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中华(校对)第2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7/349

  谥号文正,被人讥讽‘不文不正’。
  但梁纲现在看,却感觉曹振镛很有自己的一套。他是有些‘多磕头,少说话’,可这对应的也有大环境因素不是?而且他自己本人历年来主持的工作,不说都能做到尽善尽美,却也绝与一塌糊涂无缘。
  红巾军日后的改革会有不少,需要有锐气有朝气的人来开山劈路,但是像曹振镛这样沉稳厚重又不呆板的大臣也绝对是不能少的。
  汉城,这座后世被更名为首尔,号称远东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如今还只是大半的土坯茅屋。临街一律是低矮的木质小楼,仅有的一些高大房屋,也就像花草一样只是点缀其间。
  街道狭窄,但是人头涌涌。挑开车帘向外观看的曹振镛还能隔三差五的看到一个造型古怪的小轿。
  怎么说呢,这种轿子就等于是国内官轿被整个去掉了下半段。想到朝鲜人盘腿而坐的风俗,他理解的点了点头。
  这汉城市容零散,完全没有北京那样一国之都的浩大盛气,就连远处视线可及的王宫,都是透着一副小家子气。
  车马直奔朝鲜的奉恩署所在,那里一直是朝鲜藩国接待天朝钦使地地方。
  奉恩署是砖木混合的建筑结构,外表粉刷的很新,也比别的建筑高大上一些。一条青石大道直通门庭,曹振镛很往一旁看了看,空空的,地表砌的很整齐。可是实际上那地方立的应该还有一块牌碑在,上有四个大字——“东海波偃”,是康熙时名臣熊赐履的手笔。
  不过现在世道变了,大清朝已经半死不活了,占据了北京代表着中华上国的是红巾军了。本身心底对满清就一直怀有鄙视的朝鲜又怎么可能还把那块石碑竖在奉恩署?
  在接到济物浦(仁川)的飞马快报之后,朝鲜大王李祘不敢有半点怠慢。因为朝鲜已经接到了北京易主的消息,这个时期的中朝两国,在东北边境的商贸来往是非常繁荣的。
  乾隆朝的满清步入了自己统治时期的巅峰,中国经济繁荣,购买力旺盛,对朝鲜的高档特产人参、高丽纸、裘皮、海产干货等的需求十分巨大。所以朝鲜和中国的贸易繁荣兴旺。京城、义州和开城的廛贡商人每年可以给朝鲜带去几百万两的巨额白银输入。
  当然,这个时期的中国外贸是从来都有赚无赔的。中国向朝鲜买的东西不少,朝鲜向中国购买的就更多。而且由于乾隆时中国崇尚奢靡、华丽、享乐的风气,所以这时中国的手工业已经达到了相当高度,各种产品品种丰富,质量极高,朝鲜从宫廷内府到两班贵族,乃至民间百姓,无不依赖中国进口的奢侈品或日常生活用品。
  这一点梁纲在派曹振镛出使朝鲜之前,就已经拿到了一封详细的数据统计,从朝鲜输送到中国的商品包括马匹;貂、水獭、青鼠、豹等毛皮;海参、鲍鱼、虾、鱼、海带等海产干货;金、银、铜、豆锡、生铁、钢铁等金属;白纸、壮纸、桑皮纸等纸张;人参、胡椒、白矾、干姜等药材;丹木、槐花等染料;梨、苹果、柿、栗等干鲜果品。
  而从清朝输入朝鲜的有牛、羊、骡、驴等牲畜;剪刀、镊子、针、床炉、釜、皮箱、马鞍、雨伞、木箸、算盘、梳子、纽扣、烟袋、眼镜、瓷器、毛绵纸、斗方纸、火石、火镰、笔、墨、砚、铜壶、锡壶、指南针等日用杂货;各种金属制品如铲、犁、铧、锯等工具;金、银、铜制钱等通货;棉花、棉纱、生丝等纺织原料;各种棉布;各种锦缎绫绸;各种男女成衣、帽子、鞋袜;各种染料;各种食品;各种药材;各种书籍;乃至于广州进口的自鸣钟、自鸣琴等西洋玩好,还有各种珠宝玉石、漆器牙雕、家具古董、钗环首饰、猫狗鹦鹉等珍禽异兽。此外还有满清朝廷严禁出口的天文、历法、地理、历史类书籍,以及牛角、火药、硝石、硫磺等军用品,米、豆、麦等谷物,以及生丝铜铁等物,这主要是由使团私带和走私进口。
  朝鲜的百姓要生活,必须农具、工具和日杂用品;朝鲜王室和两班贵族要享乐,就必须从中国进口各种各样的奢饰品,在朝鲜本土制造手艺低下的情况下,他们只能仰仗从中国进口。每年不但赚不到什么,还要大口大口的往外面吐。
