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宰江山(校对)第4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9/898

  “而中国呢?只是这一条铁轨——”就能顶上俄罗斯几十年的钢铁产量。波将金真的给吓着了。
  中俄之间的力量差距也太大了?
  就像是当头挨了一闷锤,波将金根本就没想到那铁轨会是‘假的’,那铁轨另有别样的花招。
  那铁道这东西自从开始尝试着铺设之后,极高的钢铁消耗量立刻给陈鸣拉响了警报。这耗费真太大了。不要说建设绵延几千里的漫长铁轨了,就是把南京、上海、北京、广州这些大城市的城内交通轨道线给铺建了,那都是一项了不得的大工程。
  所以这沟通蒙古的铁道铁轨给换成木轨也就势在必行了。于是在南京、上海和诸多港口区的铁轨开始铺设的同时,试验场里的木轨也在不断的改进,比如一些木料因耐久性比较差,用不了多久就会损坏,那就用无数种木料来一块做实验。而且实验人员自己自发的为木轨表层包了一层铁皮,以提高其使用寿命。
  并且在蒙古线路铺设的期间,实验员在陈鸣有意无意的提醒下,成功的设计出了凸型铁轨和外轮缘凸出的铸铁车轮,已经可以说是现代铁路的雏形了。
  而对细节了解不够的波将金却将所有的铁轨都当成了铁质的,这真是一个完美的笑话。
  皇宫里,拿到了策伯克多尔济密报的陈鸣是哈哈大笑。“朕肚子都要笑疼了。”波将金是真的给吓住了吗?但陈鸣还是迅速认识到了这个机会,“告诉外交部和国安,让他们做好戏。在条约签订之前,不准给俄国人看破。”
  铁质轨道,南京城的轨道马车线路到一水儿的是铁做的,但是蒙古吗?那怎么可能呢。别说现在的包头冶炼公司刚刚正式投产,在冶炼技术没有正式的给突破之前,就是全世界的钢铁产量汇聚到一块,也铺不了一条从张家口到库伦的铁道。
  侍从室秘书立刻起草了文书,用印,交张大永念给陈鸣听,然后立刻退下去传令。
  陈鸣继续看着策伯克多尔济的密报,脸上荡漾着笑容。
  这颗钉子埋得真深也真好,只要波将金继续的把策伯克多尔济当成自己人,那么整场谈判,俄国人对于外交部那就是透明的了。
  陈鸣起身走到后殿一间偏房,墙壁上挂着架子,上面摆满了格雷格式的兵器。有新的有旧的,有长的有短的。陈鸣取了一把蒙古刀,挺短的。因为这东西吃肉、宰牛羊都要用它,有时也当作生产工具,是经常戴在身上的。
  这把刀挺新的,刚刚铸成不到两年。
  是由中国最优秀的一批铸剑师打造。
  各式各样的兵器陈鸣都让他们打造了很多吧,他挺喜欢这东西的。
  蒙古刀也打造了好多把,有一把最是华丽,这是陈鸣为渥巴锡准备的。
  现在他取出的这把刀是在渥巴锡那一把的正下方一列。
  “把这刀交到策伯克多尔济手上!”他现在就是插进俄国人胸口的一把刀,陈鸣盼着这把刀真正被他握在手上那一日的到来。
  双喜临门,让人高兴的事儿总会接连着出现,就像让人倒霉的事儿也会连续出来一样。
  南洋的行动动手了。虽然有点小意外,却让整个计划变得更加完美。
  陈鸣要用南洋的行动给沃特森制造一些压力。
  他要让沃特森明白一件事——
  中国尊重英国,但是中国绝不害怕英国。
  一些有利于中国的事情,中国是不需要英国人的同意,自己也会动手来做的。就比如即将发生在南洋的一些事儿。
  陈鸣有理由相信,沃特森已经对荷兰人打出了提示。可他不在乎!
