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似水流年第19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68/3406


而这两种表达方式,会带来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一种是,“这次行动,可能会造成百分之十的平民伤亡,大约在100人左右。”
百分之十啊!很高了。
100人也太多了,某国那些道貌岸然的圣母婊是绝对接受不了的。
当然不是同情心,而是要考虑选票问题。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换成你是决定做不做这件事的人,你会不加思索的牺牲一百个无辜生命吗?
会怎么选择?
这个时候,就需要第二种表达方式了。
第二种描述是:“这次行动,可能会拯救90的平民生命,可以把平民伤亡压缩到100人左右。”
这种描述,你再看圣母婊们是什么反应?
如果让你做选择,你又会怎么选?
这就是,针对同一件事,设定框架的不同,带来的不同结果。
工作生活中,同样是这个道理。如果你觉得,即将阐述的信息可能会对受众带来伤害或者反感,可能会被你的长辈、上司否定,那也许可以找另一种表达方式。
落实到《向往的生活》。
如果,在节目中几个嘉宾坐下来,直接说扶贫,说帮助沐抚村民。
“这里很贫困,我们应该如何如何……”
“我们要做点有意义的,如何如何……”
这是喊口号,是主旋律,是很正能量,也很高大上的主题。
但观众会不会买账呢?又有多少人买账呢?
一个综艺节目,谁想看你假模假样的扶贫啊?
在这里唱主旋律,那就是赶观众走。是廖凡义之前担心的,不符合大众审美。
可是,通过话术、场景设置、剧情反转、情绪落差、议程设置,等等手段,让观众主观的期待这些人去做点什么,期待节目组去帮助沐抚村民,这就不是主旋律了,而是爽快小白文儿。
当然了,拍到这里,远还没到引出这个主题的时候,仅仅只是铺垫,算是第二步铺垫。
第一步,其实就是来的时候那条烂路。
在雏鹰班的建议下,王胖子给了大量篇幅在那条烂路上,甚至有点刻意渲染路烂。
声效、视觉、配乐,加张国戎和梅姐的真实反应。
第二步,才是一百块一个月和反派导演,引出沐抚村贫困的铺垫。
都是铺垫。
而下一个铺垫,更为神秘,更拉期待感。
按照正片流程,应该是镜头一转,切到齐磊开着他那辆骚包大g,带着杨晓和唐奕,在搓板儿路上做着上下往复运动。
期间,唐小奕和齐磊……
“诶呀!”
“诶呀诶呀诶呀妈呀!”地道的东北大茬子味儿。
再配合一点画外音,就是昨晚张国戎和梅姐过搓板路的。
“我丢……”
“搞咩啊!”
香港人遇上东北人,一南一北的巨大反差一下就出来了。
唐小奕坐在后座被颠的上蹿下跳的,“破车!除了骚包,啥用没有!真颠啊!”
齐磊则是揶揄,“这是路不平,别怪车不行!”
抚摸着方向盘,“除了骚包,它跑的也很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68/34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