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第11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10/1272


张不疑解释道∶“听闻长沙王非常的思念长安,就养了很多来自长安的隶臣,下令让皇宫里的人都说长安之言语.还时常让他们扮演长安之景象.有大臣弹劾他是有不轨之心,想要做长安之主”刘长却摇了摇头,“六哥是不会谋反的.他为人木讷,少言寡语,生性胆怯.他做的这些事,也还好吧,毕竟是阿父的子嗣嘛”
像刘友做的事情,你放在其他朝代就显得很离谱,可放在大汉,尤其是汉初,就一点都不违和了,老刘家的诸侯王们各种骚操作不断,无论有多么奇葩的事情,你都可以从老刘家的诸侯王里找得到,没有最离谱,只有更离谱,刘友这行为放在汉初的优秀匹配机制里,那是平平无奇,啥也不是。
如果不信,可以去找一找西汉那些被废除的诸侯王们,看看这些人被废除的理由,那简直就是五花八门,有的突破人类智商极限,突破道德底线,甚至是突破想象极限,还有个别几个干脆突破了人这个词的极限。
若是算上他们,那目前大汉的这些诸侯王,甚至还不错!!不过,刘长也有好久没有见到这位六哥了。张不疑认真的介绍着自己这些时日里的工作,他做的确实很好,隶臣的事情大大小小都在稳步前进了。“陛下啊,若是您消了气,是否可以将刘敬放出来呢很多事情,不能少了他啊”刘长的怒气来的快,去的也快,便答应了张不疑的请求。
在张不疑准备离开的时候,刘长方才狐疑的问道∶“你这些时日里来找朕汇报情况,却从来不会提起你和郅都他们争吵的事情,也不在朕的面前弹劾他们……这是为什么呢”
张不疑轻笑着说道∶“陛下..君王要治理天下,就要阴阳结合,作为阳术,就是正名,正法,操杀生之权,尊君卑臣,课群臣之能,监察提防.而所谓阴术.便是让大臣们不能结党营私,不能让他们如同朋友那样相处,群臣之间和睦相处,那君王的位置就要不保了.”“所以每次他们的争吵快要平息的时候,你就跳进去搅拌一下??”刘长无奈的看着他,深深的摇头。这申不害之术,当真是一言难尽啊。
.
1qug.
===第387章
这是庙堂不是唐国===
申不害之术,上限很高。
申不害作为变法之后还能寿终正寝的狠人,他在后世的影响力却是不如其余法家大佬,可他的学术思想在后来不断被各种狠人所运用,其中就包括了汉宣帝,诸葛武侯这样的人物,在上限很高的同时,下限也很低。
战国时的韩国君王们将国内政务弄得乌烟痤气的,有些操作真的是令人看不懂。
法派重视的是律法的威严,因此需要不断的刷声望,而术派就没那么麻烦了,完全就是看个人能力,个人能力越强,所能施行的权力越大,那你就越能灵活运用。
“难怪韩国灭亡的那么快,这申不害的术,分明就是给那些中庸的君王所运用的!”刘长满脸的不屑。
吕禄看着大放阙词的陛下,忍不住说道∶“陛下,臣倒是觉得不是这样,申不害的术,会得罪很多的大臣,只有强势的君王才能运用啊,若是才能不足的君王,那不是会滥杀忠良,弄得国内民不聊生嘛?”“申不害的学术所重视的,是要君王更好的驾驭自己的大臣,若是能力够强,群臣自当服从,还需要用他的学术嘛”
吕禄迟疑了片刻,说道∶“其实也不然,申不害的学问,不只是要君王驾驭大臣,还重视变法,明法,让国内的人都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放屁!”
“明法那是商鞅的思想!”刘长很不客气的打断了吕禄。
“让你平日里多读些书,你看看你,连法派和术派的核心都能搞混,当初舅父给你请的那些老师,真的是白费了!”
