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似水流年第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6/3406


徐小倩自从知道齐磊已经稳入二中之后,就冷淡了很多,不像一开始那么愿意和齐磊腻在一块儿了。
说是白天要上补习班,晚上也是时来时不来。
这让齐磊很是埋怨郭丽华,大嘴巴了吧?多瞒两月多好?
人啊,一旦得到就不知珍惜,简直卑劣!
当然,生活中的鸡毛蒜皮放在以往还能算是精彩,可在98年的夏天真的不足道哉。
因为此时此刻,中华民族正在经历一场生死考验。
这是自五十年代之后,中国人民打过的最大、最硬的一场战争。
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参战近30万人,民兵预备役更是高达500万人,战场范围波及大半个中国。
100多位将军亲临一线指挥,师团级军官高达5000多位。
仅长江沿线,就有60多位将军坐镇一线,兵力部署也仅次于解放战争渡江战役的规模。
这场战役名叫——抗洪抢险!
自六月下旬开始,由嫩江流域率先发难,爆发150年来最大的一次全流域洪灾。
直至七月下旬,已经连续两次危及警戒水位,并酝酿着第三次更加凶险的冲锋。
受嫩江影响,松花江流域灾情亦不容乐观。
龙江省,包括省城哈市皆在洪灾波及之下。
老哈市人都应该知道,这一年,用沙袋垒起的堤坝已经退到了防洪纪念塔下,情况万分危机。
而远在南方的长江沿线,也同样经历着比北方更为严峻的洪灾威胁。
最大的一波洪峰虽然还没有到来,可是无论电视还是广播,铺天盖地皆是灾情。
解放军战士们日夜坚守大堤,真的是用命在筑起一道长城,用命在围堵着滔天洪水。
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齐磊的那些胡闹都已经微不足道。
现在的主题只有一个:就是上下一心,共赴艰难!
而主角,无疑是奋战在抗洪一线的解放军指战员们。
反倒是他那篇上了省报的作文,更有机会成为振奋一个时代的强心剂。
如果用重生者的眼光来看,国人意识的觉醒,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浪潮:
第一次是,97年到01年这个阶段。
香港回归、98抗洪、索罗斯狙击港元的失败,让一部分国人意识到祖国正在强大。
而99年的南联盟、01年的“81192”,又让那些向往西方的人们有所惊醒。
但是,这种思维还不是主流的。毕竟,这个时期公知还是褒义词,带路党也没有名词解释。
总的来说,除了官媒,唱衰祖国的声音大有人在,而且甚嚣尘上。
第二次是,08奥运、汶川地震,让国人以及世界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自08年之后,大多数国人已经不再怀疑,祖国终将有一天超越前人,再现辉煌。
这个时期的公知带路党,依旧活跃,但是已经开始慢慢的转为侧面抨击,不敢太过嚣张了。
第三次,就是抗击新冠和中美贸易战了。
到了这个时候,大多数国人已经相信,我们不是正在复兴,而是已经复兴。爱国情绪也是无比高涨。
但是在9798年之前,国人的爱国情绪其实是含蓄的,不敢张扬的。
一来,别人确实比我们强;二来,自己又太弱。
包括我们的人民军队,给一些人的印象也没有后世的高大,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不明所以的国人质疑人民军队的战斗力。
很多从这个年代走过来的人大概都听过一句话:
“现在可不是几十年前的战争年代,都是老爷兵,没有战斗力的。”
更有甚者,把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歪曲成人海战术以及我党的夸大宣传。
这种思想直到98年的夏天才有所改观。
当那些稚嫩的面孔跳入洪流,用血肉之躯筑成堤坝…
当一个个年轻的生命定格在二十岁左右的年纪
当亿万国人在电视机前见证了一场人定胜天的奇迹…
很多人才意识到,解放军从来都是那个解放军,不曾有半点褪色!
所以,别看齐磊那只是一篇中考作文而己,却是正中时事要点。
毕竟当下的新闻媒体引导舆论的角度还是从解放军战士入手,主要报道抗洪一线的事迹。虽然震撼,但视角依旧单薄。
对于民间百姓视角的展示,除了喊一喊口号,其实没有什么实质的成果,更没有好的素材。
一个初中生,可以在考场上发出这样的声音,就已经算是很有新意的新闻点了。

对于省台来采访这个事儿,齐磊只对徐倩正面表过态,却也是含混不清。
身边的唐奕、吴宁,包括李玟玟他们虽然知道,却也没咋咋呼呼的说三倒四。
其实不是不在乎不关心,而恰恰相反,是太在乎了,在乎到没法做出任何正面的评价。
这个时代还没有普及互联网,更没有智能手机。民众可以开阔视野的渠道,除了报纸,就是广播和电视。
二十年后的年轻人可能无法理解,从八岁到八十岁,几乎人人都看新闻联播、听天气预报的生活方式。
这年代,可不是发几张照片,写一段文案,请几个刷子就能曝光在公众视野之下。甚至有损公德的社会事件被拍到现形,就能成社会热点的时代。
被省台采访,还是正面的教育形象,别说齐磊一个十六岁的小屁孩,就是唐成刚那种成功的企业家也没有这样的机会。
唐成刚也只是上过尚北电视台,之后还得意了好久。
唐奕他们不是没意见,而是评价不了,更不好拿来开玩笑。
因为太高了,根本摸不着,做梦一样。
至于齐磊,他虽然经历了二十年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爆炸,对这种略显刻板的宣传方式不太感冒。
但是,人在九八,那就得干九八年的事儿,而且要充分发挥重生者的前瞻性。
所以,齐磊很重视,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采访做准备。
只是你咋还不来呢?这都快进八月了啊!
————————
省台那边确实早就应该来了。
省报一登出来,台里就下了采访任务,要求《龙江夜航》栏目的记者去采集新闻素材。
但是,俗话说的好,“好钢得用在刀刃儿上”,分管龙江夜航的台领导结合当下的抗洪形式,认为还可以再等等。
毕竟七月初的时候,只是嫩江流域洪峰过境,从全省、全国的大形势来看,抗洪压力还不算大,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
如果在抗洪形势最严峻、民众最忧心忡忡的时候将这篇《我的祖国》推出去,那得是什么效果?
无疑会给省内的抗洪士气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这已经不简单的只是一个新闻热点的问题,而是配合大环境,带有政治色彩的宣传任务。
所以,台里一直在等。
直到七月底,松花江流域第三次洪峰,也是最大的一次洪峰即将到来,南方长江流域的抗洪形势也严峻起来,台里觉得,是时候了!
对此,龙江夜航的栏目负责人老秦还把两个出采访的记者特意叫到办公室嘱咐了一番。
“形象要积极,报道要正面,必要的时候,稿子可以适当渲染一下。”
言下之意,不管那写作文的倒霉孩子是混蛋还是王八蛋,你们都得给我往好上面靠,因为这篇报道意义重大。
负责摄像的记者钱小龙是新来的,有点懵。毕竟年轻,不懂官话。
啥意思啊?
而采访记者叫李春梅,却是个在省台打混十来年的老记者了,领导一开口就马上通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6/34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