  朝鲜这两年来都在一直密切关注着中国国内的形势变化,虽然李祘一朝后期,朝鲜已经组建改变了对满清的敌视态度,尊王攘夷的夷已经从满清转向了洋夷,可是看到中国国内汉人有复兴的时机,朝鲜朝野上下依旧激动不已。
  北京易主的大事被东北境内的朝鲜人探听到后,就立刻快马加鞭的报回了汉城。李祘朝臣一商量,虽然还没确定却已经隐隐定下了弃清就红的打算。
  只是朝鲜上下完全没想到,如此快红巾军方面就派出了使臣来,而且还是前清的一个尚书级大员。
  李祘立刻就传令济物浦及至汉城沿途各级官吏尊崇对待,同时派出他最为赏识的大臣金祖淳快马前去迎接。
  金祖淳,安东人氏,身兼兵曹判书吏曹判书两大职务,也就是中国的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军政大权一手掌握,在民间也有极佳的声誉,可以说是眼下朝鲜当庭的第一大员。
  不过这家伙也是个白眼狼,李祘时候他十二岁的儿子李玜继位,金祖淳为辅政大臣,第二年他就把自己女儿嫁给了纯祖,成为了纯元王妃。而金祖淳之后以“国丈”兼国王“义父”的身份控制了朝鲜朝政大权。朝鲜近代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安东金氏六十年的势道政治就从他开始。金祖淳以及另外一权臣朴宗庆的专权使的朝鲜朝政腐败,还引发了洪景来领导的民乱。在朝鲜历史上是深深地留下了不光彩的一笔。
  梁纲对朝鲜的认知不高,提起金祖淳这人他也肯定不知道,但是安东金氏一说,他就会有点印象了。因为梁纲穿越的时候,中国韩剧虽然没有之前的盛行,但还余温未下,安东金氏这个词他在电视里听说过。
  不过现在的金祖淳还是老老实实的,毕竟李祘身体虽然不好,可还半点没有要驾崩的迹象。
  这家伙就是半个现世王莽。有王莽的虚假和政治手腕,但没有王莽的大志和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理念。
  “满清暴虐,万世不改。”朝鲜与中国千年藩国自然之黄河决口意味着什么,得知曹振镛此次的另一来意之后,李祘当即答应。“曹大人放心,本王立即抽调粮米,比溢汉江口外之洋船。”
  为了不引起误会或是民众恐慌,曹振镛是进了汉城,但随他来的那些西洋商船和水师一营主力却全留在了汉江口的济物浦停靠。
  曹振镛欣喜,本以为朝鲜还会刮刮两下,没想到人家根本就把满清鄙视到了极点。曹振镛一路上盘算出的些招数全白费了。“大王高义,我朝记刻在心。宗藩一亲,日后必……”曹振镛没有辱没他二甲第五名的科藏好成绩,一番感谢以及一定护小弟的话说的是花团锦簇,不见半点庸俗。
  “贵国历代于我大汉忠心青天可鉴,我家主上心生感怀,慨然不已。此番遣臣子前来,除去重立两国宗藩,去伪清之外,既有购粮赈灾,也另有一些旨意下。”
  “贵国洪翼汉、尹集、吴达济三位英烈先行,林庆业、崔孝一、独步【僧人】雄杰复继,实令人感慨。曹某自思汉人,剃发朝满半生有余,今思之,着无颜以对先烈。”
  曹振镛现在穿着汉服衣冠,可头上光光的实在有点滑稽。心态转变后,他每日照镜子都感觉脸红。可偏偏此次来朝,梁纲为了表明红巾军心意做了极为充分的准备,将军情局这些时间来从朝鲜调查出的一些事情全部公之于众,把甲申之变前后为大明忠昭赴难的朝鲜义臣都大大钦封的一遍。
  就像洪翼汉、尹集、吴达济这三位当初朝鲜降清时的斥和派,林庆业、崔孝一、和尚独步这样的军伍抗清派,等等一大批人。
  《江汉集》明陪臣传所列人物,随着梁纲的这次钦封,日后是都有了公开吃香火的地方。
  梁纲钦命朝鲜,建立忠昭祠一座,专门祭奠陪臣转人物。每年三月十九日大祭。【崇祯死的那天】同时还册封了一批名号,像林庆业这样的行动派就被封做忠勇侯,虽然不见公爵可是侯爵伯爵洒下了一大堆。
