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宰江山(校对)第3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7/898

  “小人亢毅,有事儿求见侯老爷。”当先一骑奔到城下大声叫着。
  介休侯氏不能跟亢家比,亢家都崛起一百多年了,而介休侯氏则是打现在这位侯兴域才算真正崛起,他在平遥设的协泰蔚、厚长来、新泰永、新泰义、蔚盛长;在介休张兰镇设的义顺恒、中义永;在晋南运城设的六来信等。这些商号大多是杂货绸布茶庄和钱铺。
  侯兴域年纪不大,掌权时的年龄更小,这十几年来他将侯氏多年来积攒下的力量系统的整合起来,踏足山西晋商竞争越来越激烈的钱庄行当,并且牢牢站稳了脚跟。让家族的资产从一开始的小富一方,迅速的压过了同处介休的范氏。
  或者说,范氏的没落见证了侯家的崛起。虽然他们两家的产业根本没什么根本性的冲突。
  现在范家人已经逃之夭夭了,他们不敢不逃。解州田家是田生兰的三子开出的分支,结果百年过去了,田氏的本家都已经烟消云散了,解州田家却小日子还过的有滋有味。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他们手中握的有河东的一批盐引,日子过的比寻常小地主可富裕的太多了。
  结果这解州的田氏,满门八十七口全被复汉军给抓了,所有的男丁一律处斩,连婴孩都不绕过。所有的女人则都打入了劳改营,等待她们的命运不需要去提。
  此举一下子就把范氏给吓尿了,范清济听到消息的当天,就传话所有的范家人——逃!
  连个田家的分支都被复汉军这般对待,那范家人要是落到他们的手中了,怕是连女人的小命都保不住。复汉军杀田家人的时候公布了一道公告,给范家等八家扣上了汉奸的罪名。解州当地一个不识时务的举人还痛斥复汉军行为暴戾,结果当天就给撂进了大狱,判了劳动改造三年。幸运的是他的家人没什么事。
  此举一下子把整个山西士林打的勾头不敢吭声。
  侯兴域这个时候正在用晚饭,听到下人禀报,连嘴都顾不得差就急忙忙的奔到前厅。
  “亢毅?”侯兴域认出了来人,这个相貌不扬的中年汉子可是亢家的二总管。
  “侯老爷,我家老爷舍出了二百万两银子,两年当中购买如此数额的不记名的土地债券。复汉军高抬贵手,亢家是过关了。”
  亢毅喝了口水,润了润喉咙,脸上全是轻松的笑容。好,好。侯家没有逃,那想必后头的曹家、渠家、常家、李家、王家等等也不会逃的。
  只要肯舍得出钱,家业性命就都可以保下。而钱财,权当破财消灾了。
  天知道这些山西晋商对于复汉军有多么的恐惧,复汉军初“扬名立万”的时候就对各地大手笔捐款纳粮给满清的商家富户痛下杀手,依照那个时候复汉军的标准,亢家不要说去买二百万两银子的土地债券就可以消罪了,他们早就给千刀万剐了。
  “呼……”侯兴域脸上泛起了久违的轻松,“破财消灾,破财消灾。”哈哈笑着拍着亢毅的肩膀,“走,喝酒去!今天咱们不醉不休。”
  “来人啊,叫大少爷、二少爷过来。”侯兴域一共六个儿子,最小的才两岁,老大则已经娶妻了,老二也订婚了,如今看的话,秋天里还能再喝一顿侯家的喜酒。
  “爹,你说这二百万两的数,会不会是亢家这几年捐给大清的银子?要是那样算的话,咱们家也要花出去五六十万两。”长子候泰来酒后亲自送亢毅去房间休息,回来后就看到二弟侯恩来跟父亲一块喝着茶在谈天。走到椅子上坐下,就这几步路,他就知道说的是什么了。
  侯兴域准备变卖家产,筹一筹银子。
  再大的家业,如亢家,要拿出二百万两银子也要有两年的时间。他们侯家可不能与亢家比。
  “我准备废上一百万两银子。”侯兴域说出了一个出乎候泰来意料的数字。
  亢家家大业大,这几年里陆陆续续给清廷捐筹了五六十万两现银,还有所谓的借款,再加上粮食、骡马等物资,外界顾及说都有一百五十万两银子以上的数了。所以候泰来觉得二百万两银子这个数字对比亢家真心不多。而以此类推,他们侯家纳个五六十万两就足够了。
  “亢家没拿那么多。一些数是虚报的。拢共也就废了一百一二十万两。”侯兴域浑身暖洋洋的,他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随着的。这一夜整个侯家人,无分男女,无分主仆,睡的都分外的深沉。而外头看家护院的家丁吃着特意做出来的犒赏,脸上也全部荡漾着笑容。
  他们吃侯家的饭,穿侯家的衣,甚至一部分人的家人就在侯家堡村,那自然的就要为侯家人卖命。而能不迈命,不,是能不去死,谁又想去愿意死呢?
