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踪谍影第10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54/3857


听到这里,孟绍原心里“砰砰”直跳。
落魄的股票经纪?不会是那个人吧?
孟柏峰点着烟斗,吸了两口:“想来你也猜到了,这个人就是后来咱们的委员长。当时股市崩盘,委员长负债六十余万元,而且债主都是青帮大佬,放出话来,要么还钱,要么杀他全家,再扔到黄浦江里,委员长几欲走到绝境。
可他到底是一代枭雄,如此境地居然没有慌乱,我记得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他还从容镇定的很。我见了欣赏的很,于是便把他介绍给了虞洽卿,通过虞洽卿的引荐,委员长又拜了黄金荣当老头子,一场风波终究化解,当时委员长想去广州,我再资助了他一笔路费,委员长到了广州护驾有功,这才有了以后的龙腾四海!”
好家伙。
孟绍原瞠目结舌。
自己的这个“爹”,如果他真的是自己的爹,帮过汪精卫,救过委员长,这背景,大得很啊。
孟柏峰淡淡说道:“这上海啊,大约是我的福地。你们的戴局长,当年的小戴,也闯荡过上海,一样落魄过,可他胆子大,居然敢到杜月笙的赌场里去出老千,被抓住了。赌场最恨的就是老千,抓住了,都没有好结果。
大人物最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处变不惊,戴笠也是如此。被抓后,不慌不忙,还要求见杜月笙。那天,我正和杜月笙在喝茶聊天,我们两人一见此人,都觉得此人将来必成大事,于是唱了个红白脸,我求情,杜月笙便做了个顺水人情放了他……”
孟绍原悄悄咽了一口口水。
还有谁是你不认识,没有帮过的不?
“我帮过的,后来一个个都成了大人物,只有我,只会花钱,不会赚钱,最终把个家产败得干干净净。”说这话的时候,孟柏峰居然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宁汉分裂,蒋汪斗法,闹得不可开交,可一场九·一八,终究还是改变了中国命运。
我记得那天,戴笠亲自来上海找我,还携带有委员长的亲笔信,他们知道我和汪精卫的关系,让我加入委员长的代表团,赶赴广州和汪精卫议和。大敌当前,私人恩怨皆可放在一边,国家大事,我岂有不答应的道理?
汪精卫看到我来了,果然开心,不容分说就把我留在了他的身边。一·二八事变,汪精卫刚刚担任行政院院长,派我前往上海视察战况,当时的他,已经对日本流露出恐惧情绪,多次和我谈起,打,是打不过的,和,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
我看到当年的一个热血青年,居然变成如此,顿时重新燃起的一腔报国之血,再次化为乌有。心灰意冷,想要借着这次机会,回老家去,陪着老婆孩子,再也不出山了。可我刚到上海立足未稳,戴笠便找到了我,那时他已经是十人团成员之一,并且正在筹备力行社。
戴笠央求我,留在汪精卫的身边,监视他的一举一动,并说这也是委员长的意思。我本来是不想答应的,可是后来一想,如果中日继续打下去,以汪精卫的性格来说,没准真的会借助自己的影响力和日本媾和,出卖中国利益,他的身边如果有个人盯着他,一旦发生什么,也好及时报告,让国民政府有所准备,于是我便答应了戴笠。”
孟绍原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如果他说的都是真的,那么,自己的“爹”,是卧底!
委员长亲自指派的卧底!
“我原以为,不过一年半载的事情,可谁想到,一待便待了整整六年。”孟柏峰轻轻一声叹息:“当时,我对戴笠提出的条件是,我离家那么久,恐怕家人早就把我忘了,我求他帮我照顾我的妻子孩子,戴笠听了一口答应了下来,还说从此后我的孩子便是他的孩子。星瀚啊,你自己仔细想一想,你为什么会那么的一帆风顺?
何儒意为什么会选中了你,为什么会那么轻易的让你提前毕业,学业丝毫不受影响?那是戴笠在暗中帮忙的。你到了力行社,办的第一件案子就是国防图纸失窃案,你当时是个小人物而已,戴笠手下有的是人才,为什么会指定由你来侦破此案?你想想这合理吗?你一个新人,毫无带队经验可谈,又是如此大案,以戴笠的性格会如此冒险?”
对啊,不说倒还好,一说出来孟绍原觉得的确是这个道理。
“你串通上下,冤枉刘焕文,最终干掉了他。别说,你还真的有点冤枉刘焕文了。”孟柏峰一笑:“刘焕文呢,的确是戴笠派去监视你的,但戴笠的真正目的,是看你的工作表现,一旦出现了什么失误,能够及早知道,还可以想方设法补救。只不过刘焕文也不知道戴笠的真实用意,当了一个冤死鬼。”
啊?
当初发现刘焕文是戴笠安排在自己身边的,孟绍原第一反应就是戴笠放在自己身边的卧底,万万没有想到是这个用意。
“还有后来的祝燕妮、吴静怡,无不如此。”孟柏峰摇了摇头:“戴笠和我悄悄见面的时候一直向我诉苦,说派刘焕文在你身边,被你杀了。派祝燕妮,居然他妈的成了你的女人,戴笠当时真的说了‘他妈的’三个字。吴静怡呢?现在又成了你的亲信。”
孟绍原几乎想笑。
他真的很想亲眼看到戴笠说“他妈的”三个字时候的样子。
“枪毙也枪毙过你,活埋也活埋过你,你一点都不怕。胆子大,胆子是真的大啊。”孟柏峰忽然厉声道:“可是孟绍原,你的胆子也未免太大了!你做什么事,戴笠都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再了不起,委员长还能看在我的面子上放了你。可你居然私通工农党?”
