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的餐桌第5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7/598


云初又瞅着老黄道:“箭失,弩箭如何”
老黄低声道:“三匣,不能再多,再多将士们无法携带。”
云初道:“七十二枝羽箭啊”
老黄道:“足够了。”
云初摇摇头道:“我觉得不够。”
老黄道:“我这里还有一批火箭,可以给你分一些,不过,不多啊。”
云初道:“有总比没有好。”
说完话他最后瞅着两个折冲都尉道:“兄弟们的士气如何”
折冲都尉张东海道:“士气可用。”
云初又对折冲都尉王德发道:“减餐食会不
第二十章
事有不谐
===第二十一章辽东先遣图===
跟薛仁贵达成交易之后,云初觉得事情不太妙了。
因为薛仁贵从来都不是一个突发奇想的人,那些老将们之所以喜欢这个人,真的是因为他是一个忠厚的人。
老将们口中所谓的忠厚,首先一个条件就是听话,不会自作主张。
既然薛仁贵不是一个喜欢自作主张的人,那么,劫掠契丹八部,就该是大唐军队的一项策略。
因为太宗皇帝当年征伐高句丽的时候,连下高句丽襄平,乌骨,建安,盖牟等十城,唯有安市城久攻不下,以至天气寒冷、粮运不济,被迫撤军。
大唐军队撤离之后,襄平,乌骨,建安,盖牟等十城又被高句丽重新夺回。
当时随同太宗皇帝东征的还有,契丹、奚、靺鞨等部,开始的时候还算用命,只是后来在太宗皇帝退回之后,这些部族却毫无廉耻的投靠了高句丽。
太宗当年不以为意,还说因为高句丽势大,这些小的部族们不好做人,没有降罪于他们,反而下旨给渤海、契丹、库莫奚、靺鞨、室韦等部族头人升官。
准许他们以松漠都督府、渤海都督府、黑水都督府、室韦都督府的名义与大唐来往。
可惜,愿意接受大唐册封的只有契丹的松漠都督府。
这让大唐上下人等深为恨之,都觉得这里的蛮人不可靠。
所以,这一次东征的军队中并无辽东异族的身影。
也就是说,李绩这一次东征,要对付的不仅仅是高句丽,还有这里的各部蛮族。
云初非常的不明白,如何对付辽东大地上的这些蛮族,这些蛮族人不是牧人,就是猎人,除过渤海人还知道种植一点田地之外,其余的部族即便是想找都找不到。
难道说派遣大军过去,就是为了烧毁一些那些人修建的临时聚居地吗?
李绩不是一个傻瓜,云初能考虑到的他一定能考虑的更加长远。
而薛仁贵信誓旦旦的认为自己一定能拿到契丹人的牛羊,只能说明,这件事是有很强的可行性的。
用三天的军粮换取三天的肉食,奶酪,这门生意应该是真的能做。
跟薛仁贵达成交易之后,云初就迅速的回到了自己的营地里,他觉得自己跟薛仁贵以及裴行俭之间的消息灵通程度很不对称。
原来的宫门局局长老黄跑出去交际了一下,回来之后就告诉云初,契苾何力的前锋队伍已经离开了燕州,目标不是高句丽,而是近在咫尺的契丹八部。
之所以在大军粮草不济的时候就匆匆出发,是因为此时正是春季,契丹人的牧场就在左近,而且,契丹八部中的两部已经暗中投靠大唐,他们愿意为大唐军队提供其余六部的所在地。
云初忍不住摇头苦笑,军队终究是军队,他本身就是一个强大的暴力集团。
李绩从来就不认为军队会在齐装满员的情况下饿肚子,老强盗出身的他,从来就不认为,为大军筹备粮草仅仅是地方官府的事情,一支好的军队,必须能做到就食于敌才是好军队。
毕竟,军队要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必须是以打击削弱敌方实力为目的。
太宗皇帝当年久攻安市不下,导致缺粮,缺少寒衣不得不退回,拱手让出前期作战的所有成果的时候,他李绩就是其中的一支偏师。
现在他自己成了大军主帅,怎么可能会重蹈覆辙。
所以说,在前往高句丽的路途中,大唐军队还有把辽东制作成无人区的重要使命。
也就是李绩口中声称的让辽东平安二十年的承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7/5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