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第14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70/1622


“唉,家学渊源啊!”祁彪佳忍不住感慨。
一个商贾模样的家伙,打听到颜元的情况,过来问道:“阁下可是颜亚元当面?”
颜元直接回答:“我已娶妻。”
“叨扰了。”商贾立即赔笑离开。
唐甄滴咕道:“怎不来问我?我还没娶亲呢。”
商景徽打趣道:“唐公子若没娶妻,我倒是可以帮忙做媒。”
唐甄连忙摆手:“不必,我有婚约,刚才只是说笑。”
几人说话间,有位士子被团团围住了。
却是会试第三名蒲煎,出身江苏盐工家庭。体格强壮,皮肤偏黑,其貌不扬,却还没有婚约,正是那些中层商人的绝佳目标。
“蒲公子,我家小女年方十四,也是知书达礼的。目前还在读女校,可先定下婚约,等小女中学毕业便成亲。”
“蒲公子,小女今年十五,再有几个月就中学毕业。公子若是有意,可先看小女的画像。不说沉鱼落雁,也是貌美如花”
“嘿,我说刘四,你女儿脸上任大一颗痣,怎就跟貌美如花沾边了?先不论相貌,读书也不行,在女校考试次次垫底。蒲公子,我女儿可是才女。将来成亲之后,你们夫妻诗词唱和,有说不完的话,肯定恩爱得很。”
“”
蒲煎明显有些不知所措,他就一个盐工之子,平时只知道努力读书,一路公费读到大学毕业。
而且,从小学到大学,平时成绩都是中等偏上,并不特别的引人注目。只是每次关键考试,他都能超常发挥,这回更是莫名其妙考了会试第三。
蒲煎被挤得直往后退,结结巴巴道:“我我好意心领了,在在在在下不去地地方做官。我我已已已入了钦天院,在在在方博士手下研研究物理”
商贾们面面相觑,没想到会试第三名,居然是一个结巴。而且不打算外放做官,今后要留在钦天院,研究那劳什子的物理。
这种人肯定没前途,一辈子也就混个毫无实权的钦天院博士。
短短十几秒钟,围在蒲煎身边的商贾,就那么迅速的消失无踪了。
蒲煎对此也不在意,他要赶回去写论,殿试甚至都没怎么上心。反正他已经考上了研究生,就算不参加科举,只要研究生毕业,再通过钦天院的考核,就能进入钦天院做学士。
金陵大学,有专门的研究生宿舍。
蒲煎两年前就已经毕业,一边等着会试,一边去各地盐场考察。方以智还帮他弄了笔经费,足足五十两银子,并写了一封信,希望各地的盐务衙门配合。
论这种玩意儿,是赵瀚提出的。
最初是感觉方以智的学术报告,废话太多浪费时间,赵皇帝便手把手的教导如何写论。
这两年,蒲煎走访了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五省的盐场,他已经写了一篇论,分析这五个省的海盐生产区别。最后断定,一旦人丁兴旺起来,河北的长芦盐场,产盐量必然反超江淮盐场。
而且,河北、山东的盐场,晒盐优势远远大于南方。
因为南方的降雨比较多,一旦下雨,就没法晒盐,只能用老法子煎盐。
另外,蒲煎还发现,明代的晒盐法,首先诞生于山东海丰无棣,并非是从南方沿海传来的。
眼下这篇论,蒲煎是要改进此时的晒盐方法。
事实上,由于采取官督商办的模式,制盐技术这些年发展很快,晒盐技术也越来越成熟普及。但是,从小生活在盐场的蒲煎,还是觉得盐工们太辛苦了。
论已经写到最后的阶段,但没有付诸实践,一切都是他的凭空想法。由于改进成本很大,没有盐场老板愿意配合着做实验。
这是一种革命性的改进,现在的晒盐法,都叫做淋卤晒盐。需要摊灰或刮土两种方法制卤,这个步骤非常辛苦,而且产量也不是很高。
蒲煎的发明是“滩晒法”,不需要再淋卤,大大减少制卤所需的人力物力。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还能提高盐产量历史上,这种制盐方法,直到咸丰年间才在山东普及。而且,仅仅是在山东普及,没有推广到全国的盐场。
写完论,等着殿试,蒲煎有些无聊,就把论拿给老师方以智过目。
方以智对制盐也有所了解,认真阅读之后,顿时大为震惊:“此法若能推广,必定利国利民。不要等着殿试了,我立即带你进宫面圣!”
蒲煎结巴道:“先先生,学生只只是空想。滩晒晒之法,虽设计计出来,但未未经验验证。是是是否”
“不要是否了,”方以智听得很费劲,打断道,“没有验证,那就秉明陛下,自会划定盐场给你验证。”
二人在紫禁城等候时,某些人已经在欢呼庆祝,他们觉得自己胜利了:今科会试,一个女贡士都没有,女考生全部落榜了。这证明女人不适合科举,更不适合做官,女人在科举做官上,天生就是不如男人的。
赵瀚早就已经收到消息,他对此无悲无喜。
有女子参加科举,就已经是一个突破,有没有考中只是时间问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70/1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