被刘长训斥说没有文化,这就真的有些太耻辱了。
吕禄脸色通红,狡辩道∶“臣多读黄老之书,对法家不是很了解。”
“不了解你接什么茬啊?当初韩武王跟申不害问政的时候,申不害就曾说,不能让国内的人都知道太多,否则就会失去敬畏之心……人家说的是正名,正法,是让人家畏惧律法,明法那是商鞅说的!”吕禄瞪大了双眼,“陛下,韩国就没有过武王啊…您是说韩昭侯吧”刘长不悦的说道“这就是你跟朕的差距了。”
“你读书的时候,总是抓着这些不重要的事情不放,是韩武王还是韩昭侯,这又有什么意义呢?重要的难道不是问政这件事吗你只记得韩昭侯,朕却记得他们问政的经过,知道申不害所想要表明的想法这就是你不如朕的原因啊”
“读书不是为了记住那些细枝末节,而是要学以致用,掌握那些真正对自己有用的知识,不然,读什么书呢”
吕禄大惊,附身大拜。“臣受教”
不远处的司马喜若有所思,下笔飞速。
刘长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他不由得大喜,挥了挥手,让司马喜前来,司马喜警惕的走到了刘长的身边,时刻提防这暴君,这暴君是真的敢上手抢夺的。“陛下。”…
“如今诸多学派来到长安,他们之间的一些辩论,还是还有意义的,你要多派人去记录下来这典籍的整理念优惠报路。”
司马喜有些惊讶,这么多年了,陛下还是第一次跟他交代正事,这样的陛下看起来居然有些陌生,司马喜认真的问道“要记录哪些学派的辩论呢”
“都记录上,总会有可用的东西哪怕我们现在用不上,往后也未必用不上。”“这些人既然来到了长安,那就不能放过他们”
“这些名士们将书藏起来,作为家传所用,不愿意被外人所知道,这样的行为实在是太自私了,你要想办法将这些书都从他们身上弄出来,有多少就弄多少!”刘长兴致勃勃的交代道。
司马喜却很不高兴,他皱着眉头,说道∶“身为君王,岂能去抢夺大臣的书籍呢?”“臣不能奉令”
“当初秦王和楚王相互配合,秦王负责收天下的书,楚王负责烧毁,随即天下的典籍就失传了很多,连儒家这样的显学,最重要的典籍都已经找不到了,至于其他学派,更是如此皇宫的天禄阁里,还能找到的古籍也不多”
“朕上位后的这些年里,天下始终没有再出现荀子,孔子,韩子这样的人物,朕想,这并不是没有贤明的君王,大概就是因为书籍失传的缘故吧”
“朕几次下令,收天下的典籍,却是进行印刷,分发给天下的百姓去阅读学习,想要让各地都出现更多的贤才甚至连天禄阁里的藏书都发出去了,若是阿父还在,因为这个举动,他肯定都会脱下鞋子揍我”
“可他们呢?重私却无视天下大义!这典籍难道就应该被藏在他们手里,跟着他们一同入土埋葬吗?!朕印刷之后,又不是不还给他们”听着刘长的话,司马喜却有些动摇。
其实陛下说的也没错啊,汉初,真的有很多书籍失传,而豪族和这些所谓名士,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藏书,将书籍作为自己的家族力量,甚至一些人还会将那些孤本留下来给自己陪葬.陛下重文风,自己也不该反对啊。
刘长咧嘴笑了起来,“原来这些人都躲着朕,这次难得来长安..朕知道您很喜欢书籍,常常拜访各位大臣,借他们的典籍来观看,难道您就不想知道这些人藏着多少好东西吗”
“朕可是听闻,来长安的大儒里,有个姓伏的他阿父是秦国的博士,有一百岁了,家里藏着一本《尚书》,难道您就不想要看看吗”
刘长的声音充满了蛊惑,司马喜这个人没有什么爱好,就是喜欢读书,全本尚书的诱惑力对他来说,真的是不低。
司马喜迟疑了一下,说道“陛下,这是造福天下的事情,倒也不是不可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10/12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