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宰江山(校对)第4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9/898

  陈鸣说话的时候,他前方台下一排排板凳上坐着上百个阿嗡。
  教派管理局的那些话根本不能让他们露出一个衷心的笑脸,仔细品品那都是什么话,都是往他们身上增加更多限制,给自己手中增加更多权利的意思。
  呵呵,合着叩拜皇帝的老百姓遭到了极端分子的炸弹袭击,就是给这些满肚肥肠的管理局官员、委员做嫁衣的是不是啊?
  加强对阿嗡的领导和教育作用,正确引导阿嗡们的思想……
  所有的阿嗡都给你你们当狗,叫往东不往西,管理局是最高兴是不是?
  还是皇帝的话好听。
  “哗哗哗……”满堂的热烈掌声,坐在最前排的几个东大寺的阿嗡,头发胡子都全白了的年纪,是禁不住眼泪直流。这皇帝好啊。
  皇帝说的没错。
  俺们天方教就是讲和平的、讲友爱的、讲和谐的教派。天方本身就是和平。
  一小撮极端分子,不,是仅仅有的几个极端分子,怎么能代表整个天方数百万教民呢?绝大多数绝大多数的中国天方教民都是热烈真诚拥护朝廷拥护皇帝的!
  “皇帝万岁!皇帝万万岁!”
  七十六岁的马良骥阿嗡情不自禁的喊出了这句口号,他两眼睁得圆圆的,竭力不让眼眶的泪水落下来。可他心底里所有的委屈似乎都已经随着皇帝的那番话化作了感动。
  他还是觉得委屈。
  无妄之灾!
  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啊。
  他可以对自己虔诚信奉的真神起誓,他是真真的一点也不知道这事儿,一丝儿的风声都没有听到。天地良心!
  从小就生长在西安城的马良骥,黄土都已经埋到了脖子上的马良骥事实上对于陈汉的感觉是很好地。比起原来的满清,陈汉至少做到了法律上的一应平等。
  法院对于回汉争执事件,依法而判,都是比较公允的。不想前清,回汉持械殴斗一经发生,清政府就利用这种矛盾,采取以汉制回的政策,处处偏袒汉人。加深两族矛盾,以方便自身统治。
  回人有自己的信仰坚持,但他们也向皇帝的权威矢志效忠,也赞同儒家的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在传统上,回民看似也受一定的优遇,回民能参加科举考试;许多人也能在文武两途出仕,尽管其职位通常并不很高。但这并不能掩盖满清制定的那些歧视他们的严厉法律。例如,陕西和甘肃的回民犯了盗窃和抢劫罪必须充军到云南和贵州,有时还处以终生戴枷,这比其他中国人在犯同类案件时轻科的笞刑要重得多。
  天方教信徒,正统派的教民是不准向其他神或是偶像行跪拜礼的。放到中国就是皇帝也不能受,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回人官员不仅要向皇帝叩头,还要向许多官职比自己高的上级官员跪拜。尤其是运气好,不停地升官的回人,皇帝赐宴或共同宴饮时,可是猪肉烈酒全都不忌的,回人的肉酒之禁亦往往不能守。《清稗类钞》天方教民不食猪肉条记曰:凡以回籍服官者,荐擢至三品,即须出教,以例得蒙赏喫肉,不能辞也。
  可是在陈汉,陈汉的官体官制中却有着这方面的对应规定,在官场和军队等体系中,给了他们难得的尊重。就这一点上,马良骥对陈汉的感觉比对满清好多了。
  而现在这好感度就更高了。虽然在正月初一遭受了很不愉快的一幕,皇帝还是给天方教背书洗白了么。
  说真的,这真的很让马良骥感动啊。
  皇帝啊,九五至尊,统御万里江河山川的天下之主。生命怕是和权利一样是被天子最最重视的事情了,被行刺、威胁,对方还要吆喝着造反,这是在戳皇帝的死穴。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而皇帝这么快就能‘大人不记小人过’的站出来来给天方说好话,说公道话,感动,绝逼的感动。
  在场的百十名阿嗡,这一刻流泪的不止马良骥一个。可他们又怎么会知道,此刻站在他们上首,道貌岸然的为天方教说话的皇帝陛下,就是这一切的主使者呢?他们又怎么会知道,陈鸣废了这么大的劲,掀动起一场‘骇人听闻’的极端爆炸袭击事件,主要的目的根本就不是为了他们这些中国的天方教民呢?
  陈鸣的目标对准的是几个月后即将到来的奥斯曼帝国特使,顺带的压一压吴学礼。
  因为陈汉在与奥斯曼帝国有了国家层面的联系之后,最初的甜蜜过后,一些矛盾和不适应也随之涌出。这些问题当然不是指的中国,而是指奥斯曼帝国。
  陈鸣对奥斯曼人的了解并不深,他的出发点是在国家层次上,中国与奥斯曼人完全是天然的盟友嘛。
  但是中奥亲密以后,经济问题也变成了一个不得不重视的方面。
  越来越多的中国货物开始涌入奥斯曼帝国,并且由于很多武器的分配,作为一个外因,却造成了奥斯曼军队内部矛盾的大迸发。
  对于奥斯曼的禁卫军来说,城市的经济很大程度上与他们也是密切相关的。
  在这个半世俗化的国家里,教团和禁卫军都是不可忽视的力量。而现在中国的进入,正是侵犯了这两股势力的共同利益。
  后两者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说是同一股力量!
