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似水流年第2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8/3406


本打算着,等她毕业之后,如果找不到好工作,再去往这方面考虑。
当下,赵娜把她总结的经验和齐磊详细的说了一遍。
最后总结道:“我的建议是,不要上最好的机器。现在电脑产品更新换代太快了,也许一年就过时不够用了,差不多的就行。”
“中等价位,中等配置,就算换代也不心疼。旧机器卖二手也最有销路,价钱最合理。”
“然后就是,机器可以不用品牌的,我给你弄个最合理的配置,去省城南通大街买配件,回来自己攒机,这样还能省一笔。”
“而且”沉吟了一下,“最好是先去把电脑价格确定下来,你们手里钱不算充裕,先把最重要的确定下来,到底有几台机器。”
“然后再按着机器数量,还有剩下的钱,找店面,买桌椅。”
“我估计,省着点花,能装二十台还不错的机器。”
赵娜的建议很中肯,也很合理。
就算加上杨晓和徐小倩的钱,也就二十万出头儿,还是紧巴了些。
当下,给齐磊列出一个配置清单出来。
大伙儿一看,更是兴奋,原本只想着十多台,现在能加到20台,规模不小了。
“那行。”齐磊点头,有专业人士就是方便,“那过两天,娜姐跟我们去一趟呗?这方面还得看你的。”
却不想,唐奕一听,急了,“那就别过两天了啊!这都快过年了,还拖拉什么?咱明天就走呗?”
吴宁一听,连连附和,“对呀,抓点紧啊!”
小孩儿就这样儿。这事儿等于是干到他们心里去了,痒痒的很,一天都不想多等。
唐奕甚至道:“让三叔把老唐的车开着,咱都去!”
得,把齐国栋都安排上了。
于是,第二天,齐国栋还真把塑料厂的别客商务开了出来。
拉上哥仨、赵娜姐弟,还有杨晓和徐小倩,奔了哈市。
程乐乐没去,她又没参与,去干啥?
结果,谁也没想到,碰了一鼻子灰回来。
事情是这样的,98、99年,哈市卖电脑之类电子产品的,只有一个地方南通大街,也就是后世船舶电子大世界的前身。
而且,毕竟电脑在这个年代还是比较前卫的电子消费品,南通大街经营电脑业务的商铺其实也不多。
个人电脑业务的兴起,先是网吧,然后才是老百姓把电脑当成一件普通的“家用电器”。
所以,这个时间点,做电脑生意的很少,哈市也就那么几家。几个品牌的代理商,还有配件商,都在这一条街。
甚至,整个龙江省也没有南方城市那般敏感开放,对商机的把握更是迟钝,全省做电脑生意的,加在一起也是寥寥无几。
可是,经销商少,但网吧的概念却在悄然兴起。于是,这批最早的电脑经销商才是真正站在风口上,躺着赚钱的那一批。
99年,2000前后,也是他们独揽电脑终端市场的黄金时期,电脑卖疯了,根本不愁销路。
大伙儿一早出发,到了哈市直接就奔南通大街。
而赵娜的意思是,不买品牌机器,像是ib、联想这些大品牌,配置不一定高,还死老贵。也不买商家的组装机,贵是一方面,还容易有猫腻儿。
不如cpu、主版、电源、软驱这些都买散件儿,一次性要的多,还可能优惠一点。反正回去有她在安装调试,不用齐磊他们操心。
可是,赵娜还是天真了。
在南通大街,也许半年前,或者一两年之后,做电脑的人多起来了,这种想法没问题。可是现在,你要是去单独买个cpu,人家会卖给你,但很贵,贵到离谱。
可你要是cpu、主版什么买全套,人家根本就不卖你。
一听你只要二三十套,就更没戏了。
要机器可以,要么品牌机,要么拿他们组装好的攒机。而且,量太小,只能走零售价。
还想便宜?赵娜列的那个配置单,全装下来8200一台,比之前赵娜预算的6000多足足贵了两千。
赵娜想的很美好,但现实很骨感。
她觉得,用散件拼机能省一笔,再加上要的量大,还能拿一个优惠,所以6000多的价格肯定没问题。
但是,却没想到,20左右台在人家那儿根本就不算是量大,散件都不卖给你。
即便是买同配置,他们的拼装机价格也高的离谱,8200配齐,整整贵了将近2000千块。
把赵娜气的摔门就走,你不卖,别人还不卖了?
