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汉高祖第10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58/1272


"陛下登墓之后,追封荀子为天子圣师,为他设立祭祀,又强行命令儒庙将孔子撤下来,摆上荀子…若不是叔孙通哭诉,儒家的先圣都要从孔子变成荀子了…陛下还要求儒生们不要钻研论语,去学习荀子…儒生们不敢不从,整日钻研荀子,他们知道陛下喜欢荀子,便四处梳理荀子的文章…如今儒生们开口都是引荀子之语…”
"连带着荀子的徒弟们也是名望高涨啊……韩人在韩地重新为韩子立庙,很多人祭祀荀子的时候也不忘了他。""连李斯的名声都好了很多,还有活着的那些人.如张苍,陈需,陆贾等人..."刘长本来还听着张良说呢,忽然,他打断了张良,问道∶“陆贾也是我同门??陆贾就是那位大汉第一说客,四处出使的,同时也是王陵所推荐的儒,法,黄老三家都有涉猎的学术大佬,张良狐疑的看着他,"陛下不知道"刘长清了清嗓子,“啊...朕给忘了。”
张良说道∶“荀子的徒弟有很多,像陛下所钟爱的浮丘伯就曾跟他请教诗,还有陛下所厌恶的毛公也曾跟他请教过...”刘长惊叹,点了点头。
从张良这里听完了刘长的骚操作,那一刻,韩信都不知该说些什么,哑口无言。
刘长得意洋洋的说道“师父,你不必争宠等你归天了,你也是天子圣师我要设立兵庙,追封你为兵仙..让后世人都敬拜你的”刘长又感慨道∶“可惜啊,我的祖师荀子已经逝世了,若是他还在,看到朕为他做的这些,他也一定会很欣慰的,定然会对我这个徒孙无比的喜爱....”"呵。
陈平嘴角抽了抽。"仲父你笑什么""没什么。"
刘长自己可能都不会想到,在后来不断的被后人打击,到最后甚至被移出了孔庙的荀子,因为他的缘故,地位超过了孟子,急剧增加,为后来的思想浪潮带去了巨大的变动。
对于刘长的登基,韩信很开心,可是对于他不等自己就悄悄登基的行为,韩信则是很不满。但好在,刘长几句话就让韩信不再因为这件事生气,因为刘长做出来的让他生气的事情太多了。
而面对河西外,唐国外的局势,韩信也是给出了自己的想法与见解,刘长很是认真的听差,就在几个人聊的火热的时候,周昌方才带着唐国的群臣们前来拜见,刘长自然是起身去迎接。"哈哈哈,各位仲父,许久不见啊!""陛下"
唐国群臣纷纷大拜,刘长急忙将他们拉起来。
众人分别坐下,刘长亲切的与他们寒暄,询问唐国的情况。在得知唐国还是一如既往的“食不果腹军粮充足,衣不蔽体,披甲百万”之后,刘长表示很欣慰。
随着李左车率先开始用唐国方言说话之后,整个庙堂的风格都变了,就连刘长也换上了一口唐国话,朝臣们无奈的摇着头。唐国大臣们已经很久没有见到大王了,此刻相见,自然是有着说不完的话。就在他们大声说着自己的事情的时候,周昌却有些忍不住了。”咳咳,陛下,唐国的事情。”
这次唐国群臣前来,当然不是为了跟刘长寒暄的,他们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唐国的存留问题。曾经的唐王,如今成为了天子,而唐国强大的势力,也不能就一直让国相来负责,于是乎,针对唐国的问题,群臣提出了很多的想法。
周昌认为,应当除掉唐国,将国改为郡,首先就是唐国太强大了,甚至有了与庙堂抗衡的实力,这实在是不妥。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如今的庙堂有些缺少大臣了,他希望能将唐国的三公九卿都带回庙堂里,担任一些重要的职务。当然,也有反对者,如张不疑,就是坚决的反对者。他认为,唐国不能除,应当让天子继续担任唐王的身份。
召平认为应当让太子安兼任唐王的职务,为大汉留下一个规矩,继承者担任唐住。王恬启则认为,应当按着正常的手续,册封刘长的其他孩子为唐王,例如皇子勃面对这么多的建议,刘长一时间也有些不知做出什么决定来,最后只能是召集唐国的大臣们,一同来商谈。
在周昌说出了自己想要除国的打算,并且暗示他们会有更好的去处的时候,御史朱建忍不住了,他站起身来,说道“如今匈奴刚刚被击败,您就想要除掉唐国,匈奴所盘踞的地方,如今还有很多的势力,唐国是长安的屏障,除掉唐国,你就是灭亡大汉的罪人!”这个帽子很沉重,周昌的脸色顿时也就不好看了。
"抵御北方的敌人,光是雁门云中两个郡就可以做到了,何必需要庞大的唐国呢?难道您是舍不得自己的位置吗?""你说什么"
唐国的大臣们只是觉得感受到了羞辱,顿时就要与周昌发生争执。"你们想干什么"
