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踪谍影第2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8/3857


并且,“力行社”这个称呼,开始渐渐的淡出历史舞台,他们更多的开始以“军统特工”称呼自己。
“特务”和“特工”的叫法,其实没有什么差别,只不过,“特务”这两个字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显然不是那么美好的。
同一时期,军统二处行动科副科长孟绍原少校,他的权利也被增大。
他可以不经请示,随时组织行动,随时调用监狱。
“随时调用监狱”只是一个好听一些的叫法。
更加准确的说,孟绍原可以随心所欲的抓捕任何嫌疑犯了。
戴笠的准军事武装也开始大力组建:
武装别动队。
这是以孟绍原率先成立的特别行动组为模板的。
孟绍原也相应的做了一些改变:
由岳镇川、魏云哲指挥的特别行动组不变,他又从特务和警察中挑选了一些人员,补充到了小组之中。
至4月,特别行动组已经扩大为五十三人。
他又按照戴笠意思,成立了武装别动队第一大队,由他亲自出任大队长,这是一个在战斗素质以及按照准军事组织标准上,逊色于特别行动组的第二准军事梯队。
人员素质较高,经过长期训练,武装精良的特别行动组成了他的心肝宝贝,精锐里的精锐。
其实,这也不是他的原创。
正如武装别动队有模板,特别行动组一样有模板:
后来美国中情局的准军事组织。
随时随地能够调派到任何发生冲突的地点。
这还只是开始。
为了增加特别行动组的快速反应能力,孟绍原利用特权,给这个组织增加了大量的车辆。
这当然也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
可是他孟绍原现在深得戴处长的宠信,谁又能拿他怎么样?
不光在军事上开始全速发展,孟绍原也在内部建立了培训班,对自己手下有前途的特工进行深度培训。
比如,郭瑞曾经提出过,把自己直接调到特别行动组去,因为在他看来,这个组织才能够更加直接的和战场展开亲密接触。
他的内心,对于“特务”还是隐隐有些抵触的。
针对这个问题,孟绍原专门在培训班上说起过:“你们都参加过培训,在各个培训班里,你们学习到了射击、格斗、驾车这些特工必须拥有的技能,我也和你们一样学习过。
你们中的一些人,未来都会成为间谍,当你们成为间谍的第一天开始,你们就必须忘记这些技能。”
嗯?
这是当时的特工都无法理解的。
千辛万苦学习到的技能,为什么要忘记?
“如果在战场上,这些技能是可以给你们带来很大用处的,可是在间谍工作中,这些技能的用处基本等于零,没人会要求一个间谍,整天去打打杀杀,飞车追人。间谍更多的时候,是沉默。”
孟绍原缓缓地说道:“郭瑞,比如你,当有一天你奉命潜伏,仔细的想一下,你是用枪的时候多,还是用脑子的时候多?我可以告诉你们一句话,‘拿手提箱的律师比持枪的歹徒抢的钱要多’。”
这句话顿时让所有人的脸上都出现了笑容。
这可不是孟绍原的发明,而是美国中情局的名言。
孟绍原的脸上却没有丝毫的笑容:“你们中的很多人,尤其是成为特务不久的人,总是更加渴望的去军队,去战场亲手杀敌。
还是你,郭瑞,如果现在让你成为连长,指挥一个连,中央军的一个连,在战场上你可以指挥你的连队杀死多少敌人?”
郭瑞想了一下,意气风发:“至少两百到三百人!”
“吹牛了,杀不了那么多。如果有一天,真的和……啊,你们都知道的,真的开战了,中央军的一个连,能够杀死五十个敌人就算战果辉煌了。”
孟绍原终于笑了一下:“好吧,我就假设你能够杀死五百个敌人,可是一个完全潜伏的间谍呢?当他传递出了一份至关重要的情报,能够让几万,十几万的敌人灰飞烟灭!
一个人而已!这是任何一支部队都无法做到的,是你这个小连长,乃至于师长军长都无法做到的。
我之前和人说过,有战场上有名的英雄,也有无名的英雄,而我们就是属于后者。在战争中,一个伟大间谍的作用超过了一个集团军啊。”
郭瑞的心里受到了一种震动。
有名的英雄,无名的英雄。
自己该选择哪一种?
如果换一个人和他说这个道理,他还未必信服。
可是现在和自己说这些话的,是郭瑞心中的偶像。
没错,就和许多特务一样,郭瑞一样也把孟绍原当成了自己的偶像。
所以,郭瑞开始接受了自己的身份。
当一个无名的英雄,去发挥出超过一个集团军的能量。
“时间不多了。”
这个时候没有人明白,孟绍原嘴里说的“时间不多了”是什么意思。
“你们你们现在心里谁还心存疑虑,认为自己不适合当特务,都可以说出来。”孟绍原淡淡地说道:
“我孟绍原绝对不会耽误你们的前途,我甚至还可以给你们开一张证明,让你们在军队里找到最合适自己的位置。
可是如果选择留下来的人,我希望你能够承认自己的身份,认可自己正在做的事情,特务,不仅仅只是抓人那么简单。我们从现在开始的任务也要发生改变了。”
党务工作交给徐恩曾去做,自己的敌人,从现在开始只有一种:
日本人!
1937年的4月,距离血和火已经只有短短的三个多月的时间了!
迷踪谍影
===第二百四十二章
悲催任务===
孟绍原知道三个多月后会发生什么改变国家命运的大事。
这段时间他一直都忙得不可开交。
如果当你知道有一件即便改变中国命运的大事发生,而不去做点什么,那么来到这个时代还有什么意义呢?
在南京训练人员,培训特工,在上海建立工作站。
撤离人员、资金。
千头万绪。
问题是,就在孟少爷忙得恨不得一天当成两天用的时候,戴笠却交给了他一项真正轻松的任务。
之前去上海解决杜月笙的问题,戴笠也说轻松,实际上是盘根错节,一点都不简单。
不过这次的任务就不一样了,轻松的根本就不应该特务去做。
第二届全国美术展览正在南京召开。
全国美展是由蔡元培等人努力之下召开的。
第一届在上海。
而在南京举办的第二届全国美展,应征作品除迟到外共计5545件,后经审查委员会资格评审共有1913件作品入选。
作品涵盖了18省及5市。
另外,故宫博物院、中央研究院和中央图书馆等机构也选送了作品。
展品分六室展出,有国画、刻印、美术工艺、建筑图案及模型、雕塑、西画、现代书画、古代书画、摄影等,总计2084件。
为配合展览还举行了学术讲演、话剧演出和音乐演奏。
展品中杰出作品,由教育部指定中央博物院等机构购买并永久陈列。
问题是,这个美展和特务有屁的关系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8/38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