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中华(校对)第2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5/349

  南向阳部现在已经掉头从皖北南下了,他需要迅速增援湖北战场。因为单凭詹世爵部,啃下武昌这块硬骨头还能做得到,可战罢后想再往西进就很难了。
  梁纲手头的兵力不能动,因为他们还需要留着看家用。毕竟连州战场投入了太多的兵力,现在红巾军浙江、福建、江西三省可都已经处于了空虚状态,除了逐渐起的地方守备军外,没有一营一团的正规部队驻扎。
  手头力量的短缺让梁纲下定了主意,秋后立刻进行招兵。连同这段时间教化过来的俘虏,梁纲准备此次一次性扩军八万人,十三个团旅。
  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外加湖北少许。
  梁纲等于已经控制了六个省,占据了大半南中国。这六省之中,每省招兵一万,可以说安徽、江苏二人是毫无负担的。
  安徽,其环境就不用说了,要招兵那是容易得很。而江苏则是南北分化厉害,贫富悬殊太巨。扬州以南的苏南,那是全国最顶尖的富庶,其以北的苏北却又是一涝再涝,困苦的很。
  大运河沿途的数以万计的漕丁,单是这一群口,江苏省便是再招募一万人也是绰绰有余。
  而余下的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四省中,江西、福建是处于中等地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问题都不甚大。浙江和广东,一万兵额却就是真正的让人作难了。
  黄钺这几天心情都有些紧张,自己刚刚适应了巡抚的位子,南京那儿就派下来了一项苦差事。
  一万兵额,在浙江哪里招的来啊!?
  俗话说得好,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红巾军虽然军饷很具诱惑力,可是对于环境富庶和经济复苏中的浙江来说,这股诱惑力还诱惑不来一万个新兵。
  兼之,之前红巾军就已经在浙江招过兵了,人源就已经被砍去了一部分。而且时间还不到一年,老百姓固然是不抗拒红巾军的统治了,也有许多人受到了反清思想的洗礼,可是时间毕竟短暂,人们心底对于北边的满清依旧还有着丝丝怯意未除……
  反正诸多原因种种相加,黄钺这个浙江巡抚,是相当担忧此任务的完成情况。
  对于这个任务黄钺采取的是分派方式,一万人额按照治下各府的人口浓度,比例分配。
  单着繁盛的杭州府,就分到了足足一千个新兵名额。可把地方官给愁坏了。任务完不成,不但府县武装部受处分,黄钺挨了训也肯定不会忘了他们。
  昌化县。
  这里是杭州府最西面的一个县,从这儿再往西就是江西了。可它依旧是浙江的中心城镇之一,特产昌化鸡血石,也是早早的名扬在外。
  作为此次新兵招募的诸多地点之一,昌化县分到一百一十七个名额。县武装部忙活了好一阵子,却也才招募了不到二十人。
  如果换做是招募城管、警察,甚至是地方守备军,可能则一百一十七个名额现在已经全部满员了。可招募正规军,这就没几人主动响应了。
  “保家卫国,人人有责。”宣传语说的漂亮,比之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迈进了一步。可眼下时候却不能否认,中国老百姓的思想境界真远远没达到这个地步。
  在红巾军的统治下,老百姓固然是享受到了一些福利,可这点利益是远不及‘新中国土地革命’那时给老百姓带来的利益巨大的。老百姓都是明察秋毫的,红巾军给他们带来福利,他们就对红巾军拥护热爱,可拥护热爱的程度也是和利益的大小相当的,两者间历来都是相互联系也成正比的,红巾军带来的利益小,他们对红巾军的感情就自然的比不上那时疯狂拥护。
  对此,梁纲没什么好说的,一切自己心里清楚就是。付出才会有回报,自己只是付出了一分,能收获眼前的这些就足够了。
  白坞村,昌化县成西南。
  今天只是一个很平常的日子,可是因为村长白贵北不平常的举动而使得整个村子都为之轰动。
  路旁两侧看热闹的人群簇拥下,白贵北领着自己的儿子白喜,还有村中的一个壮丁,拎着铡刀,拿着标枪,押着一个五花大绑的年轻汉子望着县城而去。
  “三儿那孩子真是可惜了,能干也能吃苦,现在朝廷好,税粮轻,只要下劲干上两年就能娶媳妇了。可被送去了军里,也不知道能不能再活着回来。白贵东那老东西忒不是个玩意了……”
  “可不是。仗着自己是族长,就欺负人家孤儿寡母了。三儿这孩子要是有个长短,老嫂子可怎么活啊……”
  “还不是盼着三儿家的那几亩地。现在打仗可都是枪啊,炮啊的,不到跟前人就没了,三儿这一去,万一回不来,那几亩水田……”
  “日后交粮交死他这个老东西……”
  众人的议论纷纷却也挡不住白贵北一行人的远去,白喜听了也是默不做声。虽然他们家跟白贵东是一门子至亲,可是父子俩对这个大哥大伯,真的是没啥子好说的了。
  白三强扭过头,最后望一眼身后的人群,母亲的身影终是没有出现。现在的她,还能起的床来吗?