  朝鲜为王,中华为皇,这些梁纲钦封的爵位在朝鲜国内分量是很重的。虽然其中一些人早已后嗣断绝,比如崔孝一,与林庆业、独步在朝鲜国内谋事失败之后,就投到了山海关吴三桂帐下。后来吴三桂降清,崔孝一全家被诛,本人逃至北京在荒芜的崇祯墓前绝食七日而亡。
  他官职不大,虽精通武艺却也只做了吴三桂帐下的把总官,但是这事迹却着实令人感动。梁纲首次听闻之后,眼睛都有些发热,他的封爵也是侯——忠烈侯。
  后嗣断绝的崔孝一自然不能像林庆业等人的子孙一样享受先祖给自己挣来的这份突如其来的富贵。但是梁纲这是在表明一种态度,也足以告慰他的一片忠心。
  在忠昭祠中,除了林庆业的妻子李氏之外,能够享受家人陪祭的也只有崔孝一了。
  【林庆业有没有后代留下没查到。不过有资料说,天启六年的时候他三十三岁,已经是安州节度使。这样的人物很难相信他没有后代留下。而且其妻李氏,在被清兵拿获之时言:「夫为大明忠臣,吾当死从良人,同为大明之鬼。」一字一句,满溢忠贞。李氏说完后,自杀。清军后来捕获林庆业,押解他回朝鲜,当众处死,以儆效尤。却也没提灭了他满门。
  反正,这本书里就留下有后了。】
  跟这些大明陪臣一起被册封的还有明末九义士,以及死去百年的崔回姐、屈氏两女。
  九义士是王以文、冯三仕、黄功、王美承、裴三生、杨福吉、王文祥、郑先甲、柳溪山等九人,那地方的人都有,被清兵逮捕后送到沈阳馆居住。与当时的朝鲜质子凤林大君相识。
  凤林大君是朝鲜孝宗李淏,一生敌视满清,称清帝为“胡皇”,称清使为“虏使”。除对清朝的公文贺表之外,一切内部公文,包括王陵、宗庙、文庙祭享祝文,都用崇祯年号。且坚信儒家格言“胡人无百年之运”,十年在位时间一直整兵备武。
  可是朝鲜太小,国力也太弱,而且在位的第十年也就是顺治十六年,李淏突然崩死。李淏也意味着反清计划的破灭,当时满清国力早已经与入关之初不可同日而语,九义士悲痛之极,只感觉唯一的希望破灭,其中一些人经不起这个打击,神情沮丧陷入痛苦与悲哀之中而不能自拔。其中王美承、王以文、裴三生、杨福吉等先后为此忧愤而死。冯三仕、黄功等也无不心情沉重,“惚惚无生世意”。
  九义士子孙一直没有接受朝鲜官职,却接受了奉祀明朝三皇【太祖、神宗(万历)、崇祯】的奉祀官、守值官,其心志所在令人钦佩。
  此次中原汉家山河光复在即,九义士的子孙也终可以归国。梁纲内心感情的激动是有的,但这般做更是为了炒作和打压国内儒家的人望士气,做人的风骨都没有了,还一个个人模狗样的大言不惭。九义士这样的人,以及明陪臣传里的所列人物,宣传部都必须要大大的宣扬。
  国内的儒家每受一份打击,梁纲日后的变革就会减少一分阻力。
  当然,这般一来朝鲜在中原的人气肯定是大盛大涨,民心对朝鲜也会充满好感,所以,站在那两幅地图前梁纲虽气的一肚子火,却也只能朝鲜先犯错之后才能修理一顿,而且还只是修理。
  崔回姐和屈氏二女都在九义士东去朝鲜之时跟随而去的,前者是官宦小姐,后者是苏州良女,孤凉一生埋骨他乡,这次跟林庆业的妻子李氏一样全被封做夫人。
  曹振镛头皮上凉凉的,想到今后几日却要一次次站在众人瞩目之下宣读这样的文书圣旨,心里真的是羞愧尴尬的要死。在李祘面前,他只是如此一说,那张十几二十年官场磨砺出的厚脸皮就已经羞红一片,感觉脸皮发烫的都能把鸡蛋蒸熟。
  李祘脸皮脖子也一样的发红,但他这是兴奋是高兴的潮红,因为曹振镛说了,李氏王室这些年暗地里为抗清所做的‘丰功伟绩’,在中原也都需要大大的宣扬一番。要他尽量详尽的整理出一份文书,在他离开朝鲜前递交给他。
  而且凤林大君等王的谥号,梁纲在正式登基称帝之后,也会命人重新撰谥。再发圣旨而来中华第一藩国,当朝鲜属也。
  
  第二卷
烽火连天
四百二十三章
宣威各国,琉球生变
  
  洪水滔滔,惨目苍夷。鲁南、皖北、苏北、豫北,十余万人死亡,上千万人流离失所,无数人挣扎在死亡线上,那颜撅堤,是真正做下了一场无边罪孽。
  东南的粮食源源不断地运送北方,从朝鲜归来的船队直接开到了登州,一船船的大米也在源源不断地卸下。
  抗洪赈灾是现今红巾军当之无愧的第一要事,为此梁纲接见了随同归国的九义士后人,却那这些消息暂且按捺了下。
