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小学生第2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4/1309


这文坛还能更卷吗?
秦德威带了两个随从,王廷相又安排了两个军士,将秦德威安全送回东城三吴会馆。
此时别人都已经睡下,秦德威就不去惊扰了。
躺在床上,秦德威临睡前暂且放下其他事情,不禁想起了徐妙璇。知道她也在京师里,但京师这么大,又怎么去找呢?
及到次日,秦德威让马二和段庆分头去送帖子,一个去礼部尚书夏言府邸,一个去兵部右侍郎王以旂府邸。
然后他去见冯恩的母亲吴氏,老夫人很关切的问道:“小先生昨日可有收获?”
秦德威如实答道:“昨日去见了都察院王公,说冯大人已经移送到刑部大狱,有人关照着,在狱中暂时不会吃多少苦头。”
为让老夫人安心,秦德威没说冯恩在锦衣卫诏狱时经受过拷打的事情。
然后又说:“在下已经寻得门路,争取能去狱中见冯大人。以后怎么做,等见过冯大人再定,目前暂时不要轻举妄动。”
第一天就有进展,吴氏心情好了不少,又问道:“以小先生之见,我儿这案子要多久才能结案?”
秦德威叹口气说,“此案是钦案,没有天子御准,就结不了案。以我看来,天子还想着借此做文章,所以时日短不了,老夫人做好长住京师的准备吧。”
吴氏忧愁的说:“未来生死不知,何时是个头?若有白发人送黑发人之事,又情何以堪。”
秦德威就劝道:“等明白各方形势后,我有办法先消除天子的杀意,先保冯大人无性命之虞。然后再慢慢等待时机,运作冯大人出狱。”
嘉靖皇帝生是想把冯恩论死罪的,也许是生气了真心有杀意,也许是想借着冯恩死罪为由头考验大臣。
要想要消除天子的杀意,也没别的办法,就是让冯恩儿子冯行可出面卖惨。
当街做大孝子,血书、叩阙、拦轿、捆绑什么的,全都安排上,一天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多几次。
这个“孝“字,嘉靖皇帝还是吃的。毕竟对嘉靖皇帝来说,“孝”就是他最重要的人设,也是他的政治基础。
若没这个“孝”作为政治伦理,他怎么发动大礼议?
若没有“孝”字,他凭什么将亲生父亲凌驾于弘治皇帝之上?凭什么追认亲生父亲为父皇?
所以秦德威的思路很明确,首先等见到冯老爷时,给冯老爷指点一条最简单快捷的路子。如果冯老爷肯照办,分分钟出狱并官复原职。
当然,冯老爷大概率不肯照办的话,那就只能仿照原有历史采取笨办法,先让冯行可去卖惨,保住冯老爷小命。
再之后,走一步看一步,见机而作了。
其实秦德威也不是没有办法,嘉靖皇帝不就是想借着冯恩案考验当今大臣们对大礼议的态度吗?
假如找另一个更好的案子呈现给嘉靖皇帝,那么嘉靖皇帝肯定就懒得再抓着冯恩不放了,正所谓“围魏救赵”。
秦德威心里有素材,知道谁比冯老爷更合适作为嘉靖皇帝的“试金石”。
但这个办法动静太大了,连秦德威这穿越者也不敢随便发动。
===第二百九十一章
考校一二===
然后秦德威就在会馆里等着了,现在他也不敢外出乱窜,唯恐有人自己。
到了晚上,就收到了同乡师叔王以旂的回话,让他明天到家里吃晚饭,会有个仆役过来带他过去。
但夏师傅那边就没动静了,至少今天是没动静。人和人之间的亲疏远近,可见一斑,这也在秦德威预料之中。
又过一日,下午的时候,就有王以旂家仆役过来找秦德威,然后秦德威就跟着走了。
王以旂宅邸还是在西城,结果秦德威又东西穿城一次。这让秦德威产生了一个念头,要不要换到西城来租地方住?
王以旂个子不高,岁数不到五十,还算是中年人。性格沉默寡言,但待秦德威礼节周到,夫妻两人一起出面和秦德威用了晚膳。
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礼数比王廷相还亲密,这就是同乡加晚辈弟子的加成。
晚膳过后,三品诰命夫人王妻居然亲自收拾碗筷,这让秦德威十分惊讶。他又想起业师王以旌的性格,王家这个家风真是朴实。
而王以旂请了秦德威去书房说话,之前的交流中,王以旂已经知道了秦德威赴京的原因。
这时便直言不讳的说:“尔为旧恩毅然赴京,实乃义举,其心可嘉。但京城格局错综复杂,你一个十五岁少年人,只凭一腔热血,能把握的住?”
秦德威就答道:“人生在世,岂能皆如人意,但求问心无愧。”
王以旂又道:“家兄信中,说你机敏多智数,深明世局,不能以常人视之。这让我十分诧异,按道理说,家兄从不故做惊人之语。”
秦德威还能说什么,只能故作谦虚:“老先生过誉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4/130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