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踪谍影第6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4/3857


“冤枉啊。”孟绍原说起谎来那是素来眼睛都不眨一下的:“我到重庆,又是汇报工作又是剿匪的,哪有空和什么大元帅在一起啊。”
可惜,祝燕妮可不像真柰子那么天真,会信他的话才有鬼。
孟绍原总有种不祥的预感,祝燕妮、尚倩怡,还有那个真柰子,万一哪天三个人在一起了,自己该怎么办?
算了,算了,不去想,过一天算一天。
担心祝燕妮继续追问下去,赶紧换了一个话题:“一直都在南京周边活动?”
“嗯,要不然怎么能来救你孟少爷?”祝燕妮也认真起来:“形势越来越恶化了,原本还和南京的几个队伍之间有联系,但为了帮齐全鲁报仇,这几个中队全部潜伏进了南京城,现在我们孤立无援,如果你再晚几天和我们联系,我就准备带着队伍转移了。”
“有目标没有?”
“有,要么去太湖和游击队汇合,要么就去句容、茅山一带,我国军将士突围之后,在那里组织壮丁队、游击队,发展的相当快速。”
南京之战虽然失败,但不少的国军将士都完成了突围。
当时,突围部队的处境仍然非常险恶。他们是孤军,后援不继,难以持久。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依靠当地乡保长,发动壮丁武装抗敌,取得了显着成效。
部队在仇家边召开了乡保长会议,有10余名乡长出席了会议。会议决定组织游击队,对敌施行游击战,同时组织壮丁队,负责保卫各乡村。
会上指定戴村骆文博担任游击指挥,并责成宝华乡乡长张星缘、戴村保长张映钊、仇家边保长巫玉栋各编组壮丁一中队,统归骆文博指挥。
他们约定,如遇日军搜山,应在指定地点举火为号。如遇敌人进村,该村壮丁应以武力抗拒,其他各保一闻枪声立即派出3名武装壮丁前往支援。
而为了确保这一目的能够达到,66军参谋处处长,第四路军南京突围部队收容处处长,十二集团军游击挺进纵队副司令郭永镳再次召集乡保长开会,传授游击战术。
会议决定由张星缘负责,派壮丁到九华山一带搜寻遗落枪械,并规定寻获迫击炮一门,赏洋20元;轻机枪一挺,赏洋15元;步枪一支,驳壳枪一支,各赏10元。
此后,收容处派官兵到各村训练壮丁,指导他们对稀少敌人施行攻击。
连日来,击毙敌人多名,即使遇到数十上百之敌,亦能奋勇截杀。
日军步兵140余名向上丁庄、下丁庄前进,柳桥壮丁队以轻机枪二挺、步枪百余支与敌冲杀,自晨至暮,毙敌8名,敌不支而退。
东荆塘乡前任保长解世茂,年过60,指挥100多名壮丁连日与小股敌人激战,先后毙敌数十。后来敌人越来越多,后援不继,他便命令壮丁转移别处,自己孤身一人留在解家村与敌烧杀队周旋,一见稀少敌人,就开枪射击。
结果,解家村未遭焚烧,得以保全。
后来,当广东部队官兵离开此地南返时,他又不顾道路滑烂,左手持鞋,右手扶杖,为部队送行。临别时,他说道:“要是壮丁队子弹充裕,敌人肯定不能冲进来,东荆塘也不至于被烧。”
郭永镳当即赠子弹200发,并答应日后请求政府接济。
当时句容一带农村里不但有壮丁,而且有枪支,打游击的条件是完全具备的。比如宝华乡有轻机枪数挺,步枪千余,戴村有步枪300余支,茅山乡有武装壮丁数百人。
郎溪房李村所在乡更加夸张,竟然有迫击炮2门,马克沁8挺,步枪千余。
在突围部队的组织、发动和指导下,抗日烽火迅速点燃。
不过,茅山一带的壮丁早有相当组织,力也相当雄厚,但各自为政,互不联系,不能形成强大力量。
在这样的局面下,郭永镳召集茅山乡乡长张仁寿、大王村乡长唐贤祥、王庄乡长王志伟、茅山头目吴中怀和陈保贵等10余人开会,指出他们以往的错误,劝令从速改善,严密组织,切实互助,并责成张仁寿负责,领导各地民众奋起御敌。
会上,吴中怀备述他们曾多次抗拒日军烧杀队,并在天王寺夜袭敌人,俘获辎重甚多,请求给以委任。
陈保贵更是慷慨激昂,拍胸大呼:“我陈某今年48岁了,未能为国尽力。今日不与倭奴拼个死活,留我这条老命何用?”