  一个个招兵点前排满了长龙,二十万征兵数额几乎让红巾军陆军翻了一番。但是对比灾难下的千万难民,这点人数还是杯水车薪。
  陈虎部的主力移动到了天津,山东地界只留下了三个新兵团和投降后立刻被收编为地方守备军的两万绿营兵。
  近四万人的力量维持着山东、苏北的局面,虽然不说控制的面面俱到,但是和着刘墉的名望以及红巾军源源不断输入的粮食,鲁南、苏北灾区总算是没出大乱子。
  艰难的时刻就要坚强的挺过。在这个时候梁纲不仅没有偃旗息鼓,反而让詹世爵和南向阳全力向襄阳、河南发起了进攻。
  同时进入天津的陈虎部主力也将即日向东北发起进攻,第一团向南横扫,第三团向西北猛攻,已经基本清理了一片的北京在近卫团和两个陆战营的掌控下也完全可以让梁纲放心。
  逗留天津多时的水师四营、五营也会随同陈虎同时进攻东北,依靠郑文显和吴智清手中的陆战营,从辽东南登陆一路横扫沿海所有地区,当是手到擒来。
  满清是极重视东北这块龙兴之地的,在那里设下了盛京、吉林、黑龙江三个将军衙门,可也正是因为他们的极度重视,想为满人保下最后一块根据地,所以一直以来对东北都采取‘封关’政策,不让汉人百姓涌入,也就使得整个东北民生都是空虚无比。
  后世的山东老百姓闯关东,就是因为此才得以由来的。
  稀疏的民生也造就了东北三将军战争综合实力的无比脆弱,后劲无力。而且从明面上看,三将军手下虽都有不少兵力,但还全部处于冷兵器状态,没有换装火器的他们实际打起仗来根本就不会是陈虎部海陆夹击的对手,在大炮火枪面前他们不堪一击。
  黄河决口给华北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梁纲却也可以借此机会移民到东三省,填补空白。
  乾隆后期的满清都到都是土地兼并,没有半分土地的百姓比比皆是。而东北却又数不清的良田在荒芜着。成年人无分男女每人五十亩,未成年人也不分男女每人三十亩,梁纲要用这样的条件吸收难民,想必会非常有效果的。
  只是如此做农具牲畜还存在问题,大量百姓涌入东北,房子他们可以自己盖,但耕地的耕牛还有犁、耙、耱等农具却一定要政府出。
  梁纲手头有的是钱,但大批量的耕牛和农具并不是单单有钱就可以买到的。加上大水过后受灾地区的恢复所需,这一点上实在难办。
  不过,对比这些苦难,移民和安抚着千万受难百姓才是更重要的。未来的中华脚步不会只停留在中原所能看到的土地上,他们的目光会跨越海洋达到无比遥远的所在。
  就像现在已经臣服的婆罗洲,继戴燕之后兰芳在荷兰人二次认输之后也终于了断了自己心中的那一点野心,其大总长江戊伯已经向蔡牵、李南馨递交了文书,并且与戴燕王国合组成了一支使团,由江戊伯亲自带队现在已经离开了婆罗洲,带着各自的户籍编策前来大陆。
  梁纲还没有接到南京传来的具体消息,但相比也快要到了。
  荷兰人就是那种欺软怕硬的德行,三宝垄之战后,周任孝又带军攻下了井里汶、万隆两座要城,输的脸都变绿的赫拉尔杜斯。欧沃斯瑞急忙央求和谈,第二次承认战败。
  老实下的荷兰人沮丧的将林家全族交了出来,兵力允许红巾军在巴达维亚建立祠堂,以祭奠当年惨重杀害的近万华人。
  祠堂建立的当天,林家上上下下六七十口人就成了祭祀的第一桩祭品,全部用大刀看了脑袋。无论老幼一个不留,在这一点上周任孝比梁纲下狠手下的痛快多了。
  六七十颗人头落地,妇女幼儿的凄厉哭声没有让巴达维亚再次聚生的华人们感到可怜,除了那些兔死狐悲的同样为汉奸家族的外,但却把荷兰人真正给吓了一大跳。
  此后不少南洋的荷兰人一提起红巾军就会想起祠堂前林家被全体灭门的那悲惨一幕,心头无不颤颤直跳。甚至消息传到菲律宾之后,那刚刚安稳下的西班牙人也给惊了一惊。
  可是两撮王八蛋既然为屠杀心惊,自己下起手的时候却是没有想过半点手下留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7/3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