  征求英国的认同那只是尊敬英国人的利益,尊重英国人在西方世界的话语权。绝不是顾忌大不列颠王国的力量。
  这一点,沃特森可千万别弄错了啊。
第617章
水师到了
  巴达维亚是一座名城,它与马尼拉城是欧洲人在南洋地区的两个代表。之前的远东还有一个澳门,但现在已经成为过去式了。
  在红溪惨案中发家的华人叛徒林楚一家就住在巴达维亚。
  当年林楚的告密直接点燃了荷兰人的大屠杀,两万华人罹难的鲜血铺就了林家人的青云路。深得荷兰人信任的林楚很快就从一个普通的华人头目变成了被荷兰人任命的甲必丹。
  甲必丹是荷兰语kapitein的音译,本意为‘首领’,是荷兰人在南洋殖民地所推行的侨领制度,即是任命前来经商、谋生、定居的华侨领袖为侨民的首领,以协助殖民政府处理侨民事务。
  背靠着荷兰人这棵大树,林家人安享了三十年富贵。直到复汉军的出现。
  林家人从没有想到有朝一日中国还能在南洋挑战荷兰人的统治,复汉军在南洋的插足使整个南洋华人出现了大分裂——要么持汉,要么持夷。中立者在国籍制度施行之后的一两年时间里迅速消失。而如林家这种有着绝对黑历史的人家,那就是想投‘汉’都不可能的。
  林家从开始也没打算背离荷兰,因为他们靠着荷兰谋取了太大的利益,也获得了很高的身份。就是投靠了复汉军又能如何呢?中国也不可能给林家更好的待遇。
  结果哪里想到,人家复汉军根本就不要他。而且这几年中来自中国的华商谁也不跟林家人做生意,林家这才真正意识到——他们家被北面的朝廷真的划开界线了。
  说他们家被陈汉视为敌人,太看得起林家了。一句话就是日后要抹除掉的人。
  等到苏禄的事情尘埃落定,之前犹豫不决的人群是越来越少了。整个南洋华人的分类分群也变得越来越清晰了。
  这让林家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但林家知道,荷兰人和西班牙人这段时间承受的压力更大。大批的华人从吕宋、爪洼和苏门答腊流失,蜂拥而入婆罗洲和新加坡、勿里洞岛等地,这本身就很大的影响了巴达维亚和马尼拉的经济,而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威胁。
  还好近来两年,那些华人有些了回流,而且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华商出现在了南洋各地。荷兰人和西班牙人就只能一边高兴地看到收入的增加,另一边苦恼的看着中国影响力的迅速加大。
  但是巴达维亚依旧是南洋最重要的贸易城市,比之依靠着宝船贸易的马尼拉影响力更大许多。后者现在变的已经连新加坡都不如了。坤甸的贸易辐射能力都要追赶上马尼拉了。
  西班牙人在苏禄受挫以后就有点闭关锁国的意思。而且棉兰老岛上的土著袭击,也很大的牵制了他们的精力和力量。
  前来南洋的华人去马尼拉的也相对较少,荷兰人更注重贸易的政策,让更多的华人在开拓中南半岛和马来之余,也更多地集中在了东印度群岛。
  林家这几年能感受到很深的影响性。
  很多下南洋的华人看着林家人那如死人一样的目光,都让他们想起来就不寒而栗。
  而两年前,年纪六十八岁的林楚就是在一片担忧之中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他的长子林春光承袭了林楚甲必丹的头衔。但是林春光这甲必丹做的是一点都不安稳啊。他手下都没有几个人了。那些拿着中国国籍的华人再回到巴达维亚的时候,自己组成了华人商会,根本就不承认林春光的领袖地位。没有了实权的甲必丹就只是一个荷兰人沟通华人的‘桥梁’而已,连抗日时候的维持会长都不如,无限等同翻译官。
  而从欧洲开来的一支荷兰海军的抵到,再加上荷银殖民军的大肆扩充,也让巴达维亚近几年的军费支出大增。这些开支可都要本地人来担负,其中一部分压力就转移到了林春光这类的甲必丹身上。
  但是压力也只是压力了,咬咬牙,最多多花点钱就顶过去了。林家人还指望着荷兰人能在南洋‘长命百岁’呢。可是今天一个晴天霹雳突然打了下来,泗水的林家老二林春信被抓了。
  被巴达维亚现任总督雅各布·冯·路易伦亲自下令给抓了。
  林春光刚吃完午饭,听到这个信息后目瞪口呆,整个林家乱成了一团。
  林春光当即就跑去出打听消息,一同住在巴达维亚的林家老四林春孝和林家的一个女婿,也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林春光府上。没有得到确切的信息,他们想活动都找不准点。而林家发挥自己的人脉去打听,也听不到什么消息。他们只能等待林春光的回来。
  整个林家的气氛变得十分的低沉,就像有一层阴云笼罩在宅院的头顶上一样。府里的奴仆说话都不敢高声了,走路小心翼翼,端茶倒水也唯恐发出一丝儿的声响。
  待在大堂里的四个丫鬟更是屏气凝神,大气都不敢喘,恨不得整个人能够隐身一样。
  前堂一群老少爷们,林家第二代、第三代是全都到了;后院也有一群夫人太太,大夫人、少夫人、四奶奶、姑奶奶都到齐了,没有了往日的说说笑笑,一个个脸色阴沉的全都能滴出水来。
  林春信家究竟犯了荷兰人什么罪过,雅各布能一声不吭的就直接拿人?
