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第3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0/1309


“不要!”秦德威连忙说:“就让他弹劾!最近正是多事之秋,老前辈正好借此避开!”
按照大明的规矩,宰辅部院大臣一旦遭到弹劾,就得象征性上疏辞官,然后皇帝挽留,这是规定动作。
这可太棒了!终于还有机会弥补失误!急中生智的秦德威还在继续支招:
“老前辈你在被弹劾后,可以杜门谢客,做出在家待罪模样!
这样张延龄案的风风雨雨,与在家待罪的老前辈你也就无干了,或许此时被弹劾还是好事!”
王廷相疑惑的看这秦德威,半晌不语。
秦德威还是心虚,被看得头皮发麻:“老前辈又想什么?”
王廷相直言不讳的说“老夫有个地方想不明白,你秦德威大多数时候,无论对上谁都很矜持。
如果别人遇到事情有所求教,都是要连催带问,你才会指点一二。
但今日老夫还没有提到什么,为何你就主动热心出主意,叫老夫避开张延龄案?”
秦德威:“”
王廷相总结说:“总而言之,你今天显得格外反常!”
秦德威左右推脱说:“先不要管在下什么动机,老前辈你就说这个办法可行不可行吧!”
王廷相义正词严的拒绝说:“可行是可行,但老夫身为刑部尚书,别人可以逃避,老夫不可以!
如果刑部尚书遇到案子就闭门不出,岂不成了笑柄!“
那秦德威就不明白了,如果不是为了寻求自保之法,那你王廷相到底是来干什么的?
王廷相叹道:“作为刑部尚书,不能看着枉法冤狱产生啊。你可有什么办法,能让张延龄免死?”
秦德威便道:“不知道老前辈明白否?张延龄现在本来就不会死,你再判他一个死刑,反而是救他命。”
这意思就是,不判死刑,嘉靖皇帝就会一直喊杀,但若判了死刑,嘉靖皇帝反而可能就不喊了。等到年年秋决时,一直拖着不勾姓名就行了。
王廷相不是不理解,但仍然说:“皇上向来多变难测,杀与不杀只在一念之间,如何才能彻底打消杀意?”
秦德威叹口气,这些大臣们,还是没摸清楚与嘉靖皇帝打交道的经验套路。
近五六十年来,朝廷大臣经历了成化、弘治、正德祖孙三代皇帝。
这三代皇帝虽然性格各异,但都有个共同特征,没什么心眼,而嘉靖皇帝则属于基因突变。
大臣们一直适应了没什么心眼的皇帝,猛然遇到嘉靖这样的,老经验就不够用了。
一直到了嘉靖朝中后期,大臣们才渐渐适应了嘉靖皇帝的风格,并锤炼出了糊弄皇帝的套路。
但在嘉靖十二年,大臣们还都在艰难的摸索之中。
所以王廷相才会迷茫,作为一个刑部尚书应该怎么和嘉靖皇帝讨论张延龄案?
搞明白了王廷相纠结点,秦德威就指点说:“首先,老前辈最好别写明发奏疏,要写密疏。
如果没有写密疏的,就请求觐见,而且是单独觐见,私下里说话,不要有其他大臣在场!”
王廷相疑惑不解,他想问的是内容,而不是形式啊。“这些形式很重要?”
秦德威答道:“非常重要!皇上就喜欢私对私的交流!再说我
王廷相更感兴趣了:“那你要老夫说什么?”
秦德威近乎于大不敬的说:“别跟皇上扯什么律法之类的,那没用!皇上根本不讲理!
您就说,京师有流言,陛下想杀张延龄是为了图谋张家财产!
百姓还传言,大内今年要大兴土木,修两座太后宫殿,还要修大高玄殿等,皇上内库银子不够了,所以要拿京城首富张家来填补!”
“噗!”王廷相一口茶喷了出来。
===第三百七十章
记一次春游(上)===
春暖花开的时节,也是人们出游的高峰时节,皇帝也不例外,还没有修仙的嘉靖皇帝也要享受人间乐趣。
在嘉靖十二年,西苑还没有建成为地上仙国,嘉靖皇帝还没有隐居这里当老神仙。
此时西苑就是位于大内西部的一个水景大园子,具体用处全看皇帝心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0/13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