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似水流年第19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10/3406


没有!学会开飞机还不够,得全中国所有的地方都建满飞机场。
否则,你会开也没什么大用。住山沟里,飞机只能停在哈市太平机场,剩下的路得坐两天牛车。
其实,这个问题正是现在的盘古,后世的鸿蒙所遇到的。
就是,我把什么都做了,初步生态也建立起来了。可是,生态内的技术、应用、软件、兼容性等等,都是碎片化的。
如何把这些碎片整合成一个整体,又是一个瓶颈。
打个比方,盘古2.0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让办公软件、娱乐软件、应用插件,这些软件程序移植到系统里了。
用户量已经够了,软件会主动进驻,也就是建立了健康生态。
可是,让这些软件不冲突,甚至是兼容在一起,又成了下一个阶段的问题。
就像盘古2.0的用户体验方案一样,微软的windows想要模仿,他只要去和播放器公司、压缩软件公司去谈授权就行了。
只要人家点头,他拿过来就可以用,不用考虑兼容性的问题,这是多少年相互磨合之后的结果。
你在work文案里,可以实现搜索、播放、制图等等功能,不需要退出work重新开启别的应用。
打开网页、可以实现一切非IE功能的使用,是打通的串联的。
可是盘古不行,盘古还没法实现把这些碎片粘合在一起。
然而,这还仅仅只是系统,系统零碎一点,顶多就是操作麻烦一点,用户体验差一点。
不过,有别的地方可以弥补,博客网的优秀体验可以让用户忍受其它方面的确定。
可是,芯片架构…怎么忍?
如果不兼容,那就是用不了,最起码性能上与别人就差了一大截,影响的是电脑的整体使用。
所以,这架构的生态才是最难攻破的。
后世,HW用十五年自己做了系统,自己做了芯片设计,就差没染指芯片制造了。
可即便这样,也只能在ARM架构的基础上去搭积木。
总之,一二三四五六,每一环我们几乎都是空白,都是“0”。
如果想不被卡脖子,每一环都要做。
那么问题来了,从哪开始?哪一步可以做为突破口?打响一枪?
是材料,还是制造工具?是设计,还是架构?是制造环节,还是生态培育?
而且,这是2001年,不是众志成城的后世。
这个年代,像柳纪向一样的人一抓一大把,基层百姓很多觉得可以拿来主义,没必要自己造。
这就是社会阻力,缺少思想支持。
再而且,二十年前的基础和二十年后也是没法比的。
这么说吧,其实,这个世界的尖端科技,归根结底玩的就是材料。
而影响人类科技进程的尖端材料领域,其实就那么几十种。
在这几十种尖端材料之中,2001年的中国,可以自主生产的——个位数。
也就是能实现国产的,只有那么几十种当中的几种。
而这几种之中,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还得砍一半儿。
一二三四五六,随便哪一个地方,哪一种材料,哪一个设备,就能让你死。
哪怕把这些都自己做了,那制造这些材料和工具的材料和工具,同样能卡死你。
就是这么难!
齐磊结合这个时代的情况,用几个少年能听得懂的语言,简单的说了一下,为什么畅想他不管经营,却要插手南老的技术。
说心里话,除了洞察实验的时候,他们听了一些语数外之外的新鲜知识,这帮少年还是头一次听到这专业的话题,好神奇的感觉。
再加上,齐磊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是在线的,连三冰子都感受到了那份艰难,那份刻不容缓。
“班头儿,太难了!要不算了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10/34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