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踪谍影第4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3/3857


而此时,炮10团正好到达。
“怎么回事?怎么回事?”炮10团团长彭孟缉从车子上跳了下来:“为什么不过桥,快,过桥!”
“团长,没办法过桥啊。”营长严元义眼眶都是红的:“桥上到处都是地雷,我们的重型车辆根本无法过桥。”
“什么?”彭孟缉一下子就急了:“和工兵商量,拆除地雷,拆除地雷!”
“来不及,没办法拆除了!”
彭孟缉身子晃动了一下,整个人都怔怔的站在那里一声不吭。
片刻后,很多在淞沪大撤退中,炮10团幸存下来的士兵,都亲眼目睹了一幕:
他们的团长彭孟缉,众目睽睽之下,忽然嚎啕大哭:
“这都是炮啊,德国的炮啊!新的啊,都是新的啊。中国只有这么一个像样的炮团啊,怎么办?怎么办?”
“团长!”严元义也哭了:“没办法,没办法,日本人就在我们屁股后面,没时间了,扔了吧,都扔到河里去吧。”
“我的炮啊!”
在战争中,面对敌军的狂轰滥炸,稳如泰山的彭孟缉,此时却哭得如此的撕心裂肺。
那些崭新的德制150毫米口径fh-18型重榴弹炮全部推下了河。
要知道,整个国民政府的军队都没有几门150毫米重炮。
“过桥,撤退!”
严元义替悲伤欲绝的彭孟缉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轰!”
桥面,传来一声爆炸。
“怎么回事?”彭孟缉停止哭泣,看向桥面。
“二连长何辅喜踩到了桥面的地雷,和四个兄弟全部阵亡。”
“我草你妈的工兵!”那口怒气一瞬间就被彻底爆发出来:“我草你祖宗十八代!我的炮没了,我的兵也没了!”
其实,混乱的又何止是这么?
就算那些师长、军长的状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第19集团军第2军军长李延年身着长衫,换装而逃,所辖部队更是兵败如山倒样溃乱而散,败兵成群。
路旁到处躺着哀叫的伤兵,他们喊着:“做做好事,补我一枪!”
如此重伤后无人过问的情景,令人惨痛难忍,四下里凄惨的哭泣声不绝于耳。
已经脱离接触的师、团尚且无法掌握部队,担任后续掩护任务的部队情况那就更糟糕了。
譬如负责撤退总掩护的第51师邱维达第306团。
该团在青浦脱离和日军的接触后,立即向西撤退。
然而当第306团退却到了昆山的时候,却发现第74军主力已经离开了昆山,向无锡转进了,而昆山也已经是岌岌可危。
于是该团只能再次向西退却,追赶师主力,一路上以当地乡民做向导,抄小径赶路,这才在望亭镇遇到了殿后掩护的第305团。一路上几次和日军接战,最后方才得以脱身。
而306团经过此番作战下来,早已经损失过半了,淞沪战场上补充的那些新兵亦所剩无几了,所辖第2营幸存者仅70余人,可谓是伤亡极惨。
这些溃败的败军,在上海整整坚持抵抗了三个月,眼前的混乱局面无法抹杀这三个月里他们为国家做出的巨大贡献。
三个月的血战,让国民政府的西撤成为了可能。
各政府单位、兵工厂、工厂,纷纷向四川转移,前线的牺牲,为这一西撤计划争取到了充足的时间。
在淞沪一线军队决战失利之后的10月29日,委员长在南京主持召开了国防最高会议,以预作全局退却的部署。
这次会议上,委员长作了题为《国府迁渝与抗战前途》的讲话,并就全局退却的意义解析道:
“军事上最重要之点,不但胜利要有预定计划,即挫败亦要有预见的打算。不但胜利要立于主动地位,就是退却也要有主动地位。然后一时的挫折,不致有全盘溃退之虑,而可以把握最后的胜利。今天我们主动而退,将来可以主动而进。”
同时指出,在全局主动退却后的时期,“四川为抗日战争的大后方”,并提出应择定“重庆为国民政府驻地”。
这次会议最终接受了委员长的提议,正式决定国民政府西迁重庆,而留军委会于京沪杭前线就近指挥。
次日,国民政府议决接受国防最高会议关于“迁离国民政府西驻重庆、远离战区”的决定。
……
“太乱了,毫无组织。”
南翔,轿车在飞奔,第19集团军总司令薛岳,一想到战场上混乱的局面,皱着眉头:“毫无组织,毫无秩序。”
“快点,再开快点。”薛岳的卫士廉留民管不了军事上的事情,他唯一要在乎的就是保护好薛司令长官。
南翔附近已经出现了日军,在这里多待一刻都是危险的。
“安堂,19集团军现在的情况怎么样?”薛岳问了一声坐在身边的作战参谋主任刘安堂。
“不知道。”刘安堂苦笑了一声:“我们和各级部队都失去了联系。司令,淞沪抗战关键时刻,你把司令部的警卫团都拉了上去,弄到现在就小廉这么一个卫士,一旦遇到危险怎么办?”
有的时候,说一个人是“乌鸦嘴”,是有道理的。
忽然,密集的枪声骤然响起,挡风玻璃全部打碎,司机当场中弹身亡。
好在他咽气之前,及时的踩下了刹车。
“日本人,日本人!”
廉留民反应的快,一把推开车门,翻滚而下。
一梭子子弹打出,迅速打开后车门。
薛岳虽然没有受伤,可是柳安堂左臂中弹,脖子也被擦伤。
顾不得疼痛:“小廉,撤,带着司令撤啊!”
拔出手枪,“砰砰”对着对面放了两枪。
“走啊,司令!”
廉留民一把拉起薛岳,跌跌撞撞的就跑。
身后传来刘安堂的一声闷哼。
“司令,走,走!我掩护你!”
廉留民一转身,手里的冲锋枪疯狂扫射:“来啊,小日本,来啊!”
这是日本人一支轻装突进的小队,他们完全不知道自己袭击的轿车里,坐的是什么人。
如果他们知道自己竟然袭击了中国第19集团军的总司令,一定会不顾一切,不惜伤亡的追击。
而不会被一枝冲锋枪短暂阻挡。
这样的话,薛岳这个“战神”将会莫名其妙的死在这里,“抗战中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也将不复存在,抗战的历史甚至将被彻底改写。
薛岳自己也说,这是他一生中遇到的最危险的一次。
历史的神奇之处在于,司机在临死前踩了一脚油门,没有让轿车失控翻车。刘安堂用一把左轮手枪,阻挡了日军十几秒的时间。
廉留民又用一枝冲锋枪,坚持了两三分钟的时间,然后才被日军乱枪打死。
可是就这么一点时间,让薛岳暂时脱离了战场,并且在附近找到了一条下水沟,躲藏在了里面。
更加讽刺的是,成功狙击了这辆轿车的日军,还是没有反应过来,他们有可能抓到一条大鱼。
因为他们看到死去的刘安堂,佩戴的是上校军衔,认为这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战果了。
一个上校,只带着一个司机和卫兵,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事情。
迷踪谍影
===第四百二十一章
救命之恩===
历史几乎就被改写。
突袭的日军轻装小队,杀了中队的一个上校,他们已经很满意这样的结果了。
但是他们绝对都不会想到,就在距离他们只有十几米远的下水沟里,竟然还藏着一个未来的日军陆地劲敌,国民政府的陆军中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3/38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