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第7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2/1622


大明灭亡太快,满清入关太快,黄台吉突然病逝,多尔衮忙着内斗,接着又大举迁徙,哪有时间精力扩大情报系统?
当时的山东、河南,又是瘟疫横行,南下道路都被大同军卡死了。就算有漏网之鱼,村镇百姓,群防群治,外乡人全部登记隔离,商贾不得南下,投亲百姓就地安置落户……鞑子想派间谍过来,都肯定被彻底打乱计划。
甚至有可能部分间谍,被编户分田之后,觉得日子过得不错,便安安心心当农民。
兵荒马乱,瘟疫肆虐,鞑子不可能找间谍的麻烦,只能将其视为失踪人员。
接下来就是满清退守辽东,多尔衮试图恢复情报系统,但他能做的只剩下联络商贾。
徐颖说道:“负责联络之人,从蒙古前往张家口,再由张家口的晋商出手。此次抓捕的商贾,就是被张家口的晋商所蛊惑。由于辽东到山东的通道,被我大同军断绝,即便是南方的参商,也得去张家口购买辽参。曹逢吉手下的伙计杨一芹,被抓住儿子作威胁,是盐商张完学派人干的。”
赵瀚问道:“张完学为何要给鞑子卖命?”
徐颖回答:“一是报复大同朝廷,二是他的家族,在跟鞑子做皮货生意。”
赵瀚又问:“鞑子没在他的商号安插人手?”
徐颖派出的密探,就主要安插在各地商号。或者,直接招募商号伙计,成为收集情报的编外人员。
徐颖却说:“鞑子肯定有在商会安插探子,但没必要在南方安插。臣猜测,鞑子在退守辽东时,留了一些密探在北直隶,用于今后入关劫掠或者攻城。至于南方,曹逢吉就已经是最大的手笔,其余细作都是传递消息的商贾。臣拷问了那些商贾,他们在南方连接头的都没有,必须到北方经商才能把消息传出。”
赵瀚为之了然。
古代情报机构也就这样了,大明的锦衣卫属于另类。
而且,仅限于明代中前期的锦衣卫,甚至可去草原、朝鲜做密探。明末就不行了,鞑子肆虐北直隶,一路抢掠到山东,双方交战两个月,崇祯竟不知清军来了多少人。
赵瀚非常清楚,维护一个情报系统要花多少钱。
去年的情报支出,已经超过皇室用度,总共用去七十多万两。除了给情报人员开工资之外,还在北方大量建立联络点,甚至把触角伸到李自成的地盘(去年密探的抚恤费,也用了不少进去,主要是因瘟疫和战乱而牺牲)。
李自成在干嘛,赵瀚知道得清清楚楚,随时可以策反某些摇摆将领。
辽西走廊,也有徐颖的人,否则去年没那么容易奇袭占领威远台。
“曹逢吉呢?”赵瀚问道。
徐颖回答:“跑了。听说扬州商贾被抓,他当天就跑了,只带了些随身银两。商号,货物,还有存在票号里的银子都没带走。”
……
徐州。
曹逢吉心有余悸的回望南方,自言自语道:“总算逃出来了,还得加快行程,不出几日,必有海捕文书。”
左孝成却说:“曹先生不必着急,肯定没有追兵,也没有什么海捕文书。”
“肯定有!”曹逢吉说道,“张完学被抓,杨一芹也被抓,怎么可能不把我们供出来?”
左孝成嘿嘿发笑:“我说不会有,便一定不会有。”
“你怎知……”曹逢吉猛然露出惊恐之色,“你是……你是……”
左孝成安抚道:“曹先生莫慌,真要抓你,在南京就抓了。上头说,你还有用处,让我跟随先生一起去张家口。”
曹逢吉如坠冰窟,自己不但早就被盯上,而且还知道自己是从张家口来的。
左孝成诱惑道:“曹先生还记得跟陛下约好的生意吗?”
曹逢吉点头说:“记得。”
“这些生意可以照做,”左孝成说道,“曹先生亲自做不成,却能让家族换人来做。等陛下一统江山,毛料生意还会交给先生。”
曹逢吉猛然从地狱升到天堂,当初他的父辈,也是被满清俘虏,不但保住性命,还保住了财货,更借此大赚国难财。
现在又轮到他了,只不过合作对象换人,换成一个更有可能坐天下的皇帝。
钱只会赚得更多!
左孝成拿出一封厚厚的信件:“这些消息,可都是机密,拿去进献给鞑子,必然更受其信任。先生可以谎称自己套取重要信息,引起了南京朝廷的怀疑,连夜逃了出来,导致扬州那些商贾被抓。”
“好!”曹逢吉吞咽口水,接过信件好生保管。
徐颖把情报机构搞得很大,就以为满清也是如此。随着调查深入,发现满清细作,在南方根本不成气候。
那就没必要慢慢玩了。
因为曹逢吉实在太磨叽,来到南京半年时间,竟还没去接触田贵妃和前朝皇子。如果一切按原计划进行,估计左孝成跟着逃走时,满清都已经快完蛋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2/1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