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踪谍影第13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64/3857


“你士群老弟的支票,还用得着验收吗?”
载荣看都不看一眼那张支票:“陆管家。”
“在。”
“把合同拿来给李士群先生过目。”
“是。”
合同?
什么合同?
两份厚厚的合同放到了李士群的面前:
龙兴专款投资合同。
每份足足有十多页。
陆管家一页一页逐字解释。
第一页,是从龙兴专款的来历说起。
然后是投资方拥有的权利和义务,保密协议等等等等。
说到了第八页,李士群已经听得头晕脑胀:“贝勒爷,怎么那么复杂?”
“我在海外待的时间长了,外国人最讲究的是契约精神。”载荣吸了一口鼻烟:“这点好啊,既能避免日后发生纠纷,又能保护投资者的权益,你士群老弟有这份合同在手,那不也能放心许多了?这事情,是断断不能疏忽的。”
嗯,倒是好事。
就是太麻烦了一些。
李士群在这方面是真正的外行,只能竭力听懂对方在那说些什么。
可惜,这哪有那么容易弄明白的?
经常是记住了后面的,却忘记了前面的。
足足说了一个多小时,陆管家这才说完,然后拿过了一支笔:
“李主任,没什么意见的话,请在这里签字,一式两份,每人保管一份。”
李士群拿起笔,在上面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主子爷,您请。”
陆管家恭恭敬敬的把合同拿到了载荣的面前。
载荣拿起早就准备好的毛笔,一挥而就。
“李主任,您的合同,收好了。”
“费心,费心。”
李士群收好了合同。
咦,之前自己想问载荣什么的来着?
被合同这么一弄,晕头转向,想问的问题都记不得了。
算了,算了,反正钱也给了,合同也签了,就这么着了吧。
“后天有艘船去香港。”载荣淡淡说道:“陆管家会先到香港,接着再去美国。士群,你的人呢。”
本来,李士群还在正在想着怎么开口,既然对方也提到了,他也没有什么可以顾虑的了:“贝勒爷,我的人也选好了,叫巴德忠,明天我就让他来服侍您老。”
载荣一笑:“给他说,看好了陆管家,那美国,可不比上海,万一要是走丢了,那可不好办了。让他和陆管家寸步不离,你士群老弟也好放心是不是?”
李士群干笑几声:“贝勒爷说笑了,我派巴德忠去,一路上孝敬陆管家,陆管家身边也好多个使唤人是不是?”
载荣“哈哈”大笑几声:“士群老弟,你是个有眼力界的,要是咱大清还在,我一准保你当个六品官员,好,你和我就在上海等着好消息吧。”
陆管家也奉承道:“龙兴专款一旦解冻,李主任那就顷刻间成为上海首屈一指的富豪,再加上还有日本人为你撑腰,将来要李主任费心的地方多着了。”
“好说,好说。”
一千多万美元啊。
李士群此时此刻已经真正的有些迫不及待了!
===第一千一百十二章
疯狂前奏===
1939年8月5日,周六。
股市是疯狂的。
陷身其中的绝大部分人,不会去追查股票发行方背后是什么,有多少的实力,有多大的发展前景。
只要这支股票有人追捧,便会有无数的人投身其中。
盲目、疯狂。
没有任何理智可言。
不过,也不是绝对。
还是有些人心存疑惑的。
尤其是手持大笔资金,等待杀入血腥战场的大户。
他们的疑惑统一集中在了一点:
之前,丰汇毛纺不过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厂,为什么会引来外国资本的追捧?
那么小的厂,未来能够有多大的发展呢?
可是,这个疑惑,即将在8月5日这天解开。
一个未经证实,但对丰汇毛纺绝对利好的消息从周五晚上就开始悄悄流出:
在强大资本的支持下,丰汇毛纺将会大手笔的收购土地,建造新的厂房。
未来的数年内,丰汇毛纺将会成为可以成为和国内顶尖巨头,赫赫有名的“容”氏企业媲美的国内棉纺巨头!
这一消息,迅速传开。
天还蒙蒙亮的时候,不少提前得到消息的记者,已经提前守候在了丰汇毛纺有限公司的厂房外,希望捕捉到第一手的新闻!
8月5日,上午8点。
“报告,厂房外已经聚集了十二名记者。”
“9点正式出门,早饭呢,我饿了。”孟绍原摸了摸肚子。
吴静怡白了他一眼,把早点放到了他的面前。
“啊,就白粥和一个鸡蛋,连小菜都没有啊。”
孟绍原连声嘀咕:“这待遇怎么越来越差了啊?”
“再给你这么搞下去,你连粥都没得吃了。”
吴静怡冷笑一声:“为了丰汇毛纺,我们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精力,开盘当天,虽然股价被成功托到了五十七元,但除了我们自身投入的资金,总的资金盘并不大,很多大户还都在观望中,尤其是张啸林,一直都没出手。”
“股市,早晚都会正轨起来的。”
孟绍原却在那里答非所问:“现在的上海证券市场是怎么样的?从全国各地流入到上海的游资达到了惊人的五十亿元,还不算上海以及周边城市的资金。可你在看看我们的市场?
所谓的股票买卖,买客和卖客都可进场当面交易,一手付钱,一手交票没有统一的场内市场,证券由各股票公司和证券行自由开拍、买卖。
滑稽的是,同一时间、同一股票的行情居然大相径庭,股票柜台交易和黑市交易十分火爆。这种证券市场,也只有在上海才会出现了。”
“什么意思?”吴静怡不是特别明白。
“很多人靠炒股发了大财,成天鱼翅捞饭,醉生梦死。外国有句谚语,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
孟绍原吃了一口鸡蛋:“一只猎物,明明就在嘴边,可是一群饿狼们,却还在担心有没有危险,在那不断的观察、试探,他们必须确保这只猎物没有反抗能力后才会出手。
一只新股上市,很容易受到追捧,短时间内上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这些饿狼们,试探性的投入少笔资金,即便出现下跌,也能及时抽身止损。
我们就是这只猎物,我们希望饿狼们扑上来,然后掉进猎人早就设计好的陷阱,问题是怎么让这群饿狼上钩?吴静怡,你知道我为什么选择在周五上市吗?”
吴静怡摇了摇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64/38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