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第16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02/1622


这些北方土司,随即被扔出会场,商量着怎么瓜分地盘。
黄幺又问那些孟人:“你们还没选出国王?”
孟族首领,面面相觑。
他们早就已经选好了,不过数量有点多,足足有三位国王。
一个国王,来自跟随丁家盛北上的孟人。一个国王,来自勃固城。一个国王,来自马都八。
黄幺无奈道:“你们再回去商量吧。”
一群孟人首领,接下来天天开会,开着开着就拳脚相向。
足足折腾大半个月,居然采用君主立宪制。
孟人精于商业,一百多年前,就已经跟欧洲殖民者接触,对荷兰等国的政体也有所了解。
来自勃固的国王候选人,可以证明自己的王族后代。因此,他的正统性最高,颇有争议又毫无悬念的做了国王。
另外两位国王候选人,一个做了卑谬领主,一个做了马都八领主,大概可以理解为两个公爵。
其余首领,也各自获得封地。
这些贵族们,即将组建议事大会。税收、徭役、法律等等,需要议事会来决定,国王不得擅自修改其内容。
同时,又残留着东吁王朝的政治规则,比如国王有权派遣税务官,到各个领主的地盘收税。东吁王朝是国王与领主五五分成,而新建的孟国,国王最多只能拿走四成,剩下六成税收都得归领主所有。
缅甸的势力划分,差不多就这样定了。
克钦族还在刀耕火种,而且很多被划到中国境内。克伦族分布很广,但也显得很散,一部分也被划到中国境内。
缅族彻底沦为被统治民族,这个雷迟早要爆,就看傣国和孟国能镇压多久。
孟国定都勃固,傣国定都阿瓦,两国的国境线,划在卑谬北边的马奎一带。
孟国的国土面积要大些,而且有很长的海岸线,适合贸易经商,但大部分稻田只能一年一熟。
傣国虽然国土面积更小,且完全是内陆国家,但这里的很多稻田,可以做到一年两三熟。
另外,缅甸的仰光地区,割让给中国建立港口城市。
泰国的泥海曼谷,送给中国建立海港。
此时的曼谷,只是个小渔村。从曼谷到大海,到处是红树林和沼泽地,所以才被当地人称作“泥海”。对暹罗而言,把曼谷送出去也无所谓,就是稍微有些膈应而已,毕竟中国会在那里驻军。
大同军陆陆续续撤走,在阿瓦留了一个师,在仰光留了500士卒,在曼谷留了500士卒。
朝廷组织的首批移民,优先送去仰光和曼谷。都是从广西、云南移来的,相对更能扛住炎热湿润的天气,数量也不多,一两千人而已。
缅甸和泰国境内的汉人,却自动朝这两个港口迁徙。
特别是暹罗汉民,半年之内,就有三千多人搬到曼谷,成了那里的绝对主体民族。在朝廷的帮助之下,一些汉民开垦沼泽种地,但大部分汉人是挤在港口经商。
等待三个多月,朝廷的命令终于送达阿瓦。
赵皇帝和内阁同意将领们的请求,吞并孟养司、木邦司、车里司、孟艮司、孟连司,并且吞并安正国城新古及以北的部分中缅甸土地。
其中,孟养司、车里司、孟连司、木邦北部,全部划归云南省并改土归流。
孟艮司、木邦南部,还有新并的中缅甸地区,设置平南军民府。丁家盛战功卓着,担任平南军民府长官。
“军民府”是明代的一种地方行政区,土司、官府、汉人、少数民族混杂。
明初设立的军民府,几乎全是土司。明代中前期的军民府,大部分都不是土司。明代中后期,开始大量废除军民府,同时伴随着改土归流。
现在朝廷设立“平南军民府”,也是一种混合行政区。
因为实际情况复杂,原则上实行军管,最高长官由武将担任,防备当地百姓叛乱。同时,又在一些交通便利的区域,划分州县由官统治。更原始偏僻的地方,容许小土司存在,等发展到一定程度再改土归流。
比如山区的克钦族,连绵起伏的大山,而且还在刀耕火种,怎么可能派官去治理?只能任命克钦族头领做小土司。
至于为啥让丁家盛执掌平南军民府,而不是资历更老的黄幺,纯粹是根据他们的能力来安排。
丁家盛是自练大同集的秀才出身,在收复云南的时候,就故意留下某些边境不打,为朝廷征讨安南做准备。在蒲甘城的时候,又知道送还贝叶经,利用和尚收买人心,明显拥有治土安民的才能。
===875【黄女王·北大年总督】===
征缅战争结束的当月,禄天香、张瑞凤、樊超率领的使者船队,也带着沿途各国使者,浩浩荡荡的抵达马六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02/1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