  自从进入西历十七世纪,曾经是整个欧洲陆军榜样的奥斯曼禁卫军没落了。他们的名声很差,‘外战外行,内战内行’的名头响亮。因为这些禁卫军世代居住在伊斯坦布尔,又因为在西历的1591-1592年,为了庆祝天方教的千禧年,奥斯曼帝国的苏丹正式将贝克塔西教团的长老以及八个托钵僧纳入禁卫军体系。从而使得贝克塔西苏菲教团与禁卫军结成了同盟。随后没有过多久,这些伊斯坦布尔的奥斯曼俊伟军与教团的密切关注下,学会了各种艺术、手艺和制造业技术,他们就像当年北宋的东京禁军一样,与城里的手工业行会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不清,这自然会削弱其团结与战斗力,故出现了许多次的战败。而驻扎在伊斯坦布尔之外的禁卫军,也往往在后期就同化到当地社会中,比如在叙利亚、伊拉克、北非都出现过此类情况。
  随着禁卫军的腐化与败绩的增多,尤其是在与俄国的战争中连遭惨败,奥斯曼帝国不得不考虑革新军务。苏丹艾哈迈德三世将国事交由首相达乌德·易卜拉欣帕夏治理。达乌德首次在政府和军内开展了西方化的尝试,自法国引进印刷、消防、造船等先进技术,并按照法军模式改组帝国军队。但是禁卫军也是有自己的意志的,西历的1730年,由禁卫军领导的一场叛乱推翻了苏丹艾哈迈德三世的统治。在奥斯曼帝国的中后期,有很多素丹在位时就被废黜,或在位时就被杀了,有些还是被残杀的。这些通常是禁卫军的叛乱和后宫乱政共同导致的惨剧。也是禁卫军这个利益团体的态度表现。
  可是死了一个苏丹还有第二个苏丹,奥斯曼帝国需要解决自己的武力问题,禁卫军不能在这一点上表现出让奥斯曼人惊喜的希望,那么奥斯曼帝国的军事改革之路就永远不会走到尽头。
  他们聘用外国军官来训练禁卫军。但禁卫军已经纪律松弛,毫无战斗精神,很难适应新战术。于是奥斯曼政府就又不得不考虑进一步的改革,即重新建立一支新的军队。
  中国递来的橄榄枝正好是一个机会。当中国与奥斯曼帝国签订和正在谈判新式军队教官、新式军事院校的建立等一系列条约的时候,禁卫军再一次感受到了危机,他们对中国持敌视态度。因为新式的军事院校建立起来后,政府就完全可以重新培养官兵,撇开了禁卫军另起炉灶了。
  再加上进入奥斯曼市场的中国货物也大大的侵占了手工业行会的利益,所以奥斯曼帝国中很是有一股敌视中国的力量存在。
  当中国‘欺压’日惹苏丹国的消息传递到伊斯坦布尔的时候,一股浪潮就已经翻腾了。等到吕宋的天方势力被中国抹平的消息再度传到伊斯坦布尔的时候,教团和禁卫军掀起的大浪都从六级上升到八级、九级、十级了。
  这一消息在年前被反馈到陈鸣的手中,那可想而知此次的奥斯曼使团来华是带着一定程度的不友好的,陈鸣自然不会在奥斯曼人的风浪面前后退半步。
  奥斯曼禁卫军?呵呵。
  一支和拥有着民间巨大影响力的教团搅合在一起的军队,也怪不得会被后来继位的苏丹给彻底血洗。
  塞萨洛尼基的“血塔”,这是陈鸣对于奥斯曼帝国为数不多的几个印象之一。
  而刚刚成立的奥斯曼新军也真的是威武霸气,一举将整个禁卫军体系彻底荡平。只是可惜,这支新军在这次成功平叛之后,就再也没有过出色发挥,最终使国家沦为“西亚病夫”。
  奥斯曼苏丹的这次雷厉风行,在后世哪篇文章里被跟后唐明宗诛魏博牙兵并到了一块,唐明忠可是下诏,悉诛其家属于魏州的,让陈鸣记忆犹新。就是穿越十几年了,也没有遗忘。
  那么如何应对奥斯曼帝国掀起的这阵波浪呢?
