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第7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9/1622


扬州三大商帮,分别是:山陕帮、江西帮和徽州帮。
由于赵瀚造反成功,江西和徽州帮都因此获益,把山陕商贾排挤得日暮西山。特别是山陕盐商,专营份额微乎其微,不管是出于利益,还是出于对赵瀚的仇恨,山陕盐商给鞑子当间谍都再正常不过。
此时被盯住的这个山西盐商,还跟名臣王崇古、张四维有些关系,可以算是王、张二人的旁系后代。
张居正去世之后,张四维继任首辅,干的啥事儿不问自知。
张四维、王崇古这对甥舅,一个是内阁首辅,一个是封疆大吏,而且全都出自盐商家庭。当时的御史郜永春,在巡视盐务之后说:“盐法之坏,由势耍横行,大商专利。”就差没有报出张四维、王崇古的身份证号。
即便如此,郜永春还是被张四维逼得辞官。
弘治皇帝盐法改革之后,山陕盐商已经开始衰落。正是张四维这些山西大臣,打着改革盐法的旗号,在万历年间重新洗牌,让山陕盐商再次豪横起来。
对于长期定居扬州的山陕盐商而言,赵瀚断了他们的财路,那是有不共戴天之仇的!
一个月后,徐颖递来调查进展:“扬州的晋商王氏、张氏、范氏,还有陕西商人李氏,这些盐商都有问题。要么给鞑子传消息,要么给李自成传消息。南京这边,有一个姓艾的参商很可疑,但暂时没有抓到什么把柄。陛下,要抓起来审讯吗?”
赵瀚还想看一场扣人心弦的谍战大片,结果调查顺利到出人意料。
古代间谍们,职业技术太粗糙了!
引蛇出洞也没啥收获,无非一堆文人喝酒抱怨,真让他们投靠鞑子,怕是一个个能吓得半死。
实在没劲。
===477【黑白无常】===
终于有人使用了“仁商”腰牌,非常顺利的见到皇帝。
“拜见陛下!”汪明然恭敬作揖。
赵瀚笑道:“赐座。”
汪明然拱手道:“谢陛下!”
赵瀚捡起桌案上的仁商腰牌,给汪明然抛过去。也不闻其觐见缘由,而是说:“听闻阁下有一座不系园,还是当年陈继儒亲自书写园名,如今已是杭州的学术交流中心。”
汪明然笑着回答:“陛下妙语,学术交流中心之说,草民虽然前所未闻,却又一听便知是何意。只不过,草民还没那么大面子,只是偶尔宴请朋友罢了。”
“我哪天去西湖,定要到不系园耍耍。”赵瀚说道。
“草民恭候御驾。”汪明然欣喜道。
两人聊天的气氛很随意,汪明然算是立过大功的盐商。徐颖在江苏能快速发展情报系统,汪明然至少出了一半力气,当然,也因此获得大量的食盐专营份额。
不似皇商,胜似皇商!
听听赵瀚的自称就知道,是把汪明然当成自己人了,否则肯定会自称“朕”。
至于不系园,那是一条西湖画舫,僧道名流、琴萧茶酒、美人知己,不知受到多少文人墨客的追捧。同时又规矩颇多,不准带仆从、不准唱大戏、不准喧哗打闹、不准跑来借钱、不准装腔作势、不准繁文缛节……这两年愈发有名,已属江南第一论道交友之地。
君民一番闲聊,赵瀚问起两淮盐业,汪明然都小心详细作答。
终于,赵瀚问道:“说吧,你这次来有何事情。”
汪明然起身拱手说:“陛下,江苏、安徽两省的大学,迟迟没有敲定校址……”
“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了,”赵瀚立即打断,“你想在徽州或者扬州建大学?”
汪明然说道:“陛下明鉴。”
赵瀚直接给以明确答复:“安徽的大学,是不可能建在徽州的,那里实在太偏了,你让皖北的学子怎么去读书?”
汪明然说道:“建在安庆也可,徽商愿与安庆、桐城等地士绅,共同出资建造大学,再无偿捐献给朝廷,绝对不会插手学校事务。”
“可以,你们发起募捐吧。”赵瀚一口答应。
嗯?
这么容易?
准备了满肚子说辞的汪明然,突然不知该说啥,当即跪地道:“草民,跪谢君恩!”
安庆虽然没有位于安徽的中心,但位置也比较适中,而且交通还很便利。只是因为争来争去,赵瀚才没有确定,既然绅商们愿意捐款,那就卖个面子给汪明然。
赵瀚忽又说道:“但有一个条件。”
“陛下请吩咐。”汪明然连忙应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9/1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