自己想出来的创收法子。
  他们已经制了版,准备先弄出一万枚来试试水。如果反映良好的话,这就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一条金光闪闪的财路了。
  如今的中国值得纪念的事情太多了。就像不久的将来的轮船和火车。
  作为陈汉权力阶层中的一员,韩腾当然知道轮船和火车了。只要眼下这次的纪念金币能打开一条路,那等到几年后轮船火车正式被推出来跟世人见面的时候,纪念金币就也能跟着发出了。甚至每一年都能出一版当年的纪念币。
  就是制版的时候精细一点么,售出价格却能是同等含金量金币的两倍,利润大大的。把纪念币销售给制造轮船和火车的工厂、公司去,只要关系够硬,利益分配合适,央行怎么可能卖不出去呢?
  央行又不想搞得多大,一项上顶多就三五万枚而已。这玩意儿也不可能照着金币的价值在市面流通,它更多是一种精美的带有纪念意义的工艺品。根本无伤大雅。对于富贵家庭来说,这东西就像一个不错小玩意儿。而就央行来说,那也就是给他们自己增加一点利润。
  韩腾从袖中掏出一枚金灿灿的钱币,递给了陈鸣。“陛下,这就是纪念金币。”这个概念还是他们跟皇帝学的。
  资政院开幕的时候,皇帝搞了一批小礼物,发给了第一届资政院全国代表,然后又给工商联搞了一批小礼物,说是纪念纪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8/8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