孟绍原脸色瞬间就变了。
这件事孟柏峰怎么会知道的?除了他还有谁知道?
“难道你不知道这是最忌讳的事情吗?”孟柏峰面色有些难看:“你私放工农党要员,还送他们药品、钱财、武器,你真的不要脑袋了!”
孟绍原终于开口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还有谁知道?”
“再有第二个人知道,你不会再坐在这张位置上了!”孟柏峰冷哼一声:“你自以为做的很保密,可天底下哪有不透风的墙?工农党那里,重要事件,都会向领导阶层汇报。在重庆的时候,当时他们有一个高级干部,和汪精卫手下的亲信高成英相熟,到了重庆之后,他的思想也不知道怎么变了,和高成英商量反正事宜。他透露了不少的情报,其中之一,就有你在上海做的那些事情!
也算你运气好,高成英和我交情根深,我又是帮着汪精卫负责情报工作的,高成英直接找到了我,和我说了此事。我一听和你有关,立刻先稳住了他,要求他安排我见到那个干部,争取从他身上挖出更多的情报,灭灭军统的威风,然后可以向汪精卫邀功请赏。高成英对我言听计从,果然按照我吩咐的去做了。”
“后来呢?”
孟绍原忍不住问道。
“后来?他们被我杀了。”
“杀了?”
“保守秘密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永远不能开口。”
孟柏峰风轻云淡:“我伪造成了抢劫杀人案,把高成英的尸体扔在了人虽然不多,但一定会有人发现尸体的地方。至于那个干部,被我埋了,然后,我去了工农党在重庆的联络部,悄悄的投递了一份匿名信,详细说明了他企图叛变的经过,你知道我的用意是什么吗?”
“知道,第一,一个高级干部失踪,他们肯定会追查到底的。第二,你是想提醒他们,注意他们的组织内部,还有没有这样的叛徒了,这也是在保护我。”
孟绍原很快便回答道。
他现在已经基本可以断定,这个人真的是自己的“父亲”了,不然他何必要费这么多的手脚呢?
不过,这爹杀起人来可真够狠的。
还有一个问题:“都有谁知道我是你的儿子?”
迷踪谍影
===第八百七十七章
一门特工===
“除了委员长和戴笠,没有人知道了,你的档案在军统局内部也是绝密!”
孟柏峰回答的很肯定:“我很早就到了上海,一直都是个花花公子,身边还有个女人,是我的相好的,他们都以为那就是我的正房太太。”
说到这里他的神色忽然有些黯淡下来:“我最对不起的就是你的母亲,她是个好人,不管我做什么都没有怨恨过我,我听戴笠说,那么多年了,她一直都在老家等着我回去,我辜负了她,我真的辜负了她,可我再也没有赎罪的机会了。”
难道,孟家的隐藏技能是花心?
孟绍原脑子里很不正经的冒出了这样的想法。
“你放心吧,我来之前,专门找过戴笠,戴笠告诉我,到上海可以去找吴静怡,此人忠诚可靠。戴笠放心的人,我也一样放心。”
孟柏峰微微一笑。
孟绍原忽然想到了一件事:“汪精卫也知道你和委员长以及戴先生的关系,他能放心你留在他的身边?”
“汪精卫此人,年少时一往无前,年长后争权夺利,看起来是个人物,其实不过如此而已。”孟柏峰很有一些不屑:“这人做事犹豫不决,瞻前顾后,小事上雷霆万钧,大事上迟迟不能做出决定,这样性格,不是做大事的料。
他当然知道我的关系,可他看中的也是我的关系。我和他谈过,我曾经对他说过一句话,‘举凡能成就一番大事业的,总要给自己留条后路’,汪精卫听了,深以为然。当年委员长可以派我去广州和他何谈,将来若是有事,难道我不能代表他和委员长去和谈?”
孟绍原有些佩服了。
历史上的汪精卫真正是这样的性格,而他的软肋也牢牢的被自己的父亲给抓住了。
“你是做特务的,还是要证明一下。”孟柏峰忽然说道:“去给戴笠发份电报,证明一下我的身份。啊,你会发‘今日上海无雨,不知是否可以送货’。重庆方面的回电是,‘重庆多雨,数日未停’。好像是这个吧?”
那还发个屁啊。
孟绍原心里嘟囔了一句。
这是军统最高绝密级的电报,上海知道这么发,以及其中含义的,就只有自己了。现在孟柏峰连这都清楚,那还用再去证明什么?
“我信了。”
孟绍原回答了一声。
信了,信了,不光光信了你潜伏的身份,而且,也信了,你真的是我“爹”!
认了一个爹!
而且,还是最高级别的潜伏间谍。
潜伏在汪精卫身边的人!
不光是花花公子的臭毛病一脉相承,难道当特务也是孟家传统?
老子是高级潜伏间谍,儿子是大特务头子!
“汪精卫很快就要叛变了。”孟柏峰面色一正:“此事我已经向委员长做了直接汇报,委员长的意思是放他走,这样反而能把损失降低……”
孟柏峰说的,和孟绍原之前判断的几乎完全一样。
扣留下汪精卫,反而会引起轩然大波,让国民政府陷入被动境地。
而故意放他走,则能够让汪精卫的真正面目暴露在国人面前,虽然他能够蛊惑一些人,但却能够让更多的人知道,之前满口仁义道德的汪精卫是个什么人,他一直在鼓吹的所谓“和平主义”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垃圾!
那些在大后方争论不休的抵抗还是谈判,终于可以闭嘴了!
甚至于,过于心底里赞成汪精卫“和平主义”的中间派,为了急于和他撇清关系,也会变成坚定的抵抗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54/38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