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似水流年第3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7/3406


齐国君撇嘴,“你不是能吗?看不懂了吧?”
齐磊,“嘿嘿,说说,说说!就爱听这个,长见识。”
齐国君,“站在你徐叔的角度考虑问题,你就明白了。这事儿不是说咱们觉得不划算,说拒绝就能拒绝的,他得从两个方面考虑问题。”
齐磊,“哪两个方面?”
齐国君,“第一,拒绝一个投机商人不是目的。做为一把手,把尚北发展起来,才是他的难题。”
“拒绝了董战林,也就等于失去了十个亿的投资,更失去了引进先进管理经验的机会。”
“这是很难取舍的!毕竟,没钱光有尚北大米的名号在手里,一样寸步难行,他那个发展集团也就等于是泡汤了。”
齐磊点头,只闻老爸继续道:“第二,董战林是那个陈副部长给介绍来的,他还要考虑上层关系和自身的处境。”
“拒绝了董战林,会不会有什么负面的影响?这些都是他要考虑的。”
齐磊,“哦,我明白了。”
原来是这么个请神容易送神难!
齐国君难得和儿子说这些,以前都是唐成刚教小哥仨儿,今天索性多说几句。
“我看你徐叔挺正派,也挺刚强的一个人。所以,他应该不会太考虑自身的处境。”
齐磊点头,这点确实。
从上次在白河就看得出来,老丈人有点刚,敢说敢做,甚至有点一往无前的气势。
只闻齐国君一叹,“我还是更担心他为了那十个亿而铤而走险,毕竟发展集团太重要了!尚北缺钱,更缺南方的商业思维啊!”
年前去南方走了一圈儿,这是齐国君最大的感触。
接下来的话,与其是对齐磊说,不如是对自己说。
“咱们想做成一点事,还是太难了!没钱不行!为了钱,把家底卖了也不行!还有各方面的掣肘,都不容易啊!”
......
——————
同一时间,尚北招待所。
董站林坐在并不算豪华的房间里,正在皱眉沉思,他在思考徐文良。
这个县官儿,似乎不是之前表现出来的那般无能,除了奉承,几乎一无是处。
相反,当他掀开底牌,提出条件那一刻,徐文良的表现让他大为吃惊,甚至有些猜不透他的心思。
这让董战林谨慎了起来,那么,他会不会借着缓冲看出什么别的东西?或者,早就看出来了?
想到这里,董战林知道,不能再等了,越等越被动。
董战林叱诧商场这么多年,靠的就是谨慎,还有...凶狠!
他回到床头,沉吟了片刻,便打了个电话出去,
“喂,老郑啊,我是董战林。”
......
“嗨,最近都在尚北啊,没时间过到你们那边去。
......
“没办法啊,上面领导派的任务,不管愿意不愿意,都要来看看的。”
......
“说心里话,尚北我还是没看好啊,不如你们榆城啊!他们和你们是邻居,我看也没差多少嘛,怎么就是榆城米不如尚北米了呢?”
......
“什么?你要过来?这不合适吧?明天我们要去龙凤山的。”
......
“那好吧,明天抽空咱们见一面,好好聊一天。投资榆城...嗨,明天到了再说。”
......
榆城,与尚北一界之隔,但却是分属两个省。
做为吉省的县级单位,榆城也在拉拢董战林的投资。
挂断电话,董战林马不停蹄地又播了一个电话出去。
“喂?是郭厅吧?我是董战林啊!陈副部介绍来尚北考察的那个。”
......
“对对对,已经在尚北有一段时间了,一切顺利。对!”
......
“您说那个孟山都公司?他们的科研组就在尚北啊,几个外国专家已经跟着我们走了一个多星期了!”
......
“对!据说有在国内建立研究基地的想法。而且,也有和国内农研机构建立合作的打算。”
......
“我在帮忙努力啊!当然希望他们落户龙江,更希望他们落户尚北啊!”
......
“明天...对,明天要到龙凤山地区考察这个野生物种,采集一些标本。”
“要不,您看这样如何?我联系一下农业厅的王厅,正好他们亚洲区的科研总管也在,明天和咱们龙江的领导见一面?”
......
“好好好!我派车去接您。”
.....
挂断电话,董战林微微一笑,有时候解决问题并不需要太复杂的思维。
他现在做的准备工作,全都是合规合法的,而且是正中尚北命门。
十个亿的投资、一个亿的捐款、国际化管理、拉拢国际农业公司的技术落户,都是尚北最急需的东西。
桩桩件件,都是在为尚北考虑,到哪说我都有理。
现在,发展集团是徐文良最急需的出路,资金注入又是尚北唯一的救命稻草,既然我的条件你接受不了,那就找个人帮你接受呗!
......

大伙儿饶命!
这段大剧情,不是拒绝一个投机商人,装逼打脸就完事的......
我得一点一点的写啊!
还有,来点月票呗!
===第171章
哥听不懂英文===
董战林来自农村。
二十年前,全村的老少凑了二十个窝头和两块钱,送他走出了大山。
从那以后,董战林就再也没回去过。
那个穷的全村都找不到一条不带补丁的裤子的破地方,想想都让他反胃,更别说回去。
也正是再也不回去的信念,让他这个穷小子成了改革开放第一批富起来的人。
那个时候,国家提倡让少数人先富起来,董战林算是赶上了一个好时候。从在粮库打零工,到做销售卖农机化肥,再到自己做农机化肥,一点点的积攒着人脉和财富。
这二十年商海浮沉,让董战林明白了一个道理,往官儿大的身边靠,往钱多的地方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7/34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