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第15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39/1622


还编练了安东水师部队,官兵直接从邮驿系统抽调,因为邮驿系统的官吏,很多是被裁撤的长江水师将士.水兵数量若是不够,就征募长江沙民子弟,这些沙民以前介于农民与水匪之间,早就养成了喜欢抱团和凶悍好斗的传统.
从铁岭到哈尔滨,沿途有五个水陆驿站.从哈尔滨到同江,沿途有四个水道驿站.从同江到海兰泡,沿途有三个水道驿站.
每个驿站的人很少驿丞加上驿卒,甚至算上家属,都不会超过十人.安家费给足了不说还有额外的补贴,越往北补贴费越高.
驿站兼有贸易站的功能,附近那些部落,会把皮毛\东珠等特产送来.少部分属于贡品,要上交给安东都护府;大部分属于商品,平时屯在驿站,等待商贾来收购.
别看黑龙江偏远苦寒,愿意来做生意的却多.
都是一些小规模行脚商,带来布匹\茶叶\铁锅\粮食等商品,运到各处驿站换取皮毛\东珠.反而是银元和铜钱,暂时还不被广泛接受,得等人口变多\贸易量变大之后才能体现货币价值.
这套驿站和贸易系统的建立,迅速加深朝廷与土著的联系.
商人有得赚,土著也能获取生活物资,都护府顺便象征性收税.就连驿丞和驿卒,也有少量油水可捞,只要他们捞得不多,都护府肯定睁只眼闭只眼.
接下来几年,驿站系统还会继续向东延伸,从同江一直铺设到库页岛.
只要朝贡额不定得太高,只要收货不压价太狠,东北各个部落就不会造反.甚至,谁敢攻击驿站,必然成为众矢之的,那是各部土著获取汉地物资的唯一渠道!
张庭训跟着运粮队出发,运粮队其实就是安东水军.
安东水军的舰船,排水量只有50―100吨.吨位远远大于哥萨克船,但跑得没那么快,主要任务是运兵运粮运货.
在朝廷的重新调整之下,船只不再以料为单位,而是以吨计算排水量.各地船坞,都有计算排水量的工具,最直接就是曹冲称象般施加重物.
而吨,是由皇帝亲自命名,凭空出现的一个重量单位.
1吨=10石=1000斤=16000两=160000钱=1600000分.
明显可以看出,为了统计方便,赵皇帝把石给改了.以前1石等于120斤,现在1石改为100斤,而且取消了中间换算单位钧.
斤两换算的16进至,赵皇帝也打算改.
但改起来动静太大,货币系统都得跟着调整,百姓手里的秤也必须换新.面对朝野一片反对之声,赵皇帝只能选择妥协作罢.
夜里,船队停到在驿站码头.
码头修得非常简陋,就平整了一下地面,在江边搭起一些木板.
而驿站更加简陋,全是夯土的低矮房屋.墙体里有枯草填充,房顶也铺满了枯草,如此就可在冬天防寒.
就这种简陋土房,还是士兵帮忙修建的,仅凭驿站那几个人根本不够用.
大业肇始,一切从简.
驿丞带着驿卒出来迎接,他们没能力提供伙食,只是出来问个好而已.
几麻袋粮食抬下来,驿丞非常高兴,对运粮队的水军将领侯如松说:侯将军,上半年的皮子和东珠,用来朝贡的已经收足.
辛苦裴兄弟了,侯如松递过去一支雪茄,赣南的上等货,我平时都舍不得抽,来一根尝尝味道.
将军大方!驿丞喜笑颜开.
不管是水军还是驿丞,以前都出自一个系统,如今又都被扔来东北,彼此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
侯如松扭头问张庭训:小公爷要不要来一根雪茄
张庭训对这个称呼很反感,顺手接过雪茄,笑着说:将军还是呼我的名字吧.
侯如松介绍道:裴兄弟,这位是张都督家的公子张庭训.驿丞连忙拱手:拜见小公爷.我是张队长.张庭训越听越郁闷.
驿丞重新说道:拜见张队长.好说,裴驿丞有礼了.张庭训这才回礼.
驿丞问道:报纸可有带来侯如松说:带来了,都是去年的旧报纸.
有报纸就行,不管新旧.驿丞更加高兴.
黑龙江和松花江流域的驿站,如今每个站点,只配了三艘小型快船.一切物资,都需要水军顺道输送,驿站的快船只用来传递军情.
驿丞和驿卒们,也会自己种地,但主要还是种菜,粮田尚须慢慢开垦.
就连哈尔滨的粮食,都是辽宁运过去的,又从哈尔滨运到沿途驿站,途中的消耗就占了很大比例.因此黑龙江流域,根本无法驻扎大军,后勤负担实在过于沉重.
等各个部落恢复农业生产,就要开始对沿江农田收实物税了,到时候取消皮毛和东珠的进贡.
水兵们上岸架锅造饭,驿丞单把侯如松和张庭训,以及另外几个军官请进屋里吃.
很简单的米饭和蔬菜,还有一些腌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39/1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