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似水流年第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3406


见齐国君和吴连山要张嘴,马上瞪了眼,“你俩不许拦着,这是孩子应得的!”
齐国君不干,“那也不用给这么多,他们又挣不来这么多。”
然而,话还没说完呢,唐奕已经把钱抢过来,直接塞到齐磊手里,“明天有钱进货啦!”
三个爸一听,啧啧,这生意让你们做的,连进货钱都没了?
可怜啊!
也不说啥,不管怎么说都是好事儿,重要的不是挣钱,重要的是这个过程。
孩子们能从过程里悟出点道理,比他们当父母的说一千句一万句都管用。

陪三个爹吃了顿饭,也试图熬到三点看半决赛,可是唐奕和吴宁有点顶不住了。这两天折腾够呛,困的不行。
齐磊也没心思看,结果他都知道,巴西和法国肯定赢。
心中吐槽,可惜这年代没足彩,要不想挣钱还不容易?
目送哥仨去睡觉,三个爹突然就安静了下来,心里空捞捞的。
今天这个事儿,他们看到的可不单单是孩子的成长,更多的其实还是羞愧。
尤其是齐国君。
过了好一会儿,齐国君突然说话了,“老唐、老吴,你们帮我参谋参谋,粮库那个副食品厂能不能接?”
吴连山一怔,“想通了?”
齐国君这是不想再在粮库混日子,打算出来单干了。
笑道:“早就该出来了!”
吴连山原本也是粮库的,而且是油水最大的财务。
可正因为油水太大,吴连山十年前就撤出来了。
心里没底,怕自己早晚抵不住诱惑掉进去。
之前也不止一次劝过齐国君,趁着还不老,出来闯一闯。
只见齐国君一叹,实话实说:“想法早就有了。只不过,踏实了半辈子了,下这个决心不容易。”
唐成刚却笑了,“咋地?让儿子刺激到了吧?”
齐国君没说话,算是默认了。
齐磊今天给他的触动确实特别大,儿子懂事了,说一夜长大也不为过。
但是,直正让齐国君下定这个决心的,是老爷子!
老爷子今天只是简单的给孙子出气吗?当然不是!那是借着小的在教育老的。
当年部队转业,齐海庭拦着他进交通局,让他有本事就自己出去闯,别借他这个爹的名号招摇撞骗。
那时的他,做为家里的老大,没有任何缓冲,完全接受不了,一怒之下去了乐器厂。
然后下岗,做临时工。说实话,有点用自己的不幸来惩罚父母的感觉。
二十多年了,这也一直是齐国君没法解开的心结。
可是今天,老爷子结结实实地打了他的脸。或者说,是老爷子和儿子一起扇了他一巴掌。
一个十六岁孩子都懂的道理,他这个四十六的人却还没悟出来,齐国君自惭形秽。
所以,齐磊当下的表现,不仅仅是让父母看到了他的转变,更是激发了齐国君的斗志。
儿子好样的,他这个当爹的也不能怂!
长叹一声:“所以才让你们参谋一下嘛,副食厂能不能干?”
吴连山慎重地思考了一下,最后点头,“能干!但是你得有心里准备,不太好干,想挣大钱很难!而且,风险不低!”
齐国君皱眉,“怎么讲?”
吴连山,“副食厂那点事儿,咱们都清楚。就是靠政府年节的福利单子才支撑到现在,一直是亏损状态。”
“不然,咱粮库大主任也不会狠心把它包出去。”
九十年代的政府机关,还有企事业单位,包括一些效益好的私营企业,都有年节向职工发放实物福利的习惯。
过年发粮油、发鱼肉,元宵节发元宵,八月十五发月饼。其它的,像劳动节、国庆节啥的,怎么也得发几斤糕点,时代如此。
甚至可以借之攀比,只看各个单位发的东西,就能评定出哪个单位是好单位,找对象都比别家有优势。
而这些年节的副食订单,基本都是由粮库副食品厂来承包生产,那可是旱涝保收的进项。
吴连山继续道:“拿到咱手里呢,人工和加工成本肯定比国营厂要低不少。所以,只要保证政府福利这一项还在你手里,基本不赔钱。”
齐国君点着头,认真听着。
这一点,吴连山和他想的一样,要是没有政府福利的订单,他也不敢接。
……

===第51章
手真欠===
吴连山侃侃而谈,头头是道。
核算风险是他的专业,唐成刚的见解都不一定有老吴更有说服力。
“你接的话,只接场地和设备,工人留十个二十个的就够用。剩下的累赘,让粮库内部处理。那就能接。”
“我其实”吴连山沉吟起来,“更看好副食厂的那套冷库设备,还有肉食加工车间。”
砸吧着嘴道:“那可是全套rb进口的好东西啊!一天都没用过,就在那儿吃灰了。要是能利用起来,绝对有大用。”
“但是!”吴连山突然话锋一转,说完好的,开始说不好的,“但是,还有一个大问题,你想过没有?”
齐国君,“什么?”
吴连山,“政府采购这事你吃的准吗?以前是国营,不得不采购。将来是个人的,还会不会在你那采购,想过吗?而且,现在这形势一天一个样儿,单位福利发的那点东西也越来越贴潮流。”
“以前发肉、发点心,现在发油、发米更实惠,谁知道哪天就只发钱不发东西了?要是没了政府采购,你咋整?”
让吴连山这么一说,齐国君又没底了。下意识看向唐成刚,想听听他的意见。
只见唐成刚一笑,开口了。
只不过,说的不是副食厂的事儿,而是他自己厂子的事儿。
“我这儿也有点麻烦。”
“嗯!?”
吴、齐二人一怔,老唐那有麻烦那可不是小麻烦。
齐国君把自己的事儿放下,“咋回事?”
唐成刚点了支烟,“市里找我两回了,想跟咱做笔买卖。”
“啥买卖?”
唐成刚嘿嘿一笑,“想拿药厂换咱的塑料厂。”
“!!!”齐国君一下就急了,“那可不能换,药厂就个空壳子!”
吴连山也是笑出了声儿,“这个新来的徐书记,算盘打的还是响啊!”
齐国君,“拿国有负资产来换一个盈利的塑料厂,他就不怕把塑料厂也干黄摊儿?”
齐国君不是危言耸听,这个年代在东北,国企可不是什么好词儿。
体制僵化、结构臃肿、思维还跟不上时代,只要是国企就没有不亏钱的,更没几个不是负资产。
就拿药厂来说,那是一家停产十多年只剩几间破厂房的空壳子。还是个背着一千多下岗职工吃喝拉撒的空壳子。
不但不能创造效益,还得发低保,甚至三五不时的去上访。
拿这样的废厂去换塑料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34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