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中华(校对)第2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0/349

  楠木是价值非常高的珍贵木材,紫禁城所有上规格的宫殿,都有它的身影。以至于到了乾隆时期,整个中国成才的楠木都非常稀少了。
  甚至于乾隆为了扩修圆明园,都以休整明皇陵为借口,偷换里面的老楠木。所以,和珅能自己不声不响的盖起一座楠木房,那真真是犯忌讳,逾制的。
  除了府邸之外,还有和陵,和珅自己给自己修得坟墓,那规格也是明显的逾制,都超过亲王品级了,比之皇陵也只是差了一点。以至于被当地百姓称之为“和陵”。
  反正嘉庆要找和珅麻烦,那是根本就不用发愁的。
  随着嘉庆返京,一道道参和珅的奏折也飞一样的送进宫中。其中以军机大臣王杰、董诰,大学士刘墉、给事中王念孙、御史广兴、御史广泰等人最言之确凿。明显个个事先前都惦记着这事不是一天两天了。
  地方大员里,直隶总督胡季堂也是火药充足的对着和珅开火鞭尸,重臣中除了心中大慰的朱珪还保持着一点矜持外,余下的是纷纷落井下石,痛打落水狗。
  让嘉庆帝一边恼火的同时,另一边也享受着快乐。
  嘉庆没有给和珅太多的时间,他要迅速办理此事,然后盖棺定论给出一个能够安抚大众,不至于闹得人心惶惶的‘答案’。
  九月二十七。就在嘉庆回京的第三天,和珅终于走到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刻。
  没有了历史上固伦和孝公主的求情,可是他依旧没有死的太惨。毕竟是当朝首辅,又是皇亲国戚,乾隆也刚去世不久。嘉庆若就将他凌迟处杀,碎尸于市,对满清朝廷、对嘉庆自己本身都影响不好。
  而更重要的一点是,刘墉,这个同和珅一直不对付的老对头为和珅说了一道公道话。“凡心怀不轨者,必以收买人心为重。可观和珅声名狼藉,满汉朝员羽翼虽众,却皆是趋炎附势之徒,内中并没几个人真正地归附他。由此可见,和珅心中并无异志。”
  得了这句话,和珅才算真正逃脱了身首异处的下场。嘉庆判决和珅狱中自尽,赐他一个全尸。福长安判斩监侯,并提福长安至和珅狱中,跪视和珅自尽。
  和珅在京的主要党羽,大学士苏凌阿,年迈昏聩,令其退休,侍郎吴省兰、李潢,太仆侍卿李光云,以及吴省钦等人俱降黜治罪。和珅已故的弟弟和琳也被追回爵位,并撤出贤良祠。
  刑部大牢。
  看着嘉庆赐给自己的白练,和珅惨然自笑,感慨万千。不久前还是当朝第一权臣,现在就要沦落到吊死狱中了,可悲啊——
  和珅心里很不甘,自童年时,他与弟弟和琳就受够了人间苦难。堂堂一副都统之子,却要被一继母赶出家门,霸占了家产。和珅还在小小的时候,心底就已经立志——日后定要出人头地。
  咸阳宫里学的满腹经纶,以此幸运地被英廉看重,招为孙婿。以此得补侍卫空缺,开始了官路历程。
  侍卫而升至都院大臣,内阁大学士,最后只当朝第一人,弟弟和琳也一步步升到封疆大吏,统兵将帅。二十年来,自己兄弟为大清竭尽心力,为太上皇费尽心思,弟弟都死在了疆场,可自己的归宿竟然就是眼前的一根白练……
  俗话说人都是盲目的,和珅也不例外。临死之际,他心中愤懑满怀,根本就没想自己曾经做错了什么。想的都是自己兄弟对满清的忠心和尽力,想的都是自己对乾隆的无限忠诚和无线应允。
  “吱吜——”
  外面传来的开门的声音。一阵脚步传入了和珅的耳朵,接着再是同样的开门声,那脚步终于走到了和珅牢狱前。
  “诚斋?”和珅吃惊的看着一身囚服的福长安,脸上现出了一丝惊喜。自己倒霉,连苏凌阿都逃过了一劫,唯独福长安被判了斩监侯。
  和珅明白,福长安死的可能性并不大,到底他是富察家二代四子中唯一剩下的人,嘉庆杀不得他。可是如此判罚却也足够证明嘉庆对福长安的赍恨。和珅明白,这股赍恨中很有可能就有前几天刚从嘉庆心底升起的那一股火。
  “皇上有旨,福长安狱中跪视——”
  一名侍卫中气十足的嗓音中,牢门被打开,又一侍卫从后面抬手推了福长安一把。丝毫不理和珅与福长安目光相交间,那对昔日辉煌的回忆,内心的复杂和一股知己相交到来生的情谊。
  “跪——”一名侍卫再次大声喊道。
  随后就有两人上前,一左一右各自夹住了福长安一只胳膊,然后抬脚踢腿,利索的将福长安摁跪地上。
