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似水流年第32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70/3406


但是,问题又来了。
“在收益面前,成本不值一提!”
鲍尔森愣愣地怔在那里,他突然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
他和齐磊从来都是讨论宏观的大战略,一直在布局大方向,两个人好像从来没就盈利的问题展开过认真的讨论。
当然了,不对利润做出预期判断那就是扯淡。德盛自己的评估机构已经不止一次地对智能机项目进行过分析研究,每每得出的结论也都是乐观的。
这个项目非常有前景,有赚头。
但现在看来,鲍尔森意识到,他预期的收益和齐磊预期的收益好像存在差异吧?
在齐磊心里,这得多大的收益能支撑起这么大的研发投入?
“齐,我想我们应该好好聊一聊!”
齐磊皱眉,“聊什么?”
鲍尔森,“关于收益的问题。”
“哦。”齐磊挑眉,“原来聊这点事儿啊?没时间。”
“你!”
鲍尔森差点噎死,能不能靠点谱?
结果齐磊一摊手,“你都看到了,我真的没工夫和你讨论这些无聊的问题。”
也知道鲍尔森在担心什么,他在担心血本无归。
其实这都是正常的,按照现在手机厂商们的利润率来计算,再加上鲍尔森通过专业机构分析出来的数据,以及当下多家竞争的局面,大概智能机上市之后的零售价格应该在500到600米元之间,不会再高了。
这个价格再去掉渠道成本大约20%,广告成本10%左右,也就剩下350到420米元。
而鲍尔森理想的状态是,给自己留下20%的净利润。但是竞争太激烈的话,价格战是在所难免的,所以能有10%就不错了。
也就是说,350到420再减去10%,大约310米元到380米元是三石智能机的理想成本。
不是说一定要在这个区间,而是在这个区间,三石手机才能最具有操作空间和竞争力。
这三百多米元再去掉硬件和软件成本,专利成本等等,其实留给研发的空间不多。
鲍尔森做过保守的估计,如果在一年内,三石手机可以达到市场占有率3%的成绩,那么总的研发经费控制在一百亿以内是没有问题的。
当然了,这是按北美三石的研发标准来算,不计算齐磊在中国三石,以及他撬动整个中国半导体行业的投入。
如果算上那个就没数儿了,鲍尔森也管不着,那是齐磊自己的事儿。
一百亿,其实已经捉襟见肘了,德盛的评估是最终超支50%左右,勉强可以接受。
可是现在,一下起四个研发团队,而且听齐磊的意思,还是走不同的研发路线,那是不是研发成本就得翻四倍啊?
账虽然不是这么算的,中间一定有重叠,但是大差不差也可以这么理解了。
“齐!”鲍尔森真的慌了,“这样的手机,即便你研发成功了,我们也没有任何利润可言,反而要赔钱,真的要这么疯狂吗?”
鲍尔森不死心,今天一定要和齐磊把这个问题说清楚,否则要出大乱子。
然而齐磊却是笑了笑,答非所问,“鲍大爷,我和你讨论过营销策略的问题吗?”
鲍尔森一怔,“营…营销?”
“没有!”
齐磊,“那最终定价咱们聊过吗?”
鲍尔森无语了,“你的智能机都还没影儿呢,讨论什么定价!?”
“对啊!”齐磊一摊手,“你连咱们的产品是什么都没搞清楚,光凭别人的产品就给咱们定了个价,搞了一堆评估,你说你是不是有病?”
“fuck!你才有病!”
鲍尔森急了,说话就说话,你挤兑什么人呢?
恍然若失,“哦,这么说,咱们还没定价,你的营销策略也不是常规的?”
齐磊点头,“对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70/34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