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宰江山(校对)第3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1/898

  在大泊与渤海之间海有一条不怎么宽的水道,复汉军整个腊月和正月在防备清军之余,都在全力以赴的加宽加深这条水道,为的不是别的,而是好让海船直接驶入大泊。但这个目标太难太巨大了,眼下能够直接驶入大泊的只有那些小船,后者进入大泊后直接在两岸的简易码头上卸载货物,除了一队又一队的士兵外,就是大批的军需弹药。
  集结在南京的各路复汉军在年前就开拔去了山东,大批的军需弹药也一船船的运抵山东。
  现在后勤部绞尽脑汁的筹措船队,将所有准备好的兵源和弹药源源不断地补充到曹妃甸,从陈鸣抵到那天起,就已经有五小二大七支船队抵达曹妃甸。如眼前的这支船队就属于大编队,一次性给曹妃甸送来了五千人部队的同时,还送到了六千桶火药,各类实心弹三千发,各类开花弹六千发,各类火炮六十门。然后是整整两万石的粮食、三千箱的干菜、罐头,以及过两千方的草料。
  跟已经到岸上的数万大军和无数牛马的吃食嚼用相比,军火弹药只是很小很小的份量,粮草才是大头。
  战时复汉军的伙食,一个队一百出头的士兵一天就要两石粮米和相应的干菜、罐头,这还是因为复汉军的伙食油水充足,士兵吃粮米的份量才大大降低。而复汉军抵到曹妃甸的全部兵力已经达到小八万人,加上新旧的俘虏,九万人只多不少。一天算下来那就要吃掉两千石左右的粮食啊。还有骑兵部队的马匹和运输来的牛骡驴等大型牲畜。那可半点也不是开玩笑的。
  而不把山东那里集结的人马全都汇聚了,陈鸣才不会立刻跟阿桂开战呢。情况跟年前比有了点盘外的变化,对于眼前的清军还有北京的旗人,陈鸣的主意有了点改变。何况从河南杀出来的大部队也不是摆设,那里才是复汉军主力集结的真真的精锐。即使大部分主力做着拿下洛阳城的准备,余下的部队用不了多久也能杀到保定城下。
  到时候阿桂面临的就不是陈鸣带领的这一路人马了,他还要顾及南面的保定,那可是北京城的南大门。
  陈鸣亲自转悠了一趟军粮城,那么从芦台镇狼狈逃回被他的永琅呢?
  此刻汇聚在塘沽这么一块弹丸之地的满清大员还有一个富尔勒,之前的富僧额表现的太窝囊了,过年的时候永珹把富僧额召回北京了。这当然是皇帝不满意的一个表现,可也是一层保护,谁让当今的皇后是富僧额的闺女呢?
  “冀州已失,陈逆南路军很快就会攻入保定。而贼酋陈鸣于大泊一带屯兵,人数愈多,其军又已经拿下了芦台和七里海,与天津城可谓是沟通一气,将塘沽一带与北京一刀切开。”富尔勒虽然之前也载了,可跟复汉军打,有几个清军名将不栽的?富尔勒手下的马队至少牺牲的还有价值。所以别看他被永珹骂了又骂,实际上在塘沽清军中的威望还是不错的,“既然陈逆已对北京形成威胁,那我军也不必拘于塘沽之战,陈逆的目标既然是北京,我军不如也撤向北京,联合阿桂大人所部,拱护京师!”
