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第1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4/1622


刘顺义如今负责维持治安,将城内所有百姓,临时编成保甲。让百姓们互相监督,各自保甲的成员,若是敢趁机捣乱,整个保甲都要受到处罚。
城里肯定有官府的奸细,而且还不止一个,须防止他们纵火。
朱燮元这次似乎打算来硬的,只一天时间,就填平好几段护城河。
翌日,围二缺一,还有一面是赣江。
江良见状,立即下令:“通报刘知县,让他组织人手,把八道小门堵死,只留四道大门。丰城县的城门实在太多,官兵这次是铁了心要攻城。”
……
南昌城郊,涂家大宅之内。
丫鬟小厮已被打发走,几个士子正在喝酒闲聊,就是当初活捉杨嘉谟的那些读书人。
“诸君且猜,此次总督出兵,能否把丰城给打下来?”涂廷楹笑问。
喻士钦叹息道:“即便能打下丰城,赵总镇的援兵一至,也必然击溃官兵之主力。”
“唉,只盼赵先生早日占据南昌,否则这生意是没法做了。”说话之人,竟是粮商李凤来。
李凤来的长子和次子,都作为人质在白鹭洲书院学习。而去年投奔的那批士子,正好也被扔去书院,几天时间就认出李凤来的儿子。
此次通风报信,就出自他们的手笔。
别看江西山多地少,粮商却特别多。他们在江西采购粮食,运往江南诸府高价销售,再把江南棉布等特产运回来,如此倒腾获利颇丰。
朱燮元为了养兵,禁止江西粮食出境,只准按市场价卖给总督府。
市场价是什么鬼?
江西的米价,跟江南诸府的米价能一样吗?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朱燮元把江西粮商全部得罪了。
少赚一年的钱也就罢了,就怕官兵跟反贼一直对峙。若连续如此折腾几年,简直是让粮商们去死,他们只盼这场战争能早点结束。
而奉新、进贤、高安等县的乡村,已经陆续出现农会组织,看样子早晚要搞农民暴动。
这些粮商们作为大地主,盘剥农民越来越难,生怕自己被农会抄家灭族。朱燮元又断了他们做生意的财路,简直两头不是人,他们必须趁早选择一方。
选择朱燮元吗?
那等于选择旷日持久的战争,赵贼三五年之内不可能覆灭。到那个时候,农民早就暴动了,别说保住土地,粮商们的性命都有可能不保。
在李凤来、涂廷楹等人的串联下,南昌府境内粮商,至少有七成倒向赵瀚!
他们对粮食的调派非常敏感,朱燮元稍微有所异动,粮商们立即给丰城县通风报信。
一通闲聊,喝得醉醺醺。
李凤来举杯道:“诸君,且为赵先生贺,遥祝赵先生早日夺得天下!”
“为赵先生贺!”众人碰杯笑道。
这些士绅,与其说是大地主,不如说是大商人。
他们眼见各县农会组织越来越多,迟早保不住土地,于是干脆舍地保商。
至于纯靠土地敛财的士绅,在农会的压力之下,纷纷募兵支持朱燮元,如今南昌之兵已经接近三万。
不得不打,朱燮元养不起三万兵!
……
围城第二日。
白天还在打造攻城器械、努力填平护城河的官兵,突然半夜摸黑离开。全体士卒,嘴里衔着筷子,互相抓着腰带朝南方而去。
王廷试半夜被叫醒,稀里糊涂跟着离开,嘴里被塞根筷子不准说话。
三万多大军,全部前往丰城以南十里外的丘陵地带。
朱燮元本想抢占那里,一可与攻城主力形成掎角之势,二可随时出兵偷袭反贼救援部队。
但看到乡野百姓全部转移,他就知道晚了一步。城南的丘陵大山之中,必定到处都是农民百姓,不但掺杂有反贼的农兵,很可能还埋伏有临江府的援军!
只要朱燮元攻城受挫,山里的反贼必定趁机杀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4/1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