郭永镳当面加以银元慰勉,答应转告政府分别委任,为国杀敌。经过这次会议,情况迅速好转。
句容、茅山一带的抗日武装力量居然如此强大,这倒是孟绍原没有想到的。
一个乡啊,不但有迫击炮,还有8挺马克沁,这比一些正规军的军事力量还要强大啊。
“不过,郭永镳虽然名义上是游击挺进纵队副司令,但他只是幕僚出身。”祝燕妮随即汇报道:“他多次打电报向上级要军饷,要武器弹药,可上面除了嘉奖,看不到什么实际行动。当时他慨然给解家村留下200发子弹,可自己所部全部子弹加在一起都不到500发了。”
孟绍原默默的点了点头。
上面的那些人啊,嘴上一套,做起来又是一套。总是说要发展游击力量,敌后作战,可一到实际的了,心里根本没把这些游击队当回事。
补充起来,优先考虑中央军,地方杂牌部队勉强喝点汤,这些游击武装,连残汤剩水都喝不到。
偶尔哪天心情好了,给游击队补充了几十块银元,几百发子弹,立刻会大肆宣扬,说自己如何如何重视云云。
“还缺什么?”孟绍原追问道。
“我派人去和郭永镳联系过了,什么都缺。”祝燕妮苦笑一声:“资金严重匮乏,要不是159师上尉课员马作霖、160师少尉服务员翁永年,前后分别带来了万余元款子,郭永镳那里根本就坚持不下去。官兵的伙食费每人每天只有二角钱,还得由各村各户村民分摊。各乡保长的30元侦探费,那是经费再困难也都不能少的。
还有武器。郭永镳前后收容了一千三四百的残兵,编成了游击挺进纵队三个营,一共只有四百条枪,轻重机枪几乎没有,还不如各村各乡的壮丁队。”
情况这么恶劣?
孟绍原皱起眉头,在那想了一会:“燕妮,带着你的人,迅速撤离这里,不要去太湖,往句容、茅山方向转移。你那还有多少经费?”
“你给的经费充足,还有三万多块。”
“郭永镳那里一千来号人两万块,你一百来号人三万块,土豪啊。”孟绍原还没忘记开句玩笑:“你到了目的地后,立刻找到郭永镳,分两万块钱给他。明确的告诉他,是我给他的。我到了上海后,立刻派人再给你送资金来。”
祝燕妮很清楚,孟绍原这是动上游击挺进纵队的脑筋了。
这支武装,之前都是正规军啊,战斗力和那一些游击队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除了必要资金,我再给你一批日元,都是假钞,但做的很逼真,你派人拿着这些钱和日本人进行交易。”孟绍原在那仔细考虑着:“还有武器,咱们家大业大,上海的走私路线一天都没有断过,给他们补充一批武器弹药,别小气。”
“知道了。”祝燕妮随即说道:“你马上就要走?”
“嗯。马上就走。”孟绍原点了点头说道:“上海那边情况紧急,我必须立刻回去。燕妮,你自己小心一点。”
“我派人送你到上海。”
“不必了。”孟绍原笑了笑:“你这里比我更加需要人手!”
迷踪谍影
===第五百二十五章
亲自接应===
新年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了。
尽管这片土地正在遭受着战争带来的苦难,可是春节这个传统节日,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最重要的节日。
再难,也一定要把年给过了。
烦心的事情,都留到年后去吧。
上海虽然遭到了三个月的战事,可是在公共租界,并没有遭到太多的破坏,年味在这座城市里,还是表现的非常浓郁的。
那些在中国生活了很多年的外国人,同样也愿意参与到这场中国人一年一度的盛宴中来。
“嗯,不用担心,我这里很好。没事,单位里有的同事和我一起过年。我一时半会过不去,我会让老板尽快向办法的。电话费挺贵的,帮我亲亲孩子们。嗯,再见。”
吴静怡挂断了电话。
上海和香港的通话,是1937年2月开通的,比上海到东京的通话要晚了整整一年的时间。而且电话费奇贵无比,如果不是特别要紧的事情,大家是宁可选择电报方式联系的。
丈夫带着孩子生活在香港,到现在为止,都还不知道吴静怡的真实身份。
吴静怡的丈夫也更加不会知道,他的那个平时柔弱,一门心思照顾家庭的妻子,其实是让日本人胆战心惊的女杰,是指挥着无数特工的了不起的大人物。
在公共租界工部局的调停下,中日特务机构暂时停止了延续三个月之久的血腥暗杀和反暗杀。
上海公共租界,暂时进入到了一个和平期。
只是这个和平期能够维护多长时间,谁都说不出答案来。
也许一个小时之后,偶然的一次擦枪走火事件,迅速的又会把上海卷入到战争之中。
“报告。”
“进来。”
叶蓉走了进来:“静安寺‘老东铺药店’,新增三名日本特务……愚园路那里,我们的一组特工在跟踪的时候,与日特发生正面冲突,一人轻伤,巡捕房将所有人带走,询问一个小时候释放……此外,在日本领事馆附近我方监视特工奉命换岗……”
看起来零零碎碎的琐事,构成了上海公共租界敌我双方斗争的全部。
“让我们的人尽量保持克制。”吴静怡听完汇报之后说道:“还有,多和周区长程书记那里取得联系,现在局势虽然相对平稳,但也变得更加复杂了……”
也许是受到了孟绍原的影响,吴静怡也非常的重视培养新人。沈力、叶蓉这一批才从重庆调来的特工,正是吴静怡的重点培养对象。
如果空暇下来的话,吴静怡会找正宗的老上海人,教他们学纯正的上海话,给他们说上海的一些特殊生活习惯、风土人情。
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他们都会生活在这里,既然如此,就必须迅速的融入这座城市。
其他倒还好办,可是这批新特工中,超过一半以上都是重庆本地人,要让在重庆土生土长的学上海话,实在是太困难了。
可是吴静怡在这件事情上却近乎于苛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4/38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