  永琅、傅方、觉亮、马国良等清军军将互相交换着眼神,无人不感到震惊,可每个人都依旧沉默不语。看看今天到会的人等,没有军粮城守将奎安,也没有大沽口守将鄂科恩,在座众人都是‘自由身’。
  富尔勒说这话的时候一脸凝重的模样,就好像他根本就没有同阿桂进行过沟通一样,后者与富尔勒就是干柴烈火,一拍即合。阿桂亲自带领一支骑兵进到北仓,接应富尔勒的行动:
  皇帝都已经要走人了,傅恒心如死灰,阿桂也哀叹不已。他能清楚的感觉到近几日军队士气的下挫。就在双边大战日渐激烈的时候,总指挥突然要跑了……
  心中存了不祥预感的阿桂觉得,如此继续下去,与其让富尔勒部空置塘沽,还不如让他带着所有的机动兵力放弃北塘,跑来跟自己汇合呢。集中最大兵力打好关乎大清存亡的一战。而塘沽一带有着军粮城和大沽炮台两处守军做牵制用就足够了。
  富尔勒还要看一下手下的人中有几个赞同,几个不赞同的。大部队突然的跑路打的就是一个‘快’字,可不能走漏了风声。要是让奎安和鄂科恩知道了,俩人非嘣了不可。
  “很好。既然大家都赞同,那本将军也不藏着掖着了。大伙儿都知道,皇帝要东狩了。阿桂老大人直言手下大军军心浮动,认为以此军心迎战陈逆凶多吉少。所以让本将军带领尽可能多的人马赶去支援。此事已来不及通禀圣上,也来不及细细与大家分说。昨日中堂大人就会亲自带领两万铁骑运动到天津城西北一块。”
  富尔勒转身拿起一根木棍敲着北仓和塌河淀,“今天下午,两万铁骑就会运动到这一代。我军日落前也要派出马队,全力清剿陈逆的侦察兵。在夜间,各部队先于北塘集结,咱们沿着金钟河,从塌河淀南。也就是塌河淀与天津城之间的空档里,插到北仓去!”大部队沿着金钟河行动还能绕开军粮城。
  “这里有两万铁骑为我军接应。不管是天津城里的复汉军,还是七里海的复汉军,只要他们敢在夜间出来,中堂大人就一定能让他们有来无回。”
  富尔勒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嘴里说的话,夜间固然极大地消弱了复汉军的战斗力,可对马队的影响同样巨大。但听到皇帝要‘东狩’的消息后,不想在塘沽等死的富尔勒,这个时候也只能全身心的信任阿桂和他带领的骑兵了。
  “传令下去,今天中午、晚上全都加餐,那些猪羊,有多少就杀多少,让弟兄们都敞开了肚皮来吃!”富尔勒手里面也就是没太多的银子,不然肯定还要发赏银。“回去都告诉底下军将,但谁也不准走漏消息。对士兵就说要打仗了!”
  不然底下的大头兵才不会认为上头会无缘无故的给他们吃好吃的呢。
  中午的时候,北塘清军大营中就满满的都是肉香。大块的煮羊肉和肉汤、白馒头,吃多少有多少,连吃带拿也可以。
  作为一名浙江人,父亲董邦达还做到了工部尚书的高官,董诰大小就没吃过任何苦头。但是打两年前他往阿桂军前效力,六百个日夜的磨砺,书画风流的董诰面对着大块的猪肉、羊肉这等粗鲁的食物,竟也能吃的很香甜。
  一边啃着羊排,董诰一边忍不住叹气,他在吃到这羊排的同时也接到了军令,要打仗了。
  打满清入关之后陕西唯一的文状元王杰听到这一声轻轻的叹息,苦涩地笑道:“西京啊,美味当前,何故叹息?”王杰的家境并不好,八岁丧父,但自幼聪明好学,青年时期曾在江苏巡抚陈宏谋门下当幕僚,被陈器重,最后以陕西会考第一的成绩入京科考,又以探花第三名进呈乾隆殿试。当时正逢乾隆帝欲在北方选拨人才,又见王杰字迹工整清秀,便把他拨为第一,成为清朝开国第一名陕西状元。
  王杰与董诰一样,先是翰林院,后是南书房,人一直在中央当值。后来有一起在军前效力,做文书、钱粮事宜,年岁虽然相差十五年,但交情甚笃。
  “天下离乱,骨肉分离,百姓凄苦,董诰如何不叹呢?”他更叹息大清终于到了药丸的时候了,都已经被复汉军打到天子脚下了,这大清哪里还有一丝复兴之机?
  嘉庆皇帝这个时候知道‘东狩’了,可北京城的百万旗民能有多少人真正的抵达到关外呢?
  两成?三成?还是更少的一成?
  甚至连一成都没有?
  这不是什么稀罕的事!
  董家因为董邦达的官职,早就被复汉军纳入了汉奸行列,在富阳老家的产业全被抄没,可现在董诰只看到了前途的毁灭,而看不到一丝复兴的期望。
  嘉庆皇帝到了东北,如果复汉军不立刻对东北展开进攻,而将矛头指向山西、陕西,指向大西北,关外还有那么一丝存活的机会。但这一根比头发都要细的‘丝’实在太细了。
  “天下虽乱,然大治之世不远;国虽两分,但一统之期不遥。百姓们虽苦,安居乐业可期。可怜的是我辈中人啊,抬旗入笼,枷锁在身,入十死无生绝地也。”
  王杰当官十几年,多次晋升,不久前刚从内阁学士转为户部左侍郎,忠清劲直,老成端谨,不结党营私,不趋炎附势,如此官员如果没有汉军镶黄旗的帽子,他自认为自己是不会有事的。最多清亡之后他也不做官了,回家去,百亩之田足够过活。可是现在被套了一顶汉军旗的帽子,而复汉军明知道很多汉员都是被‘强制’抬旗的,却无有半点应对减免宽恕之政,他的人生还有什么前途呢?
