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第10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74/1622


直到赵天王独霸江西,卢裕翻开当年的杂志,看到格位论相关文章,才知自己跟反贼打过交道。他吓得不敢吱声,努力撇清跟反贼的关系,可赵瀚占领南京之后,卢裕一下子就抖起来。
卢裕积极响应大族分家政策,还说自己跟皇帝是旧识,分家时抢到了书局生意,并把书局正式改名为“射雕书局”。
这几年,甚至陆续接到官府订单,射雕书局在南京已可排前三。
“石渠先生!”
吴炳正在寻找近日新书,忽听有人问候自己,扭头一看却是吴伟业。
两人都姓吴,老家也离得不远,真论起来勉强算是亲戚。
吴炳笑道:“赶巧啊。”
冒辟疆也在,见了吴炳也不打招呼,反而阴阳怪气的冷哼一声。他自恃才高八斗,书画作品的价格,却远远不及吴炳,润笔费更是比吴炳便宜得多,一直认为吴炳是趋炎附势、谄媚朝廷的小人。
就在三人寒暄之时,突然一群公子哥闯进来。
有些公子哥,身上甚至还穿着戏服,进门就问:“贵店可有《永乐大典戏本》?”
掌柜的说道:“有的,今天上午刚到货。”
“快拿来,快拿来!”
这些家伙也不问价格,一人一本当场买走。
都是些清闲贵人,活生生的戏曲发烧友。《永乐大典戏本》里面,有许多失传的戏曲,对他们而言都是无价之宝。
一帮票友,来得快,去得也快,分分钟不见踪影。
吴伟业笑着说:“听闻《永乐大典》已在编校勘误,这回朝廷出版的是戏曲,下回估计就是历代经史子集了。若逐一成本刊印出来,也算文坛一大盛事,天下士子都能读到,比留在宫里更有价值。”
吴炳朝着紫禁城拱手:“陛下圣明,此神州幸事也。”
这是吴炳的口头禅,三句话不离“圣明天子”,每次论战都可立于不败之地。
冒辟疆不由冷笑,愈发鄙视此人,趋炎附势到让人恶心。这货心直口快,讥讽道:“石渠先生这些年,歌颂大同的文章写了无数,怎至今也没混上一官半职啊?”
吴炳翻着店内新书,随口说:“小官小吏,懒得去做,还不如悠游江湖来得爽快。”
吴炳寻花问柳,只去高档场所,而且全部属于白嫖,青楼也喜欢他去光顾。
“呵呵。”
冒辟疆笑得古怪,无非讥讽吴炳,拍了十年皇帝马屁,至今却还是一介布衣。
突然,街上来了几个官差,逢店就进去问:“石渠先生可在?”
一直问到射雕书局,吴炳转身说:“寻我何事?”
官差累得气喘吁吁,抱怨道:“石渠先生,您老可叫人好找啊。两日前,咱就去你家,一直都不见人。昨日又去秦淮河,挨家挨户打听,有人说您老在玄武湖泛舟。再去玄武湖,又说您已离开了。在城里问了许多人,总算有人见你来了这边。”
“急着寻我作甚?”吴炳问道。
官差说道:“陛下要设一大同报社,请先生做社长,秩比正三品!”
正三品?
冒辟疆猛地转身,惊讶看向吴炳,正三品可是侍郎级别。虽然肯定跟翰林院一样,不能管理实际政务,但这品级说出来就吓人啊。
“哈哈哈哈哈哈!”
吴炳猛地大笑起来,舔了皇帝整整十年,如今终于算是出头了。他阔步走向街面,嘴里吟诵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616【邮局和报纸】===
.
,最快更新朕最新章节!
镇江。
日进斗金的大明镇江水驿,餐饮娱乐业务,已经卖给民间商贾――事实上,那本就是私人承包的,酒楼和客船皆由老板置办,大同朝廷强行接收之后,又让原有的投资人半价赎回。
但是,镇江水驿的马匹、快船,却依旧保留下来,由政府提供资金养活。
这样的情况很普遍,包括崇祯裁撤的部分驿站,也被大同新朝给恢复过来。许多底层细作,就地转为驿丞,省去没地方安置的麻烦。
驿丞属于吏,驿卒只是合同工。
这待遇已经不错了,大明的普通驿卒,很多时候属于徭役性质。越偏远的地方,就越是如此,因为没有油水,还要供来往官差吃喝,地方财政无法负担,居然需要靠驿卒自己贴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74/1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