可是,她哪里知道,从第一家店出了门,电话就打出去了,一条街就十来家电脑经销商,想串通好还不容易,都不卖给你。
卖也行,攒好的机器,8200起步,要多少就得给多少,少一分都不行。
是不是觉得这生意做的有点绝户?
呵呵,没办法,99年到2000年,哈市的电脑经销商就是这么尿性。你不买更好,有得是人买。而且,还可能比你的价格更高,不差你这一单生意。
因为这两年,甚至往后两三年,电脑都不愁卖。
此时正是网吧开始兴起的时候,一排一排的网吧在挂牌,在抢占风口。
做为哈市唯一的散件和品牌机集散地,不是他们求着别人买,而是各个网吧老板求着他们,快点给货。
别说是二十台机器的小客户,还扣扣搜搜的只要散件儿,就是那种上百台、几百台机器的大网吧,也得乖乖的按他们的规矩来。
区别只在于,态度上能稍稍好那么一点点。
但是,他们的组装机是加过利润的,除了散件的差价,还得再加一笔。
别说黑不黑的,在十年代,这种供需关系的扭曲,不仅仅是电脑行业,案例比比皆是。
九十年代初的彩电冰箱、进口汽车,再往前一点,甚至买辆自行车、摩托车,也都得是买的求着卖的。
有的不光是要多少给多少,还得加价呢!
就像后世的傻逼某田一样,敢在中国市场玩饥饿营销,敢加价卖,真的就是惯的。而原因,不无历史遗留问题的缘故。
中国发展太快了,很多逆市场行为的出现,一点都不奇怪。而某田的主要消费群体,又都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从小就见惯了这种事儿,反而没当回事。
把齐磊气的啊,开始是齐国栋和赵娜在前面问,他们一帮小孩后面不出声。后来是他亲自上阵,还是不行。
一个个都跟祖宗似的,手里有点资源都不知道姓啥了。
可是又没办法,现在他们就是大爷,你一点招儿都没有。
可是,本来就是一个大玩具,小伙伴儿们消遣的东西,他还不能说一梗脖子,我去再弄点钱把规模弄大点?资金充裕点?
或者说,为了二十台电脑,专门跑一趟南方大城市?
不值当!
最后,在最大的一家电脑店,磨了足足有一个小时。
“叔叔,你看我们从尚北过来也不容易,就给个优惠呗?
“您这个实在太贵了,一台攒机加一千的组装费?要不,500行不行?”
“实话和您说,我们都是年轻人创业,都挺不容易的,钱也不多,帮帮忙呗?”
老板是个四十来岁的胖子,叫卫光明,可以说是油盐不进,更没因为齐磊是个学生而嘴下留德。
“小老弟儿,行情就是这么个行情,哪家店不是这样儿?”
“我这还算实惠的,换了别家,攒机器给你换两旧内存,吃亏的不还是你?”
“再说了,你说你就要个二十来台,还扣扣嗖嗖的只拿散件儿,我这是生意又不是善堂!”
齐磊心里不痛快,可是脸上还得陪笑,“老板,散件您不也一样挣钱嘛!”
“呵呵。”卫光明乐了,眯眼瞅着齐磊,“孩子。叔劝你一句,别看人家拉屎就腚眼子刺挠。生意不是那么好做的。”
齐磊:“”
脸子一下就拉了下来,这话就已经不是难听了。
而卫光明还没挤兑完呢,看齐磊一小孩儿,后面那两大人也没多大岁数,打心眼儿里就没当回事儿:
“孩子,不是我说你们哈,没钱你开啥网吧?没个百八十万的,你凑什么热闹?想挣钱想疯了吧?这钱是你该挣的吗?”
瞥了眼齐国栋和赵娜,“这是你家长辈吧?”
“劝你们一句哈,留着钱娶媳妇算了!就你这二三十台的量,我只能给你走零售。就你那个配置,还不是8200,再加一千吧!9200,少一分都不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8/34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