  “和中堂该上路了。”宫里来的赐白绫的太监尖利的嗓音叫道。
  和珅点了点头,看了福长安一眼,脸上充满了笑。
  临死之时还能有知己至交前来送别,他还有什么可说的。
  福长安肯定的回了和珅一个眼神,十多年的交情让他清楚地明白和珅的意思,他还是放不下丰绅殷德、丰绅宜绵那两家,这临别前的一眼是要拜托自己的。
  接到福长安肯定的眼神,和珅再无别的可耽误的了,白绫往牢顶上一抛,自己抬腿上了凳子,白绫落下后挽上疙瘩死结,把头往里面一伸……
  “哐当。”随着凳子歪倒的声音响起,乾隆朝后期的一代权臣,和珅,就这么的轻易地去了。
  福长安心中充满了痛苦,看着半空中挣扎最后无力断气的和珅,他泪流如注。而唯一能做的就是再度下定决心,不负和珅最后一个所托。
  冥冥中似乎有天意在,女牢里的冯氏在这一刻也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致死眼神中还带着无限的担忧和留恋。
  极受和珅重用的太监呼什图和自愿留下来殉主的刘全,昨日午时三刻就已经成了刀下鬼。
  和珅昔日百花锦簇的后院,吴卿怜、豆蔻殉死,小莺、紫嫣、黑玫瑰等人被遣散,纳兰回了苏凌阿家,长二姑和着一批亲信出城躲在了另外一处隐蔽地,本打算等风声过了,就与丰绅殷德汇合,毕竟那么多的家产,需要一批有经验而且忠心的人来大理。可现在也在军情局的行动下团圆了丰绅殷德。
  位极人臣的和珅,二十年辉煌如东去的流水,终要谢幕了。
  
  第二卷
烽火连天
三百七十三章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晨曦洒遍大地。
  感觉到眼前蒙白,梁纲从睡梦醒来。
  怀中虽还搂着一个青春动人的柔体,可却丝毫不能让梁纲再生出蠢蠢欲动的心火。
  自从去年李盈盈有了身孕后,他就一直停留在罗玉娘处。可说起来也奇怪,罗玉娘年纪并不大,身体也很好,跟梁纲的时间也很长,可直到过了年却还一直没有半点的反应传出。若说之前是条件艰苦,梁纲自己做了些防范,没有怀孕倒还说得过去,可是大军出山之后一切就顺顺当当的,梁纲再没给自己后院的俩女人半点苦吃,之前的防范也全部作废,李盈盈都顺利的怀上了身孕,罗玉娘却千年的铁树不开花。
  不过梁纲接下去用事实证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没有种不出粮的田,只有偷懒耍滑不出力的人!
  年后几个月,在梁纲持之以恒的浇灌下,罗玉娘这支铁树终于开花了,就在他出兵江北的前夕,那也算是大军出征的一个好兆头了。
  后来梁纲从安徽胜利返京(南京),面对血脉长子,他高兴万分,却也不得不在高兴之余重新面临一个摆到了眼前的难题,那就是后宫要添人了。
  怀孕之中,罗玉娘自然不能侍寝,而李盈盈刚刚生产也不可能留梁纲。作为一方之主,梁纲自己一人孤零零的守上下半年,这显然也不好看。而且以梁纲那时的身份,后宫只有两个人也确实是少了一些。
  所以,连同他的立国称王大典,一同进行的还有一次非常小的选秀。从已降的一些满清官员子女中选拔适合的人来,个把月的时间下来,一共是进宫了四个。
  既然是称王建制了,那后宫里的制度规矩也都要立起来了。梁纲查览了一下历史上各朝各代的后宫制度,分级繁多的如西汉,整整出了十四个等级,令人乍舌。而简易的如明朝,朱元璋也不搞文字功夫,名号也只有“妃”一种,只要被“召幸”就可以封“妃”。贵妃、淑妃、贤妃、德妃、恭妃、宸妃、庄妃、裕妃等等,贵妃等级最高,淑妃、贤妃居次,其他的不外乎美好的字眼加个“妃”,没有明确的等级高低。
  到了清朝,皇后以下,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以下还有贵人、常在、答应,无定数。
  梁纲搞不来西汉那一套,搞得话可能他自己都记不得了。但是朱元璋如此简略的他也不愿为之,最后就是从了唐朝和满清的综合。
  王后(皇后)为第一,这是无可分辨的。其下贵妃二人,妃四人,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嫔九人,再之下就是贵人。只要侍寝,那就是贵人。