  儒家的身段软得很,从来不缺官迷和投降派。现在地方上的州府县衙官员一个比一个投降的利索,也不求什么继续做官了,只求能保住性命就万事大吉。可是那些三品以上的大员,还有四品以上的京官,可就被乾隆皇帝搞出的那一招‘抬旗’给牢牢的栓死了。
  “覆巢之下无完卵。你我就是那毫无有还手之力的鸟卵啊。”王杰昂头将碗中剩下的肉汤喝掉。军中出糙汉,塘沽清军跟复汉军对峙数月,西面有天津隔断海河,谁还以为他们的补给会多么充沛么?王杰现在袖口衣襟沾染着点点油光,那里还有半分状元的风采啊。
第484章
和珅啊,老夫对不住你
  陈鸣当然知道塘沽清军派出了大规模的骑兵绞杀己方的侦察兵,但他只以为这是清军进行反击的开始。陈鸣真心没有想到富尔勒会带着塘沽清军主力跑向西去!
  当他把这个消息跟天黑前送到的一直满清骑兵大部队杀到了天津城边的消息结合起来,那就什么都明白了。
  “追杀?”
  摇头,陈鸣不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而且,“已经来不及了。”
  “命令福建陆军一师的部队进入新河,叫江西陆军一师的部队进入北塘。”看住军粮城和大沽口的部队即可。“其他部队跟我去天津!”
  富尔勒军的这一撤,大泊与天津的交通联系就一下子顺畅多了,清军没有了东面的策应,只剩下一个北仓还有一支军队,可起不了什么祸的。
  时间就在双方富尔勒的这一逃之后,悄悄的流逝着。京津局势恢复了平静!
  军粮城和大沽口的清军像两个被丢掉的弃子,可他们始终在发挥着自己的作用。陈鸣平静的看着富尔勒逃到北仓之后,然后连同北仓的清军一起在阿桂两万骑兵的掩护下西撤。
  陈鸣没有出动任何兵力追击,除了重新拿下杨柳青以外。
  他就坐镇天津,静静的等待着后续兵力的一点点汇集到,也坐看百万旗人从北京城一路艰辛又狼狈的逃到蓟州,逃到遵化。甚至满清还接着‘掠’走了人数差不多的汉人。
  “担心什么?你们还真以为这些汉人,鞑子能带回东北?”
  “连在一块就二百万人了,一路上的吃喝就要多少粮食?这些人只是满清的肉盾。”必要的时候满清会跟断尾的壁虎一样抛弃他们,用以阻碍复汉军的追击。
  而至于那百万旗人,陈鸣就已经改变主意了。他还真的很希望看到这些人尽可能多的逃到东北。所以他特意派人给阿桂送了一封信,不,是一封通告。
  复汉军放任旗人回关外东北,期间不加任何扰袭,但满清亦不能有意毁坏京津各地的建筑、城区,点出紫禁城和圆明园,不得放纵烧杀汉民,否则复汉军再有俘获旗兵旗人者,无分贵贱,一律杀无赦!
  陈鸣这是顺水推舟,把自己已经准备在做的主意,卖了一个大好的价钱。紫禁城、圆明园,北京城内外大小府邸和园子,全都包括在内,还有京郊百姓的人心,同时旗人的离开也能一定程度上消弱清军的勇气。而此做法的后果、后患同样很不小。
  谁让他被新到的那支朝鲜使团一系列后续的作为给刺激到了呢,后者虽然内部自己争的不可开交,在陈汉面前却谁也没露出一丝要内附的意思。就连上了陈汉这条船的清风金氏等辈,也只想着做一个抱着上国大粗腿的外臣,没一个人流露出不如‘内附上国’的感情倾向。
  恩彦君李裀和延龄君李禛,后者虽然被过继了出去,在礼法上远没有同胞兄长恩彦君李裀来的正统。可是恩彦君李裀也不是啥好鸟,早年曾因向商人借债被英祖知道,而流放去了济州岛。在满清再次进攻朝鲜前夕才被赦还汉城。而且其夫人家世一般般,不比延龄君李禛,正妻出身安东金氏。
  这安东金氏现在是没落了,可那也是朝鲜的名门望族,祖上名臣辈出。现任领袖金洪昌的六世祖是‘丙子胡乱’时的斥和派领袖金尚宪,在朝鲜享有很高的声誉。高祖金寿恒和祖父金昌集先后出任领议政,并都死于党争,后又平反并获得忠臣的美名。这三位名臣分别配享朝鲜孝宗、朝鲜显宗和朝鲜英祖的宗庙,可见金氏家门之煊赫。如今门第稍衰,但威望仍在。最最重要的是,安东在朝鲜最南面的庆尚道,那里是离东北最远的地方,也是被满清糟蹋的最轻的地方,安东金氏的准备时间最为充足,他们见势不妙早将家产粮食搬空,还控制着大批的人力,以他们本来不怎么样的实力,在朝鲜现今残存的一帮势力之中却是数一数二的大佬。
  延龄君李禛在金家为首的一干人的支持下,声势不仅不比恩彦君李裀来的寂落,反而更压过自己的同胞兄长一头。现在两边是一场撕逼大战,所有的朝鲜人的眼睛都盯着王位的角逐。这固然在陈鸣的计划当中,可也让陈鸣直接改变了对旗人痛下辣手的决定。
  他觉得朝鲜现存的残余力量过于强大了一些了,而且环境也太优越了一点,竟然自我争斗了起来,对北面的满清都要表示‘不担心’了!