  “看什么看!”一杆子抽在白三强的脊背上,四人中最后的那个壮丁,白贵东家下的奴才,当然是以主人的话为天命——不让白三强好过了。“快走——”
  照那白贵东的想法,白三强最好是刚入军就死翘翘,抚恤银下到手里,身为族长的他能刮一刮不说,也可趁此将白三强的母亲送到宗里去‘供养’起来,而后那几亩上好的水田自然也就落入他的手中了。
  红巾军定下的税赋很让白贵东肉疼,所以他也就打算在今年年底进行分家。为此,白贵东现在希望实现的最大的一个心愿就是,在分家时让自己五个儿子,人人都能有上九十九亩九分田。
  挨了一棍,白三强扭过头默不做声的忍受着,他清楚自己现在的处境,反抗或是顶嘴叫骂,只能让自己受更大更多的苦而已。
  自己日后还要报仇报复呢,现在必须忍受。
  “红巾军,当兵……”
  人生只剩下了最后一条路可供自己选择,白三强虽然看不到这条路的尽头,也不知道走上这条路会遇到什么艰难险阻,可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将全部的希望都倾注进这条自己毫无知解的路上。
  想到曾经看到的清兵在村子里的光彩,白三强眼睛中一抹犀利的目光闪过,自己一定要活下去,然后风风光光的回来,回来孝敬母亲还要好好地问候一下狗日的白贵东……
  
  第二卷
烽火连天
三百六十六章
新币
  
  即便是光明的羽翼下也还有阴暗在生养。
  人世间的不平事,永远也不会消失。白三强的遭遇固然有些可怜,但是一点不影响一面,总体而言,红巾军的势头仍旧在稳定和坚定的步步高蹬。
  而当一股力量蓬勃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货币,自然也就油然而生。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以铜钱为主要流通货币,明清两季之前,金银只是为辅。进入明代之后,白银始才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流通。
  官方的铜钱白银兑率一直都是1000:1,但是之前中国‘钱荒’频频发生,一两白银最低是只能兑换到六七百钱。
  而清朝时期,云南铜矿迅速发展,铜产量增多,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国货币产量的不足,并且海外白银的大量流入,也加剧了白银的贬值。
  明清交际的百年间,中国、日本、欧洲三地金银比价就曾存在着较大的差价,中国金银比价为1∶5.5-7,日本金银比价为1∶12-13,欧洲为金银比价1∶10.6-15.5,欧洲商人经常将日本、美洲白银输入中国套换黄金,至少可获利一倍以上。
  可到乾嘉之交时期,中国的金银比价已经长久稳定在——1:10这个定位了。也从一个方面证实了一个事实:国外白银在大量的流入国内。
  红巾军制定货币,梁纲脑子里受历史影响,加之铜钱的性价比实在太低,是以就从新制定出了一套货币。与这套货币同时制定的也有一套总量公制。
  中国的斤两十六位进制换算实在太麻烦了,梁纲穿遇到现在,这是他唯一还不能良好适应的。【满清库平制:1斤相等于596.82克=16两、1两(37.7994克)=10钱、1钱=10分】军中的一些军械制度之前都是按照库平制计算的,猛一改动显然会触动不小,可是梁纲宁愿承担这场麻烦。