  无尽的恐惧席卷着所有人的心灵,林家的大夫人,年近五十的周氏,整个人脸色都看不出一丝儿血红。她身边的大儿媳妇叶氏,双手紧紧地抓着一手帕,怕都已经把手帕给扯破了。
  年近三十的叶氏出身爪洼的华人大族,原本家族根基在三宝垄,但是当年的红溪惨案之后,巴达维亚的华人力量一落千丈,大片的利益空白留在那里,叶氏的祖父是第一批赶来抢占‘地盘’的华人。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说的真真就是这个道理。
  红溪惨案至今已经过去了小四十年,巴达维亚的华人圈早已经恢复到了往日的水准,并且在最近几年的商贸发展大潮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良久,太阳都落山了。满身疲惫的林春光才回到了府上,前堂后院一家人不分男女的聚在了一块。
  “老爷。二弟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
  周氏立刻让下人送来一盏参茶给林春光服下。
  一家人眼睛闪闪的含着期望的看着林春光,希望能够听到好消息。虽然后者一脸黑灰,看着不是好兆头。林春光饮了两口茶,将茶盏放在桌边,丧气地说道:“老二,这回惹上大祸了。”
  “他在泗水的一间铺子收的脏货里头,有一部分是日惹苏丹的王室珍藏。”
  “其中有把马来剑是日惹苏丹祖传的佩剑,被一个琼州来的华商用五十个鹰洋给买下来了。消息不知怎么的就传了出来,日惹苏丹正在为祖传的佩剑丢失气恼,闻讯就立刻派人出手,抓了那个华商,搜出了那一把宝剑。立刻就把人好一顿毒打,还杀了几个人。泗水的荷兰人顺藤摸瓜又找上了老二的那间铺子,从地窖里发现了好多脏货。不仅有日惹苏丹的,还有很多西洋首饰。其中有一块镶嵌宝石的怀表,是去年遇害的万隆治安官布鲁根的遗物……”
  林春光听到这些消息的时候头都要炸了。
  他自幼在巴达维亚长大,怎么会不知道日惹苏丹的能量?那是爪洼所有土著里头站的最高的一个人。
  虽然马塔兰分裂了,可继承了马塔兰苏丹国大部分实力的日惹苏丹,依旧是整个爪洼最有权势的几个人之一。
  而且林春信的事儿中还牵扯到了荷兰人自身。
  林春光苦恼的眉毛眼睛嘴都要皱在一团了。
  “荷兰人现在对这事儿十分上心。”
  林春光的注意力全集中到了遇害的荷兰人遗物身上,把日惹苏丹都丢在了一边,至于那个被日惹苏丹抓起来毒打的中国商人,还有那之间死掉的人,都被他下意识的就忽略了。
  林家人也是如此,没谁去在乎一个华商的死活,没谁去在乎几个华人的死。
  叶氏的脸色却猛地一变,张口就要说林家别搞混了重点,可是看着眼下林家人的情形,想着林家、叶家重重的分歧,以及最近两年里她在林家的地位,她咬咬嘴唇,还是把嘴给闭上了。
  “总督府、教会都要使银子,苏丹那里也要送银子,不管花多少银子,都得把二哥先救出来啊!”林春孝一脸的焦虑。
  而林家的那个女婿声音中也透着气急败坏,“我早就给二哥说过,拿脏货要小心,要谨慎,别只图钱。他怎么这么大的胆子,荷兰人的东西都敢拿?还就放在地窖里?那怀表你把宝石撬下来不就得了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9/8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