  就他们这点身子骨还能扛得住复汉军的打击么?根本就是送死么。所以今晚上他们也精神亢奋的整夜都丁点不困。
  “侯老爷可听说过银行么?”
  第二天,休息好的亢毅与侯兴域说起了自己此来的第二道正事。银行!目光敏锐的亢家一眼就看重了银行,钱庄对比银行根本没有优势。当四家国立银行插足北方的时候,各地的钱庄就都可以收拾收拾关门歇业了。
  “自然知道。”侯家产业中钱庄生意可是一个大头。“亢老板还想打那两张银行执照的主意吗?太……玩笑了吧!”
  “哈哈,侯老板说笑了。我家老爷哪有这么糊涂。我家老爷的意思是,朝廷既然能现在放出两张私人银行的营业执照,那么明年、后年、大后年,谁又敢说没有新的两张银行执照出世呢?到时候要再错过良机,晋商就落后的太多了!”
  黄昏时分,刮了一日的风小了些,天上微微泛着些血晕的彩霞裹着一赤红的太阳下山了。
  夜幕在天空中撑起,广阔的天幕上闪出了几点星光。
  冯雯雯坐着一乘小软轿,由几个婆子抬着出了九洲清晏,一路到了杏花春馆。
  是的,冯雯雯进了圆明园了。冯廉作为复汉军完整接收北京的第一功臣,又近来忙碌,陈鸣特意允许冯雯雯入圆明园将养身心,这是莫大的恩赐啊。
  事实上陈鸣把话说出口的时候,内心里的龌龊打算就是红果果的了。而冯廉一点反对的意见都没有,就仿佛突然间中了大乐透一样,那一刻脸上笑的都全剩下褶子了。
  陈鸣点了杏花春馆给她住,这个地方在雍正时候还叫杏花村,取唐朝杜牧的诗歌《清明》中的意境建造,表达的是一种淳朴的田园情趣。
  整个景群的建筑布局具随意性,矮屋疏篱,纸窗木榻。馆前的菜圃里根据不同的季节,种植有各类瓜果、蔬菜类,有着浓郁的田园风味。一到春季,杏花烂漫,这时雍正皇帝总要来到这里一边品尝美酒,一面欣赏杏花。
  该景建筑在雍正年间还有些农家味道,到乾隆年已是面貌全非。这家伙的审美观点比之雍老四差的太多了。有大殿五间前后抱厦的春雨轩,有重檐四方亭的杏花春馆,有斋,有土地祠,甚至还有城关。其造园意境完全按他想象中的山庄景色成造。
  莺儿打起轿帘子,冯雯雯进了房中,神色有些懵懵的坐在榻上,莺儿在一旁张嘴想说什么,结果被一旁一个紫烟一拉,两个人无声无息的退下了。
  “别多嘴。这事儿是咱们能掺和的吗?你不想活啦!”
