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似水流年第24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56/3406


所以,他们的国力都花在在全世界建军事基地上面了,四处撒网,恨不得把地球都包围了。
而这种战略造成的结果就是,那么多军事基地,星罗棋布的军事部署,必须有强大的通讯协调能力,
以及整合指挥效率。否则怎么指挥全球?这是刚需。
而刚需之下,也就催生了军事通讯技术和电子计算器技术的蓬勃发展。
到了冷战之后,军事基地开始控制全球能源,一点也没浪费。
而军事通讯技术,那就更不用说了,
这玩意下放到商业的转化率有多高,就不言而喻了吧?
硅谷,乃至整个米国的it产业,其实就是沾了军工的光,是军事技术下放后的必然结果。
要不怎么说,上面说的那几点硅谷成功的秘诀只是锦上添花呢?
米国之所以在t产业上领先世界,那是因为早在冷战时期,人家就已经开始累积了。
比全世界先走了几十年的路,能不领先吗?
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及99年的围南盟之前说过,欧洲想借路南盟修石油管道,老米就鼓动北约在这儿打架。最后石油管道没铺成,还导致欧洲资本失去信心,大量出走。
在原本的那个时空,因为这两件事,导致全世界的资金向最安全的米国回流。
全砸在i计产业上,导致了01年的互联网泡沫破裂。
但是,这些热钱并没有离开米国,都沉淀到了计产业,进一步催生了硅谷的高速发展。
当然了,在齐磊这个时空,99年他帮着老秦截了个胡,导致近一半的欧洲资本跑中国来了,从侧面也削弱了硅谷的动力。
回到正题,为什么说鲍尔森这是釜底抽薪呢?
原因很简单,军工科技下放成就了硅谷,也就是在没有人左右的情况下,可以进硅谷。
可是,如果你是华盛顿,还没有拿出来的军工技术,你是给硅谷的那些新贵,还孝敬正在掌控米国的华尔街呢?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鲍尔森根本就不是借三石来制衡硅谷,他是刨了硅谷的祖坟。
之所以需要三石,仅仅只是在资金、技术都有储备的情况下,华尔街的金融大佬们不一定能够适应计产业的行业思维和管理模式,需要一个代理人罢了。
这和他料想中的谈判路线完全不同,彻底打乱了节奏。
而齐磊突然有些嘘,应该不会再有马斯克了…
甩掉杂念,齐磊面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给你百分之七十?还特么以上?
这到底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
好事儿是,不但智能手机业务会很顺利的展开,其它的系统和社交软件也能连带着得到米国人的允许。
而且,他变向的,还能得到一些米国的军工级通讯技术。
当然了,对方肯定有限制,也许连让中国人碰都碰不到,可终究是用上了。
但坏处是…
彻底失去了主导权,
看向鲍尔森,应该怎么办?能不能从这个家伙嘴里把主导权扣出来,哪怕再多给我点股比。
齐磊突然发现,他没有筹码了。
没有筹码去和鲍尔森争了!
谈判桌是最现实的战场,想让对方让步,就得拿筹码去交换。
可是他现在,没有能利用的资源了,
只能虚张声势道,“鲍尔森先生,你想没想过一个问题?“
鲍尔森挑没,“我在听。“
齐磊,“智能终端项目,在中国也属于国家级项目,我已经得到了政府的支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56/34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