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第2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5/1622


“放假,到数学会那边去了,今天好像有个什么数学聚会。”费如兰说。
赵瀚笑道:“她有正事做就好。”
费如兰说:“妹妹是住这里,还是重新收拾一进院子?”
“先住这里吧,她言语不通,先把汉话学会再说,”赵瀚放下铳儿,从身后搂住费如兰,“娘子想我没有?”
费如兰心头一甜,红着脸说:“快放开,妹妹跟佣人们都在呢。”
“不怕,由她们看着。”赵瀚一阵腻歪,其实是怕费如兰吃醋。
盘七妹笑了笑,然后四下打量院子,觉得院角可以摆一排鸡笼,否则就实在太浪费地方了。
===277【打仗就是赌博】===
赵瀚返回吉安之时,北直隶那边的战况有些胶着。
杨嗣昌被调离北京,前往湖北征讨流贼,这对北边战事似乎没啥影响。
什么杨嗣昌、高起潜合谋陷害卢象升,故事内容编得很像演义小说。就算真要陷害,也不会如此低级,否则杨嗣昌哪能一直受到皇帝信任?
真实的情况是,卢象升主动建议分兵,并写信与杨嗣昌商量,杨嗣昌同意了分兵计划。
这可以通过两人的奏章查证,卢象升是根据战局而选择分兵,他奏章里的原话可概括为:各路军队聚集,看似合兵,实为臃肿,浪费兵力;分兵守御各城,就形成一个个孤军。合兵囤积、分兵守城,都是兵家大忌,应该视满清动向而分合。
清军分兵了,于是卢象升也分兵,否则就是任由满清劫掠地方。
杨嗣昌非常配合,让卢象升统率宣大之兵,兵力为31500人。怕卢象升出现闪失,又调蓟镇兵过去,于是卢象升手中兵力达到四万,超过高起潜的三万九千人。
这个时空,杨嗣昌被调走,卢象升主导战争。
开局一模一样,没有丝毫变化。兵分两路,卢象升手里有宣大、山西、蓟镇、保定兵四万,高起潜掌控兵力三万九千。
接下来的变局,还是一模一样。
宣大总督陈新甲,被调来北直隶驻守皇陵,卢象升划拨了部分军队给他。
同时,一些关键城市和据点,必须派兵驻防,任务交给蓟镇、保定和部分山西兵。
情况就变成了,卢象升率16000人,追击阻截一路清军。陈新甲率4500人,驻守皇陵。高起潜率39000人,追击阻截另一路清军。剩下的部队,全部用于防守战略要点。
让我们来看看,战局是怎么戏剧性变化的。
昌平,皇陵。
“总制,冀北道塘报!”
“拿来!”
陈新甲一手夺过军报,是冀北道朱家仕送来的。
监生吴以敬,上报山阴知县,说发现清军过了龙泉关,消息层层传递送到陈新甲手中。
在此之前,陈新甲还接到军报,说清军抵达获鹿,要通过井陉走固关进山西。
两份军报,都指明清军要去山西。
只不过,一个走龙泉关,一个走固关,完全相反的两条路线啊。
陈新甲仔细思考之后,提笔给兵部写塘报,大致内容为:前日获塘报,有鞑奴在真定,前哨已至获鹿、井陉,将奔固关出山西。今获冀北道塘报,奴夷已过龙泉关,恰与之前塘报内容相符。
两份完全相反的塘报,在陈新甲手中,居然完美契合了,而且还敢发给兵部。
历史上,正是陈新甲的这个军情,导致卢象升孤军奋战而死。
其中也有杨嗣昌的锅,因为杨嗣昌接到情报之后,立即把陈新甲等人调回山西。
接着,杨嗣昌又给卢象升写信,说清兵已过龙泉关。卢象升以为满清分兵,劫掠山西去了,立即把王朴等将的精锐调去追击,结果自己只剩几千孤军被围歼。
陈新甲跟熊文灿一样,都是杨嗣昌举荐提拔的。
杨嗣昌、陈新甲两人,究竟是不熟悉地理,导致错误判断。还是故意而为之,想要害死卢象升?
都有可能,说不清楚,后人只能猜测。
而今因为赵瀚崛起,杨嗣昌被调去湖北,不在北京瞎指挥。
兵部侍郎有一大堆,都被派去地方做督抚了,只剩左侍郎谢文锦、右侍郎孙必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5/1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