  “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太子殿下至少没用强。”
  紫烟大步的走到外堂,招呼来一个一同进园子的丫头,“去跟厨房的说,今儿姑娘不痒吃腻味的,口味放清淡一点,姑娘晚点再用膳。”
  “快打水来。姑娘要用水。”莺儿也跟着走了出来,脸色有点发红,高声的叫着。
  九洲清晏这里,陈鸣也让人传水。肌肤上似乎还带着一丝香气,笑着走进浴池里,满满一池冒着热气的水,躺在浴池里陈鸣放空大脑,什么也不想。
  遵化、察哈尔和承德东西两场战役打的都很顺利,追想不到的是,王平那老小子从塘沽战场上跑路后,竟然从界岭口出关,打包带回了一支八旗的移民,为复汉军即将设立的冀字号劳改营增添了不少劳动力。
  王平部被陈鸣任命为北京守备骑兵一旅二团,他的冒险为自己挣得了一顶副旅帅兼二团团正的帽子。旅帅是前山东骑兵团团正孟灿,山东骑兵团则交由杨磊带领。
  一道轻微的脚步声传到陈鸣耳边,一双小手轻柔的摁在陈鸣肩上。陈鸣抓着那手轻轻往怀里一拉,水花嘭溅,美人就落进了陈鸣的怀中。乌三娘小嘴撇着,神色带着点不高兴。
  “吃醋啦。小模样挺不高兴的,让本太子好好地爱爱你……”浴池里响起了陈鸣的笑声。
第499章
江户幕府
  日本安永二年,也就是华夏施行的崇祯皇帝纪元一百四十五年,西历的1773年。
  此时的日本正处在一个相对繁荣的安定期,幕府第八代将军德川吉宗推行的享保改革,一定程度上挽救了德川幕府的生命力,第九代将军德川家重继续推行此改革,但后者能力欠缺,与自己的父亲相比,德川幕府在日本的统治并没有继续的好转,反而有所恶化,可是享保改革的余萌尚存。德川家重天生体质虚弱,五十岁的时候就一命呜呼了。
  现任的幕府将军德川家治已经是第十位了。从宝历10年(1760年)继位,至今十三年,但德川家气运已落,那就是出不了什么好鸟。德川家治对比亲自处理政务,更喜欢于下棋。初继承大位的时候还能致力与老中松平武元他们一起打理政治,不过在田沼意次成为老中后,德川家治就组建将政务托付给意次,而自己埋首于喜好的将棋等事物中。
  “大人,田沼意次现在正逐渐被幕府重臣所孤立。”唐飞鹏在自己位于江户的豪华住宅里热情招待着眼前的萧剑,这个刚刚从广东卸任的大人物,此次来日本,绝对担负着有重任。
  “这日本虽有西学【兰学】流传,显学却依旧是朱子儒学。儒者,重农抑商也。何况这江户幕府的开创者德川家康是庄屋(村代表,地方三役之一)出身,江户幕府的施政理念中有着很浓郁的农业色。在日本,武士经商是被看不起的。但田沼意次却恰恰轻农重伤,把商业作为改善幕府财政的首要去抓,就只能被说成和商人同流合污,中饱私囊了。”
  萧剑听了隐隐点头,唐飞鹏这几年在日本做的很好,虽然这里有陈汉来自中国的大力支持,对日本权贵们所需的各种高档奢侈品,全力供给,但田沼意次也是一个不能绕过去的人物。
  此人在六年前当政,为促进长崎的贸易做了不小的改变,同时输出铜和海产(干鲍鱼、海参、鱼翅)替代大量外流的金银,促进金银的输入。另外他承认商会,增收运上金(类似法人税),同时扩充专卖制度,推行幕府自主经商。
  同时由计划的开发虾夷地和对俄罗斯开战贸易。这个时候的俄国探察船只已经开始出现在日本海域,日本世经学家工藤平助因此还写了倡导国防的《赤虾夷风说考》。“田沼意次一直期望通过和俄国展开的官方缔交及贸易,保护日本免受俄国的威胁。就像满清在恰克图与俄国的交易一样,以双边利益为制约。”
  “田沼意次的施政主张与日本现在的政治思想背道而驰,所以田沼意次的名声很臭。”而唐飞鹏在日本这么快就立稳了脚跟,跟田沼意次的一系列改革是分不开联系的。
  “我就是一介商贾。天朝历朝历代,几曾闻之,一介商贾能成为当朝宰相的座上宾?”就连唐飞鹏本人对于田沼意次也有点小鄙视,觉得他太跌份儿了。外人攻击田沼意次贪污受贿,这是一点都不假的,生活奢靡上田沼意次是很有张居正的风采的。
  日本愿意输出铜,唐飞鹏就大肆的购入铜料,中国永远不会嫌铜多。尤其是小额辅币的铸造,要把天下铺满,就要用去多少铜料?