  陈鸣的做法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在国内掀起一波巨大的舆论声势来,而他作为超然一切的皇帝可以光明正大的站到天方的这一边……
  从统治一个国家的角度上看,是一个皇帝完全正确的选择么。
  这不算是一个特别聪明的办法,但是与奥斯曼国家之间的交往中插进来教团的一脚,这太不美好了。
  要不是中奥之间的军事合作才刚刚一个开始,奥斯曼人的新军还没有见到影子,陈鸣真会大力支持奥斯曼苏丹铲平这些毒瘤。
  而且这样一来,陈鸣在怒刷国内天方友好度的同时,也可以为中国在南洋大力清扫天方教的影响力提供一个借口啦。
第654章
圣战
  四月初,赤道附近的气候还没有升到一个让人忍受的地步,二三十度的气温在海风的吹送下显得并不那么让人难以接受。
  乘坐着一艘西式大帆船在万里波涛上行驶了好几个月的赛利姆·本·穆罕默德·穆拉德打望着前方。据他在锡兰荷兰人那里得到的消息,中国在苏门答腊岛的最西端小岛——韦岛开辟了一处贸易港。
  这座小型活火山岛屿,位于靖海,处在靖海群岛的最南端海域,是去年时候才进入中国人视线的。出乎意料的是,这座不大的岛屿竟然有着成为一座天然良港的条件。
  中国人随即就以蛮横的姿态占据了那里,然后开辟了沙璜和巴罗汗港口,沙璜扼马六甲海峡的西北口,巴罗汗则是一个渡运港口,是苏门答腊岛西部的亚齐王国国度班达亚齐与韦岛间的运输中心。
  这个亚齐王国,赛利姆是知道的,一个很虔诚的天方国家。是东方天方学术文化中心,为南洋地区嘉敏到麦加朝圣的起程地。
  此次赛利姆启程出使中国,随行的船队中携带的就有好几位顺路回国的亚齐人。
  作为奥斯曼帝国的外交官,在俄罗斯、奥地利两国工作多年的一个外交老手,提起韦岛的事儿来,赛利姆远没有随行的那几个亚齐人表现的那么愤怒。
  冷静是外交官最基本的一个素质。更何况,现在的世界不就是弱肉强食吗?
  当初奥斯曼帝国强盛的时候,他们也把整个欧洲压得喘不过气来。
  而那亚齐王国当初强盛的时候,不也几次吊打葡萄牙和荷兰,进攻马六甲,征服马来半岛上的彭亨、吉打、霹雳、尼亚斯岛及英达腊普腊,其势力扩大到苏门答腊岛的中央高地米南加保地区?
  赛利姆从个人的职业角度上看,很容易接受这种现实。
  中国人还只是夺取了韦岛,以他们现在的力量,就是对班达亚齐直接直接发起进攻,亚齐王国不也一样要受这么?
  自从亚齐王国衰落以后,米南加保逐步挣脱亚齐的羁绊,马来半岛诸国由于得到荷兰的支持也摆脱亚齐的控制。亚齐对胡椒贸易的控制也早早被荷兰打破。
  一切就像坐上了滑滑梯,国势下滑的趋势止都止不住。
  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照耀着沙璜港口白茫茫的水泥地上,反射出银色的光芒,耀得人眼睛发花。
  驻守沙璜的中国官方对于赛利姆一行的到来表示了追隆重的欢迎,虽然他们对于赛利姆一标人为什么不去槟榔屿而来到沙璜很是奇怪。
  而赛利姆呢,作为一个老牌外交官他从对面中国人的表情和态度中嗅到了一股不一般的气味。
  眼前的这些中国人对待自己一行虽然非常上心,但这隐隐之中透漏的却又一股敌视。这是怎么回事?
  赛利姆觉得自己在彻底了解东方的政治社会之前最好是什么也别做。但他忘了整个使团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像他一样乖觉,而且这个使团中的人有的是倾向于教团和禁卫军的反华分子。
  “赛利姆帕夏,赛利姆帕夏……”
  奥斯曼人也不是什么大海上的民族,赛利姆很不喜欢船上的晃悠悠,每天他都会翻看他在国内收集到的所有中国资料、信息,不管是过去的,还是现代的,直到他整个人困得眼皮子睁不开了,才会去睡觉。
  晚上,船舱里静悄悄的,赛利姆点着明亮的蜡烛,鼻梁上架着一副眼睛,正在艰难的理解着中国明王朝的规章制度。奥斯曼帝国当年跟明王朝还是有一些交集的,《明史》记载,嘉靖三年、嘉靖五年、嘉靖二十二年、嘉靖二十七年、嘉靖三十三年,鲁迷曾五次遣使。“61人数最多时达九十多人。当时的奥斯曼帝国被明朝人称为鲁迷。
  在明代前期,由于地跨中西南亚的帖木儿帝国横空出世,丝路两端,明朝和奥斯曼帝国的交往受到阻碍。直到帖木儿帝国灭亡之后,奥斯曼帝国才开始了正式的向明朝遣使。这些使团来访,都是在奥斯曼帝国吞并埃及、攻战大不里士和巴格达之后,在一代雄主苏莱曼一世执政期间所进行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9/8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