刘长皱着眉头,盯着他们,原先情绪激动的大臣们,顿时清醒,坐回了自己的位置。
”要商谈,就好好商谈,这里不是动手的地方..想动手,就跟朕动手。”刘长冷冷的说着,又看向了一旁的陈平,问道∶“您觉得应该怎么办呢"
陈平脸色一黑,他早就知道会是这样了,这是他无法摆脱的宿命。"陛下…我倒是觉得,可以听从召相的建议,不除唐国,以太子安为唐王。""那有什么区别呢?难道要让太子安前往唐国去?太子外出?哪有这样的道理?刘敬很是激动,他生气的说道“陈侯之言,实在是不妥。”
群臣都因为唐国的事情而陷入了对峙,刘长却也是在思索着解决办法,他又看向了张良,张良却给出了与陈平截然不同的建议,“可以让公子勃担任唐王。”
"这如何能行…唐国那般庞大"
这次是周昌忍不住反驳,他没有明白的说自己的理由,可众人都能听得出他的意思,唐国这地方,不拿来谋反实在是太可惜了,他是担心刘勃担任唐王,将来会跟他阿父那样谋反,弄得大汉再次陷入动荡之中。眼看群臣再次陷入无休止的争吵,每个人都说着自己的想法,刘长只是觉得厌烦"够了!满朝的大臣,居然还解决不了这点小事!实在是令朕失望!"刘长愤怒的说着,随即又说道“这件事,朕会自己去操办你们且去休息吧刘长转身走出了宣室殿,嘴里念念有词,却是在不断的发着牢骚,痛斥着群臣。
”这点事,都得朕亲自来想办法,你们这些大臣…难道除了领取俸禄就不会做点实事吗什么事都要朕亲力亲为,真不知道你们都是干什么吃的…朕天生的忙碌命,这辈子都要这样了…大事,小事,没一个是朕不在就能解决的…朕又不是万能的,什么都要朕来自解决吗.“刘长就这样骂骂咧咧的走出了宣室殿,而大臣们看向彼此的眼神还是带了些敌"阿母"
阿长还不曾走进殿内,他的声音却已经传了进来。
吕后叹息了一声,抬起头来,就看到一脸委屈的刘长,正可怜巴巴的看着自己。“唉......”"过来""阿母。"
刘长乖巧的坐在了吕后的身边,即刻开始告状,“今日我召见大臣们,商谈唐国的事情,他们每一个能解决问题的,都是在吵自己的,陈平和张良也是两个老狐狸,都是急着表态…他们都不足以成事..”刘长这神色,像极了在外头受欺负后回来告状的孩子。
吕后很是认真的听着,在听完了刘长的话之后,方才问道“你是拿不定主意吧”"是啊…所以才来找阿母,就是想让阿母帮我拿定主意!"
”你看看你…哪里像个天子……你这衣袖啊…我真该把绢布缝到你衣袖上…这点事你都要来找我…难道你除了吃肉狩猎就不会做点实事吗?什么事都要找我来帮你,真不知道你这个天子是干什么吃的…我天生的忙碌命…”吕后将这竖子训斥了一番,刘长只是低着头不说话。
可没办法,不成器也是自家的娃,吕后只好认真的说道“周昌说除国,是因为他担心唐国对长安有威胁,张不疑说继续留着,是因为他想给你留下基本盘,召平支持安,因此想让安的位置更加稳固,王恬启向来跟随我,勃是吕家的血脉,因此他提议让勃担任唐王....""既然如此,你将上党以及靠近长安的诸县收回庙堂.让周昌这类人安心,继续留差唐国的军队,留下基本盘,让太子担任唐王,让跟随太子的人不再担忧,将你其他的儿子封在唐国各郡,让他们能享受兄长的庇护,帮着不方便离开的安来治理唐国各地…”哦!
刘长若有所思的点着头,恍然大悟。
还没等吕后再说什么,刘长就跳了起来,“阿母!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我还有事!晚上来吃饭,吃肉!”看着顿时飞出去的刘长吕后深吸了一口气。
不生气,不生气,打这个竖子不划算,打得自己次日抬不起手来,这厮都是活蹦乱跳的。
就在吕后送走了大竖子之后,小竖子却也弹出了头来。"大母"
吕后看到忽然出现的安,脸上顿时洋溢着笑容,完全没有对长的样子,安开心的扑进了她的怀里,尽情的撒娇。bpgfg,"你怎么没有去天禄阁啊"
"大母…我听人说,阿父要将我赶去唐国,是真的吗"
吕后顿时眯了眯双眼,再次打量着面前的孙子,问道“当然不是真的,为什么要将你赶去唐国呢”"那些大臣是这么说的….唐国本来就是我阿父的封地,为什么要大臣们去谈论呢?""那你觉得该怎么办啊"
”我觉得应当留着唐国…我也很想当唐王,帮着阿父承担压力,可是我怕自己去了唐国,就见不到大母…大母若是想我了该怎么办啊?”"哈哈哈哈"√入"
吕后大笑了起来,拍了一下安的额头,笑骂道“你们这俩竖子,利用我的时候这小心思都不愿意藏一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58/12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