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第1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2/1622


行政区划再次调整——
吉安府:庐陵,吉水,安福,泰和,永新,永宁,永丰,万安,龙泉。
临江府:清江,新淦,峡江,新喻,丰城。
袁州府:宜春,分宜,萍乡。
欧阳蒸为吉安知府,袁允龙(侄女嫁给费如鹤)为临江知府,刘子仁(铅山贫寒秀才)为袁州知府。
费元鉴转任吉水知县,而献土归附的方氏兄弟,分别在永新、峡江担任知县。
就连因为跟大族结亲,被调离总兵府的黄顺德、刘芳,由于后续工作没有犯错误,也都各自升任穷县的知县。
对于老兄弟不会亏待,认真做事的新人也不亏待,赵瀚既讲规矩也念旧情。
另外,关于镇一级衙门,也完全确定规则。今后不再消减镇级衙门,大县设置六个镇,中县设置四到五个镇,小县设置三个镇。
朝廷方面。
保定巡抚张其平,调任湖广南路巡抚,在五月中旬已赴任,募兵协助江西剿匪事宜。
南方五省总督朱燮元,鉴于各方情况,勒令张其平赶快练兵,约定秋收之后一起进攻庐陵赵贼。
最多能拖到秋收,福建官兵已经快炸了,开始不顾邹维琏的军令,私自劫掠赣州府的周边乡镇。邹维琏只能小惩大诫,不敢真的杀人立威,否则很容易引发兵变。
就在今年,宁夏已经爆发兵变。
祖大寿的弟弟祖大弼,绰号“祖二疯子”,去年调任宁夏总兵。这货一如既往的贪墨,巡抚又没能力筹足军饷,边军完全无法生存,遂闹饷杀死宁夏巡抚王楫。
与此同时,黄台吉开始改革内政,设置内三院: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
内三院改革完成之后,黄台吉登基称帝,改元“崇德”,改国号“大清”,改族名“满洲”,定都沈阳,尊号“宽温仁圣皇帝”。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皆被封王。
即位大典持续二十多天,全套照搬大明制度。
登基完毕,黄台吉立即发兵十万,分三路入喜峰口、独石口。
大明巡关御史王肇坤阵亡,满清军队侵袭居庸、昌平北路。大同总兵王朴驰援,报功斩杀满清军士千余人。
清军一路打到良乡、顺义,也就是后来北京的房山区、顺义区。
京师戒严。
卢象升被提拔为七省总理,大败高迎祥、李自成。正待趁胜围剿流寇,突然被调去京师抵御满清,被打得满地跑的流寇,因此再次有了喘息之机。
由于各地军饷都出问题,满清又肆虐京畿,多股部队开始闹饷,崇祯对户部尚书侯恂愈发不满。
首辅温体仁体察圣意,开始安排党羽弹劾侯恂。
鞑子什么时候撤退,侯恂这个户部尚书,就会什么时候下狱!
顺便一提,唐王朱聿键起兵勤王,被废为庶人……
……
“王廷试在两面下注。”赵瀚拿出一张密信译文。
庞春来贴近看了一阵,又把密信转交给李邦华。
李邦华看完内容之后,笑着说:“来了个得力总督,他当然不会一心倒向咱们。”
“这个内应,今后有点用处,但绝对不能因为倚仗。”庞春来说道。
王廷试这个老东西,见李懋芳是个混账,便跑来投靠赵瀚。现在朱燮元来了,而且特别器重他,这货又开始积极给官府做事。
两面下注,两面不得罪。
赵瀚赢了,他是从龙功臣;朱燮元赢了,他可能重新起复做朝廷命官。
啥好处他都想占,简直在做白日梦!
人家李凤来一个商贾,都知道把儿子送来做人质。从南昌、丰城过来投奔的士子,也半路抓了总兵杨嘉谟做投名状。
唯有那王廷试,啥都不表示,做事畏头畏尾不肯豁出去。
庞春来突然说:“杨嘉谟养了半年,也费了不少米粮,是时候该砍了。”
李邦华摇头道:“没用的,这种小伎俩,不可能激怒朱燮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2/1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