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踪谍影第12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61/3857


季云卿勃然大怒:“我的这幢房子,卖给的不是花旗银行!”
“先生,有什么问题,请去花旗银行总部,请你不要打扰我们的工作,否则,我们只能通知巡捕房来处理此事!”
季云卿的整张脸都有些扭曲了:“走,去花旗银行!”
……
“托马斯先生!”
在外国人的面前,季云卿还是表现出了极大的克制:“我很想知道,位于康德路1126号的那幢花园洋房,什么时候变成了贵银行的产业?”
“季先生,我觉得你问这个问题非常无礼。”
托马斯看了季云卿一眼:“本银行的任何产业,都不需要向你报备。当然,由于你也是我们的客户,所以我可以向你透露一些,康德路1126号产业的所有人,将他的产业抵押给了花旗银行,手续完整,你还有什么想问的吗?”
“这是一个骗局,骗局!”
“是不是骗局,和我们没有任何关系。”托马斯从容地说道:“银行的一切业务,都是围绕着怎么赚钱进行的,至于你和对方有什么矛盾,和我们没有关系。”
“许济生!”
金善根忍无可忍,大声吼了起来:“那个漩涡鸣人,你说银行可以为他担保,我有理由怀疑你也加入到了这个骗局当中!”
“金先生,请注意你的言辞,我可以控告你诽谤我!”许济生冷冷说道:“我说过,他的资产,绝对足够支撑他买下这套房子。花旗银行和我本人完全可以替他担保。你认为我在说谎欺骗你吗?他在花旗银行的存款,足够买下你们季老板的全部产业了!”
金善根忽然发现,许济生从头到尾,都没有说起过“漩涡鸣人”这个名字。
“他……这个人……”季云卿怔怔地说道:“他是不是姓孟?”
“为客户保密,是我们的职责。”许济生毫不迟疑地说道:“所以,我无权告诉你关于我们客户的任何情报!”
……
“许,季云卿不会善罢甘休的。”
当失魂落魄的季云卿离开后,托马斯很快说道:“这个人是上海滩有名的大流氓,他虽然没有办法报复花旗银行和我本人,但或许会对你动手的。”
“我知道,托马斯先生。”
许济生看着却一点都不害怕:“因此,我决定向你提出辞呈。”
托马斯似乎已经预料到了会出现这样的局面:“许先生,我愉快的接受你的辞呈,并且代表我本人和花旗银行,感谢你这么多年的付出。作为礼物,我这里有一点心意。”
他拿出了一个信封交给了许济生。
许济生打开了信封,里面是一张支票和去美国的船票。
“从现在开始,我会安排两个安保人员寸步不离的跟着你,美国的安保人员。”托马斯似乎早就做好了准备:“等你到达美国后,你将在纽约的花旗银行获得一份新的职位。瞧,这么一大笔钱,足够你在美国买上一套别墅,舒服的过你的人生了。”
许济生笑了:“是他让你这么做的吗?”
“当然是他,除了他还有谁?”托马斯也笑了:“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朋友,很奇妙的朋友,是吗?”
……
上海市面出现大规模的假钞,这只是一个开始。
在未来,又不断的有假钞流动进市场。
局面已经呈现得不可遏制。
日本国内也被惊动了。
为此,日方特别派遣了一个专家组,紧急赶赴上海。
这个专家组,由日本国内的金融专家,以及银行高层、制钞专家组成。
他们必须彻查此事,以及找到完整的应对方案。
……
“日本人一定会派专家组来的,伪钞实在是太多了。”
孟绍原一笑,说道:
“而我会在上海等着他们,这是一座很有趣的城市!”
迷踪谍影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汉奸来了===
1939年4月,对于上海的日特和汉奸来说是难熬的一个月。
在这一个月中,“放假”的孟绍原频繁出手,小动作不断。
的确都是小动作,今天打这里一枪,明天摸那里一把。
可就这让人防不胜防的小动作,让日本人和汉奸伤透了脑筋。
上海的汉奸商人们在这一个月里损失惨重。
先是一个工商联合大会,被狠狠的敲诈了一把。
接着强行推行爱国公债,又让汉奸商人们苦不堪言。
孟绍原只用了二十八的时间,就成功发行完了价值两亿法币的爱国公债。
史称“上海奇迹”。
只是,这个所谓奇迹的背后,是汉奸商人们一把把的血泪史。
暴力征收、暴力推行、暴力讨债。
就没有孟绍原和军统局上海区做不出来的事情。
在成功发行完两亿法币的爱国公债后,孟绍原慷慨的从自己二千万的奖金里,拿出了两百万法币犒赏部下。
这位孟大少爷,平时的时候吝啬的要命,但正经犒赏起部下来,那是从来不会皱眉头的。
军统局上海区大大小小的特务们欢呼雀跃,以李士群、季云卿为首的汉奸却倒了血霉了。
季云卿不但亏掉了一套花园洋房,而且还要为在市场上大量出现的日圆伪钞承担相应责任!
这又是日本人惯常使用的手法了。
一旦面对上级的质问拿不出应对方案,那么推出一个替罪羊显然是大家所乐意看到的!
季云卿就是那个倒霉的替罪羊。
日本人再清楚不过,季云卿被骗了,他也是一个受害者,然而问题是,这些假钞,真正是从他那里流通出去的吧?
你不来承担这个责任,谁来?
汉奸啊,汉奸啊!
当然,对于日本人和汉奸来说也不是一点好消息没有。
1939年4月,在和日本特使影佐祯昭经过数次密谈后,汪精卫正式决定回上海。
在汪精卫看来,上海远比自己去广东或者香港更加合适。
用汪精卫的说法是:“跟这些地方相比,上海有租界,行政权还在外国人的手中,而且是世界上数得到的暗杀横行的地方,敢于进入这一危险地区的行动,反而会体谅我的爱国运动的诚意。”
汪精卫苦心孤诣,力求把自己的活动同“卖国”两字截然分开,当然这也只是一种自我解嘲而已。
当时影佐祯昭未加任何评论,只问道:“先生要离开河内,准备如何与越南当局接洽?”
汪精卫回答道:“总以不给予越南当局任何刺激为主,现正在研究接洽的方式。我想,越南当局对于我留在此地,必然感到烦虑,如一旦我要离开此地他往,他们断无不予赞同之理。”
影佐祯昭又问道:“那先生将怎样离开此地?敝国政府已准备了一条五千五百吨的货船,以供先生的应用。”
汪精卫随即说道:“谢谢对我的好意,但我已经租了一艘法国的小船。”
影佐祯昭不太放心:“这艘小船是多少吨位的?重庆政府对先生已下通缉令,在中国沿海航行时,需要特别小心。”
汪精卫回头问周隆庠,告诉影佐祯昭,这条法国船是七百六十吨。
日本人听了,感到十分吃惊,如此一条小船,怎么可能将汪精卫一行载到上海?
但汪精卫执意地表示:“这一条小船,虽然可能会发生危险,但战后我第一次去上海,如乘坐贵国的船只,对于和平运动,或会使人发生很大的误解。我准备在海防上船后,一路航行中,请你们的船跟在后面,如万一有意外,彼此还可用无线电联络。”
话谈到这里,三个日本人已经明白了汪精卫离越的“原则”。
汪精卫脱离河内的具体事务由陈昌祖一手负责。经过几天的联络交涉,越南当局也明确表示同意汪精卫离境,并答允出动警察,自汪宅至码头沿途加以严密保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61/38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