  重量公制,这套相等同前世公制制定出的重量单位,早在梁纲立国建制之初就传达天下,施行了开来。到今天位子,其带来的好处固然还有,但最主要影响却是造成了后勤部许多不必要的失误。梁纲也就当它是一种改革说必须要付出的代价了。
  货币制度,禁止块状金银在市场上流通,改之为金元和银元。
  每两块金元、银元合都兑黄金白银一两,其之间比价依旧是1:10,内质也全都是含铜合金。
  重,旧制(十六位进制)为七钱二分,新制为五钱三分。金银币合铜比例,皆是八八对一二。每块含纯金纯银四钱七分。
  “启禀大王,内阁首辅王邵谊、参知政事民政部尚书陈明堂、财政部尚书汪大可觐见。”
  “宣他们进来。”梁纲放下手中的书说道。他今天下午全部都空出了时间来,为的就是召见这三人。
  声音传出,自有侍卫引领三人上前。
  只片刻时间,三人就进了殿来。王邵谊居中,陈明堂居左,汪大可居右,一袭的黑衣。三人身后还有一殿前亲卫随从,手捧着一朱漆托盘,上面放的东西被一次红绸遮掩,想必那就是梁纲等待他们的原因了。
  “臣等拜见大王。”三人对着梁纲鞠躬行礼。座凳自有殿上侍女搬来。
  “汪大可。”
  “臣在。”
  “所铸之前呢?呈上来……”
  昨日内阁上书,里面有汪大可的附言,说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准备,新朝新钱已经全部铸造完毕,随时可以下市。
  所以,梁纲今天才空出了一整个下午的时间来见他们三人。
  起身从后面亲卫手中接过托盘,汪大可端着朱漆托盘低头恭敬地进到了梁纲面前。
  他最早时期只是王子元手下的一个得力助手,红巾军立足南京之后,巩固地盘,这钱粮物资支出就不可能全由军队着手了。
  财政部尚书的位子梁纲本是要留给王子元的,可他不愿跳出军队,于是就推荐了汪大可来。
  这人是钱粮师爷出身,管理财政部确实是适合的,没有闹出一点乱子来,梁纲称王之后,论功行赏,这财政部尚书的宝座自然也就归了他有。
  在梁纲称王之前,汪大可就已经开始着手这件事情,造币厂中那些日子里陆陆续续添置了好多欧洲式的金属币压制机器。
  而后就是原材料的收集,在最后就是一直忙活到现在的压印。
  半年时间的忙碌,南京造币厂总共印压出了金元十万枚、银元一百万枚,铜元、铜角、铜分也各有二百万枚。
  一个国家货币的流通不可能单靠大额度金银的,铜币也是不可缺少的。
  为此梁纲设计出了铜元、铜角和铜分,明显是受到了前世人民币的深重影响。
  与金元、银元的比价相等,铜币三类中的兑换比例也是十进制,而铜元和银元的兑换比例同样是十进制。
  在这项设定中,梁纲所遇到的最大麻烦就是银铜两种金属间的价值差距太大。
  要知道,铜钱可是一千枚才兑换一两白银的。而一千枚铜钱的重量却是整整一百两,也就是旧制的六斤四两。
  铜钱中固然含有一定比例的铅和锡,可是六斤四两重的铜钱中,含铜量最少却也要超过四斤半。四斤半的纯铜,兑换成新制就是五斤四两。而与其是同一相等价值的白银,换成新制却仅仅是七钱四分。
  除非梁纲将铜元制作成半斤重的铜饼,否则的话就必须在铜元中添加贵金属,不然两边根本就对不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5/3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