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似水流年第1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9/3406


却是管建民冲动地蹦出一句,“说啥啊?俺们就没有哭穷卖惨的习惯!”
“管建民!”却是郭昌存一声呵斥,“你也是老同志了,注意一下言辞。”
其实,管建民说出了最基础的底层逻辑。
东北人在性格上确实有这个缺陷,大方的过头,爱面子,从老大哥变成小老弟儿,自己拉不下那个脸。
别小看这种底层逻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是一个地域的性格。
郭昌存缓和语气,“其实,主要还是问题太复杂。就算反应上去,只会给国家添麻烦。”
陈副部皱眉,“能有多复杂?再复杂也能解决!”
郭昌存没话说了,前面是诉苦,是齐磊那个童言无忌引了个头儿。
下面那却是另外一个阶段,再往下说,就是提要求,要好处了。
郭昌存还得回归到自己的位置上去。说白了,老郭还是太保守,还有点肉。
而徐文良这个着急啊!
说这么多,等的就是这一刻啊,郭厅怎么还闭嘴了?
一个劲儿的给郭昌存使眼色,你倒是说啊?
没办法,只有郭昌存能开这个口,他一个小书记没资格的。
但是,直到最后,郭昌存也只憋出一句,“我们东北虽然穷了,但也得从全局的角度替国家考虑,有些问题不好给国家添麻烦。”
“”
徐文良心都凉了,我女婿啊呸!
齐磊好不容易借童言无忌开了个头儿,铺了个垫,你就这么给我没当回事儿?
急死了。
正是无助之时,齐磊那边又嗷唠一声,“我知道!!”
徐文良登时大松口气,关键时刻,还得咱爷俩……
啊呸!
……

===第85章
天上真能掉馅饼(求订阅求月票)===
齐磊嗷唠一声,吓了陈副部一跳。
他要不出声,陈副部都快忘了他这个人了。
玩味看来,“哦?小同学,你又知道什么了?”
齐磊不管不顾,一副啥都懂,又出生牛犊不怕虎的架势。只是他越是如此,越像个着急表现的小孩儿。
“我知道问题为啥复杂。更知道,郭叔叔的意思是,和您说了也没用!”
郭昌存脸一黑,陈副部也脸一黑。
郭昌存想骂娘,小崽子,你坑我是吧?我不是那个意思。
陈副部则是想笑,我都没用,那谁还有用?
假装严肃起来,“伯伯还真不信,你来说,你看我能不能办!”
齐磊想了想,很有深意地看了一徐文良。
其实,他之所以开口,是刚刚徐文良的神态让他捕捉到了,老丈人显然是有话要说的。
“嗯,咱就拿白河子来说吧!”
“伯伯,你能给钱修条路吗?”
“呃。”陈副部一囧,第一个问题就有点难办,“那是城建和交通部门的事情,不在农林范畴之内啊!”
他对到白河子那条路也是印象深刻,但这事儿,他还真管不了。
“你看看,没用吧?不修路,农民的山货、粮食都运不出去的。”
陈副部看向徐文良,“有这么严重吗?”
有齐磊开头,徐文良又舒服了,想了想道:“去年一台运粮车,空车来,满载着走,没到尚北,颠折了两套减震梁。最后翻在路上,堵了两天。”
陈副部:“”
想了想道:“我听说,白河子不是有铁路吗?火车运不出去?要学会变通嘛!”
徐文良,“这段属于省森工总局管辖的小火车(一种林区特有的铁路,独立在铁路系统之外),林场一封山,小火车就停运了。”
阿副部:“”
合着交通路政还不够,又涉及到铁路部门了,还不是正经铁路部门。
正想着,齐磊又开口了,“伯伯,别想了,就算通了铁路,通了公路也没用。”
“怎么讲?”
“现在粮食管控多严啊?私人粮商都不来的,只能卖给粮库。一斤最好的尚北大米就挣几分钱,最多挣一毛,农民都不爱种地。”
得,又涉及到粮食系统。
陈副部又看向齐玉华,“是这么个情况吗?”
到这个份儿上,齐玉华哪还不敢说话?再加上,书记都急着要开口,她还看不出来怎么回事?
登时火力全开。
“陈部长,这么说吧,尚北种的是稻花香和五优稻两个品种。品质方面您应该有所了解,别说全国,拿到国外去也是最优质的大米之一。”
“但是,正因为为了保证品质,就无法兼顾产量。稻花香平均亩产不到一千三百斤,五优稻还不足千斤亩产,而且只能种一季。”
“可是,这么好的大米,因为没有粮商流通,只能按普通稻米的价格出售给粮库。农民忙了一整年,没任何多余的附加值,一斤稻子就挣几分钱到一毛之间。”
“我这里因为是机械化作业,种植面积也大,成本可以压下来一点。但也只是一毛多,不到一毛五的利润。”
“可是,说句心里话,咱这米是真的好啊!应该多卖钱,让农民多挣一点的啊!为啥就不能想想办法呢?”
齐玉华说的有点激动,陈副部被问的也有点哑口无言。
徐文良头脑风暴,飞速运转,怎么可以接上齐玉华的话头?怎么能借此来要一点好处?
还别说,让他想到了。
“其实,我们尚北领导班子也想过办法,每一界农博会都花大力气去宣传。可是外地粮商来了,一看这路,再看这各级粮食管控政策,连个运粮的交通许可证都非常难办,就都打了退堂鼓,再也不敢来了。如果国家能”
话没说完,齐磊一叹,能打断了:“唉!”
心说,老丈人着急了,这话不能你提啊,至少现在不能提,得我来呀
出声道:“伯伯也看到了,我们尚北大米多好啊,不比那些泰国米强?可是运不出去,也没做这个生意的。外地商人不来,本地人也没人敢做这个生意啊!”
齐磊把话头开了,等于是递到徐文良嘴边,那还有什么不会说的。
“这倒是事实,我们也想过扶植几家本地的粮食企业,试着走一走精品粮路线。只是,一来地方小,能给的政策有限,吸引不来投资。”
“二来,涉及许多外地,甚至外省的部门协调,我们做不到啊!”
齐磊,“其实,我们尚北到处都是好东西。山野菜、优质蔬菜、农副产品都非常非常好,就算卖到京城,也一点不比谁差!”
徐文良都快跟不上了,但心里却高兴的不行。
现在就得多提,多提才能多赚。
“对对!!这个我们也考虑过,其实尚北的地理位置是不错的。”
“南通吉城,北临哈市。到京城虽然一千多公里,但是,如果铁路部门开绿灯,十几个小时就到能把尚北的农粮产品送到京城去!”
齐磊,“这应该叫绿色通道吧?”
徐文良,“这个名字好,就是绿色通道!!”
齐磊,“伯伯,你回去和国家求求情呗?给我们尚北一点好处,也给我们一个机会,咱不一定就比南方差多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9/34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