  称王后补进宫来的四人现在就全是贵人,梁纲此时床上的这位就是其中之一。
  被梁纲起身的动作惊醒,这女子也没有流露出丝毫的撒娇意思,入梁纲后宫也有段时间了,如何不知晓梁纲的习性。他的自制能力是相当强的,而且对后来四人爱意不多,不像李盈盈、罗玉娘那样有了妻子的感觉,后者四人更像是床伴,所以日常表现的就更是刚毅。
  这女子现在已经适应了梁纲的脾性,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毕竟身后跟着都有一大家子呢,父亲在外战战兢兢,自己可容不得半点脾气。
  梁纲起身更衣,外面自然有侍女捧着洗漱用品鱼贯而入。一番细致周到的服侍下,梁纲神清气爽的从后宫走出。
  十月份了,一年马上又要过去了。
  泰极殿偏殿里用过早膳,梁纲就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历史上讲雍正皇帝是累死的,梁纲现在可是真正的身有体会。他现在每天的空余时间简直是少得很,虽然这和他自身的一些因素有关,比如说毛笔字速度什么的,可是要清楚,现在红巾军的政务制度下,送交梁纲手中的奏折文本,数量可是远比不上内阁的。
  如果真的像历史上的雍正皇帝那样,梁纲早就累崩溃了。
  今天不是临朝的时候,红巾军是三天一小朝,十日一大朝。梁纲在二十一世纪看电视时就对满清的早朝制度非常崩溃,所以轮到他做主的时候就非常‘懒’的调整了上朝时间。
  跟普通的上班时间一样,早上辰时正点,也就是后世的八点。
  小朝是部级以上官员才有资格上殿的,大朝则是向下放宽到从四品,一般来说就到了司局级,以及一些独立系统的头头。
  与满清的皇帝相比,梁纲真的很放权,对手下很放心。
  中午用好膳食,梁纲没有再去偏殿办公,而是宣来了彭泰,带着些侍卫赶去了讲武堂。
  中午时候,陆军部呈上来了一份奏折,言谈各省的招兵工作已经顺利结束。广东、福建、江西、浙江都顺利完成既定目标,安徽则是超额了六千人,江苏更是达到了两万两千人。新兵总数不连俘虏营里教化出来的人手,数额就已经接近了八万。
  接下去新兵训练和分团组营就该如火似荼的紧张进行了。而梁纲透过这个奏折,看到的却是十多个团几十个营所需要配置的大量军官。
  心里一直在惦记着这个事,梁纲这才想到了去讲武堂走一走。
  换上便服,梁纲也不像是个世家公子,风度不是翩翩的,而是极具压迫性的。
  和彭泰出宫上了一辆四轮马车,马车外表看起了很是朴实,里面装饰的也十分朴素,可是却非常的适宜。这就是梁纲的风格,不喜欢太过华丽的,可朴实中却也讲究着绝对的舒逸。很有点矛盾的感觉!
  拉车的两匹马并不是讲究惹眼的白马,但也都是精选出来的良驹。蒙古马极适合走路,驾车的车夫也是其中高手,所以马车走的平稳得很,一点都没有晃荡的感觉。
  跟随身边的一群侍卫也都换上了便装,可是体型气势上依旧透着一股掩不住的彪悍、强硬。
  梁纲一开始没说什么话,脑子里想的却是奏折上那一连串的数字。对于拿下了和珅宝库的红巾军来说,是绝不会再出现缺钱的可能了。虽然那批价值巨亿的财宝还没有运回南方半个子,可是梁纲早已经把它算在了自己的账本上了,在受到北京密保的第一刻。
  钱财上红巾军已经不需要再去考虑节省了,和珅是真正的富可敌国,他的那些隐匿宝库也绝对能让梁纲体会到历史原本时空中嘉庆吃饱的感觉。所以现在他需要考虑的仅仅是如何快速将数以万计的新兵形成战斗力部队。
  硬性条件上梁纲可以做到最好,新兵入伍之后,饭食上得以保证,饷银上得以保证,武器上也会给与保证。
  梁纲现在在南京已经新建了三处兵工厂,全是生产火枪的。
  毕竟现在火枪已经传遍了整个中国,技术已经没有丝毫的隐蔽价值可言。倒是铸炮和中华一式还必须继续保密。
  梁纲已经准备着将满城里的三组搬家了,火枪组,除去中华一式火枪有关的外全部外迁,他们以后就可以只有活动了。
  火药组也用不在太过保密,但剩下的铸炮组和中华一式火枪小组则需要另选一个隐秘地点。梁纲正在寻找地方,一旦确定下来,基础设施建成之后,就立刻着手搬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0/3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