  在云南铜料几乎停产的现在,江西的铜矿开采刚刚开始的而今,中国需要海量的铜料。
  同时他还一次次大手笔从日本收购高品质的天然硫磺,这里的硫磺比台湾的更便宜,还量大从优,至于那些海货,陈汉高层也从来来者不拒。如此一来唐飞鹏的真面目几乎就坦荡荡的暴漏出来了,但当所有人都能确定唐飞鹏背后的来历的时候,复汉军已经夺取了整个南国。德川幕府脑子瘸了才会驱逐唐飞鹏呢。
  而早几年还一个个拿着牛羊肉当宝贝的陈汉高官显贵们,现在也开始吃起山珍海味,燕窝鱼翅海参鲍鱼了。每年输入都城的高档山珍海货,相当一部分就来自日本。不是说中国沿海就不产这些,而是因为战乱的缘故,中国的从海产品干货制取还没有得到彻底的恢复,无法形成一个货源充裕、集中的‘交易市场’。
  内务处用一分的力气就能从日本收购来一分质量有保障的海货,在中国却要用两三分的力气才能收购来一分同等的海货。虽然近来随着国内产业的恢复,日本的海货在内务处的供需比例上日渐减小,可中国的市场太大了。唐飞鹏做着生意一点都不会亏。
  对于田沼意次来说,唐飞鹏甭管身后站着是谁,他所存在的意义,所代表的意义,那就是一条活着的金银河。而且唐飞鹏显露真行之前就已经是他的座上宾,那么他就更没理由不对现在的唐飞鹏大大的友好了。
  更不要说满清在囊中羞涩的时候,悍然杀入了朝鲜,拿朝鲜的财富补了自己的贫血。此举满清祸祸的虽只是朝鲜,却让日本也感受到了一股逼人的寒意。
  日本距离朝鲜就只一水之隔啊。
  紧张的气氛从本州北部的陆奥、羽前、羽后等藩一直席卷到九州和四国。
  德川家治那些日子都无心再下自己喜爱的围棋了,跟着幕府重臣还有各地的大名一场场的开大会,纵然日本西侧沿海的藩国大名全都是外样大名,德川幕府也要在威胁之下放弃前嫌。结果他们做了忧天的杞人。
  可不管怎么样,整个日本对于中国政局的变化都万分的关注。
  复汉军从起兵到壮大,从割据豫西南那块四战之地,到席卷江南,日本人对之的态度先是看满清的热闹,再后是目怔口呆,只觉眼前出现了幻觉。
  实在太惊人,太可怕了。就像一只蚂蚁把大象娶回了家,没过几日还把大象给搞怀孕了。太惊悸了有木有?才短短几年啊?复汉军就从起兵完成了到帝王基业的转变。而复汉军与清军的对战,几乎是战战必胜。攻无不克,守若金汤!
  自从一百多年前丰臣秀吉搞了朝鲜一把,可是被走到末期的大明奋起余勇两棍子敲回去了,日本就再没有生幺蛾子,老老实实的缩在三个小岛上,闭关锁国,过着自己的安稳小日子。他们鄙视满清,但是对中国发生的大事绝不陌生。
  乾隆皇帝登基以来,两平准部,灭准噶尔;平回部,定鼎新疆。大清武功兴盛!
  就算是在日本,也都知道乾隆盛世的名号,可就这样的王朝鼎盛王朝巅峰时期,短短几年里愣是被一支义军打的奄奄一息。萧剑根本就不知道日本对于复汉军是多么的好奇与尊敬!
  推崇着朱子儒学的日本还不像原时空的百二十年后,对中国的所有一切嗤之以鼻。他们的权贵对于满清或许会面带鄙视,但对于中国文化开始绝对尊崇的。而中国文化的具体表现再怎么着都越不过一个‘汉’字。
  只是复汉军三个字,就能赢得日本一定的尊敬。而且陈汉还完成了一场不可思议的奇迹!
  当然,这不是说日本人会把中国捧到自己头上,认为自家什么都比不上中国。日本不是朝鲜,它现在已经不是中国的藩属国,在被万历狠狠的敲了两棍后,日本就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7/8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