  陈鸣可不愿意看到他们好过了。现在他就很愿意放这些旗人逃回东北,满清多了这百万旗人的负担,定然会加大加重对朝鲜的压榨剥削,极可能还会重新扫荡全罗道和庆尚道,最大限度的消耗朝鲜残存势力的力量和打击他们的民心。这对陈鸣‘吞并朝鲜’的计划是有帮助的。
  至于未来如何‘清剿’这些旗人,陈鸣觉得只要自己动作够快,也应该酿不成大祸的。
  这些京旗们就是一头头被圈养的肥猪,从被圈养的肥猪再度进化成横行山林的野猪,总不会一两天就能完成的吧?
  北京城里出来的这百万旗民的威胁性,论起真格的,可能还不如东北那几十万土著的一半大呢。后者若是说还保留着当年野猪皮们一两分的野性,前者就完全是另一物种。
  空荡荡的紫禁城里,永珹跟留守的傅恒脸上全都露出了轻松的喜色,坐镇遵化的怡亲王弘晓与简恪亲王丰讷亨快马送来奏折,昨日下午为止,最后一批八旗老幼子民也已经抵达了遵化。
  “陈鸣果真守信!”说不进行任何的阻扰就不做任何的阻挠。虽然这段日子里清军也没有敢做任何的烧杀,就算是那批被聚集起来的汉民,也是以驱逐驱赶为主,而不是一把火烧光屋子,逼的他们不得不跟着走。永珹还是感慨甚多。
  “陈逆守信,朕也不是无信的小人。阿桂若真的败了,大好的北京城留给他又如何?”
  永珹说道阿桂的时候,声音泛着一丝儿冰冷。阿桂和富尔勒好大的胆子,胆敢无有皇帝旨意的时候就擅自撤军,私下里勾搭联系,合兵一处。阿桂本来在永珹心中挺好的形象是一下子轰然倒塌。
  时间已经走入了三月。
  傅恒看着永珹越来越发青发黑的眼眶知道,这位万岁爷近来时候也没有一夜好入睡。三月了,陈逆的兵丁军需囤积的差不多了,决定生死的一战也就要来临了。
  从宫里出来,在回府的路上,傅恒一脸的冰块。时到今日他没什么好说的,也没什么可说的了,听天由命吧。
  如今空荡荡的北京城夜晚静的听不到一丝儿人声。
  “额……”一声带着长长的‘咏叹调’的嗯声在黑暗的一角响起,那声音中透着满满的舒坦,随风飘荡起来的还有一股浓浓的臭味。
  留下一坨新鲜的地雷,一道黑影仿佛狸猫一样穿上了墙壁,在寥寥的星光下显出一道不怎么高大的身影,然后一闪躲进了浓浓的漆黑里。
  地道口大开着,不需去顾及什么危险了。
  如今整个北京城都变成了一座空城,要是这个时候的清军还能发现这处城西普通民居中的地道入口,暗营北京站的这波人死也心服口服了。
  “老猫你可终于回来了,都还以为你掉进茅坑了呢?”
  “出去透透气。天天钻在这地道里,哪有外头空气新鲜。”
  “那你当初怎么不去跟肖特派员啊。那可是要去圆明园。里头的空气比北京城可新鲜多了。说不定还有没来得及走的小娘们呢……”
  地道里响起一阵嘿嘿的笑声。在最初的一段紧张之后,随着北京城的人口越来越少,他们肩膀上的压力就越来越轻。到现在已经可以说没有半点危险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1/8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