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第183部分在线阅读
“你就不怕官府赖账?”密探迷糊道。
“皇帝才会赖账,赵先生不会。”百姓说道。
密探大惊:“你说的官府,是那个赵先生?”
百姓好笑道:“除了赵先生,这南昌还有哪个官府?赵先生心善,见不得百姓受苦,救灾把粮都用完了,咱们老百姓肯定要帮忙啊。”
这个密探立即回镇里,把事情告诉小伙伴。
翌日,他们继续往南,很快发现同样的情况,到处都有百姓主动把粮食借给“官府”。
不过士绅很少,特别是粮商,一粒粮食都不会借出。
因为南直隶和浙江大旱,他们趁机囤积居奇,打算明年春天运过去。现在不卖,是因为粮价还不到最高点,他们任由江南诸府百姓饿死,等到明年春天必然粮价再度暴涨。
粮商们非但不借粮给赵瀚,还到处下乡高价收购粮食,屯起来明年可以赚大钱。
一些贪图钱财的百姓,因此也不借粮给赵瀚,趁机把余粮高价卖给粮商。
当然,只要赵瀚不出面打击,粮商们也不会反对赵瀚。因为赵瀚带来了安定,特别是今年救灾,让江西保住了粮食收入,他们可以买更多粮食运去江南诸府。
商人喜欢社会安定,他们是真心拥护赵瀚。
很诡异的现象。
===229【赵瀚想跟皇帝联手】===
饶州城。
费纯来这边视察情况,顺便把九江、南昌、南康三府粮商叫来训话。
这些粮商,如今皆以李凤来为首,虽然并非生意做得最大,但谁都知道李凤来是赵瀚的人。
而且,南昌府已经陆续分田,作为庶出子的李凤来成功自立,引来许多庶出子、家族旁支和职业掌柜效仿。他们都是分田分家的受益者,只能选择拥护赵瀚,甚至帮着赵瀚打压本家。
“拜见司财老爷!”众粮商拱手作揖。
“坐吧。”费纯的脸色很不好看,或者说他今年就没好看过。
粮商们惶恐坐下,难免心虚,生怕赵瀚和费纯翻脸。
费纯整天累得身心疲惫,也没心情绕弯子,直接了当的说道:“你们私下在作甚,打的什么主意,谁都清楚得很,就不用我废话了。”
粮商们胆战心惊。
李凤来辩解道:“司财大人,我等并未在江西囤积居奇,甚至今年主动提高了粮食收购价。”
费纯冷笑:“总镇年息两分借粮,你们不把粮价翻倍,能从农民手里买到粮食?”
年息两分非常高,相当于赵瀚从百姓手里借100石粮,五年之后就要归还240多石。但这属于大灾之年,粮价是迅速提高的,五年之后归还两倍有余,其实从银子来看反而是不亏的。
粮商们在江西,价格翻倍收购粮食,运去江南诸府依旧可以大赚。
因为江南诸府,一石米的价格,已经涨到二两银子,比去年提高了四倍有余。等到明年青黄不接,米价还得继续往上涨!
另一位姓涂的粮商说:“司财老爷,可咱们也得做生意啊。”
费纯说道:“我直接转达总镇的意见,你们赚钱可以,但不要做得太过分。江南诸府百姓,虽在朝廷治下,但赵总镇还是不忍见其饿死。此时就把粮食运过去,也够你们赚钱了。明年开春再卖粮,得饿死多少百姓?”
众粮商面面相觑,这赵瀚也管得太宽了吧。
他们忌惮赵瀚的武力,在江西绝对诚信经营,无非在外地捞些银子而已,赵瀚连江南诸府的事情也管?
大家都这么干的,江南诸府,包括后世的安徽,从明中期就不怎么产粮,全靠江西、湖广的粮食运去。今年大灾之后,湖广粮商也在囤积居奇,一点一点的放货,不约而同的打算明年春天再卖粮。
李凤来说道:“司财,就算我们老实卖粮,江南粮商也会坐地起价,江南百姓同样买不起粮食。”
“粮价总会低点。”费纯冷笑。
湖广、江西的粮商,主要是往江南批发粮食,顶多进行少量的零售。江南粮商才是零售的主力军,他们从湖广、江西商人手里买粮,同样也是一点点放货,等着明年春天狠狠捞一笔。
赵瀚可以卡着运粮通道,强行征收重税。但这些重税,必将转嫁到江南百姓身上,导致江南粮价变得更高。
江南财富之地,有着全国最发达的工商业,赵瀚今后是要借此发展工业的。若是被搞得十室九空,那还玩个屁啊?因此赵瀚不能给出境的粮食课重税。
赵瀚也不能提前占领江南,否则会带来两个结果:
第一,大明朝廷财政彻底崩溃,导致北京提前被攻破,鞑子也肯定提前入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