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第4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8/1622


左良玉心想:满朝君臣还在做白日梦,那赵瀚志在天下,岂是区区吴王就能打发的?
眼前这些官、太监和厂卫,左良玉也懒得阻拦。
反正赵瀚不会勤王救驾,他拦着干什么?别因此同时得罪了朝廷和赵瀚。
徐州。
李正打到淮河黄河边上,就没有再继续往北。
淮河黄河南岸的广大地区,由于经历反复战乱,部分州县十室九空。
大同官吏来了之后,就算招来流民分田都不够,必须从南方移民过来充实人口。
虽然可以缓解南方的人口压力,但耗费钱粮甚多,赵瀚短期内无力北上,必须先巩固新占领的地盘。
“皇子和公主?”李正以为自己听错了。
王调鼎笑着说:“皇子和公主都在船上,全部送去南京。至于如何对待,全凭赵先生自己的意思。”
李正连忙说:“好,我派五百兵护送,莫要半路出了岔子。”
王调鼎又说:“这三百多艘船上,有几千辽东难民,还有千余天津官兵,全都拖家带口的。”
李正笑道:“那正好留在此地,附近一些州县缺人口,还得从南方移民过来呢。”
辽东难民约有五千多人,男多女少。
天津士卒连带家属,将近有六千人,倒是不必再重组家庭。
上万人在徐州下船之后,王调鼎拱手说:“诸位不必南下了,在此分田落户便可,官府会发给种子,还会借给你们耕牛。棉被、棉衣等御寒之物,也会借给你们,等你们安定之后,再慢慢赚钱归还。”
“真的可以分田?官府白给田产?”刘莽问道。
王调鼎笑道:“不但分田,生活所需物品都会提供。分田是白给的,其他物品只是暂借,不收取任何利息,你们今后每年偿还一些便可。”
“那也顶好,赵天王仁义啊!”刘莽大喜。
吴化普却问道:“能当兵不?我想杀回辽东,找那些狗娘养的鞑子报仇!”
王调鼎解释说:“你们分田之后,会有人来村镇编练农兵。忙时耕种,闲时操练。大同正兵若是扩军,优先从各地农兵抽取,不会直接面向普通百姓征兵。”
吴化普说道:“这我怎选得上?我就一条胳膊。”
王调鼎叹息:“独臂也能生活,今后好好过日子吧。”
“那可不成,我还要杀回辽东去,”吴化普急道,“我不分田了,随你去南京见赵天王。就算嫌弃我只有一条胳膊,我还能在辽东做向导,辽东各处我都熟得很!”
王调鼎说道:“我只领你去南京,至于能不能见到赵先生,得看你自己的造化。”
“多谢!”吴化普高兴起来。
他也是有亲人的,但只剩弟弟、弟媳和侄子,其余家人全都生死不明。
家人失散已经好几年了,有可能被鞑子抓去做农奴,也有可能早就丧生于鞑子的屠刀之下。
吴化普把弟弟一家留下,自己随船前往南京。
至于刘莽,留在徐州分田,他不知道自己跟赵天王见过面,还施舍给赵天王兄妹几枚铜钱。
这些从辽东和天津来的百姓,得知能够分田,还能暂借生活物资,全都欢呼雀跃庆祝起来。
虽然接下来的日子很难,这里也经常干旱,但终归有了一个盼头。
===350【法统】===
朱慈烺坐在马车里,身边是两个八岁的弟弟。对面是两个妹妹,一个十岁自己坐着,一个一岁被乳母抱着。
从北京到南京,沿途担惊受怕,同时又觉得新奇。
十一岁的小孩子,已经有自己的思想,却又懵懵懂懂,对这个世界半知不解。
他偷偷掀开车帘,入眼是栉比鳞次的商铺摊位,来来往往到处都是行人。有的挑着担子,有的推着车子,还有最近兴起的舆轿“出租车”。
这里就是南京吗?
比北京可富庶繁华得多,为什么大明不定都南京呢?
说实话,朱慈烺对北京没啥了解。也就前段时间出宫,路上偷偷瞧了几眼:街边许多店铺都关门了,到处是乞丐和饥民,还有差役将成群的自阉之人往外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8/1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