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第11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24/1622


也会支持走私,如此才能早日付清赔款,幕府难道还能因此挑起战争?
抵达上海换船,刘湘客和日本使节团,都趁机下船放风休息刘湘客直奔上海邮驿,对卖报的驿卒说:“这几个月的官报,都给我来一份。
当月卖不完的《大同月报》,可在驿站继续卖,三个月之后收回中央。
驿卒笑着说:“正好上头还没来收回报纸,最近三个月的都有。“
林鹅峰跟在刘湘客身边,却不知《大同月报》为何物,于是也掏钱买了三份报纸。
第一份报纸,是李定国率军出海前发行的,而且相比以往特别厚实。竟然用了五个版面,刊印汉、唐、元、明、同的疆域地图。
地图模板,用万历年间的《堪舆万国全图》,截取亚洲的那部分,再根据史料画出中国历代疆域。
这些都不能用活字印刷,全部是让工匠刻制雕版。
汉唐疆域,特别广大!
而大同新朝的疆域,则显得很小,东北只有辽宁,河北画到了燕山,河套和西域都未并入,甚至青海、西藏都标为固始汗地盘。
林鹅峰反复对比五幅地图,突然感觉莫名恐惧。
中国皇帝把历代疆域图,刊印发行天下,是什么想法还用猜吗?
刘湘客却满脸笑意,他能够想象,这期报纸发行的时候,全国读书人会是怎样反应。
刘湘客又翻开第二份报纸,这次只有一副地图,却是《堪舆万国全图》的缩略版。全国大部分读书人,以前都无法接触世界地图,第一次通过报纸知道世界的广阔。
再翻开最新一期报纸,没有什么地图,只有《大同宪法》节选,以及大同军出兵琉球的报道。
刘湘客读着《大同宪法》节选,只读了几段就愣住了,下意识转身去看林鹅峰。
林鹅峰还在翻看世界地图,直至回到船上,才读到《大同宪法》节选,愣神之后感慨:“不愧是一代雄主,《宪法》一出,天下便为大争之世也!“
屁股决定脑袋,这两个儒家外交官,不约而同的,把目光投向《宪法》鼓励对外开拓的内容。
***
===640【穷兵黩武与因噎废食】===
金陵大学。
王之良今天没有讲课本内容,而是拿出新鲜出炉的报纸,说道:“班长过来,
把《大同宪法》节选读一遍。“
十九岁的严我斯,快步走上讲台,从老师手里接过报纸。
此人出身湖州严氏,家里是做生意的。虽然土地被收走了,生意却越做越大,
主要经营纺织和印染业务。
严我斯展开报纸,朗声阅读:”《传》有言:宪,法也,言圣王法天,以立教于下也。’朕惶恐,不敢自比古之圣王,窃定宪法立教于天下。此宪,国之基石,天子、官吏、万民当遵从之。今后朝廷颁行法令,不可违背此宪主旨,
违宪者即为乱法也…”
“第一条,天地交泰,万物滋生……大同是为承天应民之国。此为大同中国!"
“第二条,九州天下之民,皆为华夏之民……各族皆黄帝苗裔,犹如失散之手足。汉人为兄长,各族为胞弟也。大同中国,亦华夏之国。中国大同,亦华夏各族之大同。”
“第三条,华夏之国,禀华夏气运而生,负振兴华夏之责。华夏文明传播之地,当为大同中国之土,切不可或缺其一也。"
“第四条…”
接下来的《三原篇》精神,还有人人平等的《格位论》,这些学生早就听了无数遍。他们在中学就已经学习过,而且还是必考内容。
“下去吧。“
王之良让班长回座位,自己拿出另外两份报纸:”华夏文明传播之地,当为大同中国之土,切不可或缺其一也。‘对于这一句,结合前两个月的报纸,诸生有何想说的?“
林象祖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此雄主开拓之意,西域、河套、漠南、乌斯藏、奴儿干都司…这诸多疆域,皆为汉家故土,今陷于蛮夷之手,我辈当立志收复,再现那煌煌汉唐气象。“
严我斯却说:“汉唐故土,自当恢复。可今次出兵琉球,并灭国置县,学生以为有待商榷。琉球,撮尔小国,地狭粮少,得之亦无益处。且琉球久为我之属国,既为日本阴并,则兴兵助其复国可也。此为事小之道,陛下灭国之举,似有违圣贤教诲。“
林象祖顿时反驳:“汝可知,琉球虽小,却是万国津梁,自古为海上要道。得此一地,便可控厄诸国海贸。“
严我斯冷笑:“治国怎能贪图商贾小利?依我看,你林家是出海太多,沾了番邦蛮夷习气,已忘记我泱泱中华之大道。"
林象祖,字羽尧,福州人,家里是海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24/1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