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第5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6/1622


革左五营当中,左金王跟明军打仗时战死,革里眼、改世王、乱世王被张献忠杀了兼并部众。
如今只剩老回回马守应,地盘被张献忠划在郧阳。此人是大明边军出身,他麾下的骑兵,不仅有汉人和回民,甚至还有蒙古人。
张献忠大军在广济县城附近扎营,撒出两千马队做探子,老回回则带五千精骑直奔黄梅县。
广济县的各个村落,已经坚壁清野。
百姓要么撤进西北边的大山,要么撤进广济县城。张献忠一路率兵过来,沿途有些秧苗已经插下,有些水田还来不及插秧。
此时此刻,守城百姓看着外面的敌军,一个个眼里都是仇恨的目光。
特别是那些来不及插秧的农民,他们已经撒种育苗,已经犁田蓄水,什么工作都搞完了,只剩插秧这关键一步。张献忠一来,啥都白干,农时已经被耽误!
翌日。
张献忠掏出一副民用版千里镜,这是细作在江西买来的。
他派了许多细作出去,都有家眷做人质。但能回来的只有一半,也不晓得是被杀了,还是留在赵瀚的地盘不肯走。
城楼上密密麻麻,守军数量非常多,但看样子都是些杂兵。
张献忠放下千里镜,他有种直觉,大同正规军不在这里。城里应该全是百姓,守城的也是本地百姓。听回来的细作说,赵瀚的地盘每个村都有农兵,想来广济县城的守军也以农兵为主。
这座城不好打,虽然没有正规军驻守,但前期准备太充足了!
再不好打,张献忠也必须打下来。
由于地形原因,南边是长江,北边是大别山,张献忠的出兵通道非常狭窄。若不拿下此城就长驱直入,他的粮道非常危险,很可能被城中守军跑出来断掉。
攻城的前几天,必须先派工匠和民夫,在梅川河搭建七八道浮桥。
张献忠一边让人搭桥,一边砍树制造攻城器械。
那些撒出去的马队,一部分朝着东南方而去,他们尝试劫掠武家穴这个商业集镇。
奔至镇外,却见围绕小镇,已挖了两道宽大的壕沟,沿途村庄的农民早就撤走了,而且大部分撤到武家穴镇防守。
马队奔回去汇报情况:“大王,武家穴镇外有深壕,只留几条窄到可以通过。沿途农民都没了,怕是已经撤到镇子里,镇里有可能挤了两三万人。”
张献忠听了眉头紧皱,他原定的战术,是沿途抢劫粮食,裹挟百姓不断进军。
可眼下这种情况,粮食抢不到,百姓也裹挟不了,只能一座一座的慢慢攻城。这他娘还打个鬼啊?
赵瀚手里究竟有多少粮草,竟然可以玩坚壁清野!
广济、黄梅、宿松等县,都是去年被赵瀚占据的,许多百姓移民不足一年。根本就没收获多少主粮,只是补种些杂粮而已,一半百姓靠啃红薯过冬。
这几县的百姓全是累赘,坚壁清野躲起来,口粮大部分得靠赵瀚提供。
张献忠完全想不明白,为啥赵瀚把宝贵的粮食,用于撤离转移百姓?留在农村自生自灭不好吗?
什么分田析产,什么轻徭薄赋,张献忠都觉得是一种收拢人心的手段。关键时刻,还得靠军队打仗。如今就要打大战了,把粮食用来养百姓是什么情况?
很快,张献忠就会明白!
浮桥搭建完毕,仅有的二十多门火炮,被推到河对岸攻城。
看到火炮推出,守军纷纷离开城墙。
几轮炮轰之后,效果不是很好,因为张献忠没有攻城重炮。
别看水泥砌砖做成的墙面,被火炮轰烂一大片,里面的夯土城墙却坚实得很。好几米厚的夯土,用无法爆炸的炮弹,得多少才能生生砸塌啊?
城墙还没塌,张献忠已经心疼火药了,他得留足火药打野战,不能全浪费在攻城的时候。
十万大军,陆续渡过浮桥,用了半天时间,将广济县城团团包围。
下午时分,三面围攻,留一面给守军逃跑。
广济知县叫安其恭,湖南新化人,他自己是个秀才,兄长安其则是举人。安家虽然被分走几千亩田产,兄弟俩却都做了官,弟弟做知县,哥哥做法官。
安其恭坐在县衙居中指挥,负责全城的后勤事务。
官吏不断进出县衙,一拨拨物资从他笔下划拉出去,一队队百姓被分派往县城各处。
就连城中绅商,都组织家人守城,甚至有士绅和商贾,带着饭菜亲自去慰劳士兵,象征性的搬运帮着一些物资。
广济县被孙可望整整占领一年,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士绅商贾,都知道城外之敌是啥德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6/1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