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投资时代第6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9/2537


而远景资本是想资本运作,杀鸡取卵,这不符合他们的战略预期,也容易打乱他们的部署。
“苏泊尔注定转型艰难,过一两年,别说增长了,还能维持现在的业绩就不错了。”
夏景行眼神凝重的看着苏老头,“一家占有40%国内炊具市场的龙头,苏泊尔已经接近了天花板,涨无可涨。
在瞬息万变的商业竞争中,不进……本身就是一种退步。
我们看重的是苏泊尔眼下的业绩稳定,但不可能去指望苏泊尔给我们赚来可观的回报。
苏总,我们也不打哑谜了。
你坦诚,我也坦诚。
苏泊尔的价值注定有限,不然你也不会转移控股权了。”
苏显哲摇头,目光凝视着夏景行,表情冷漠,“夏总,你这话就偏激了,我们是想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双赢的目的。
而不是贱卖企业,把我父亲一手打造的品牌给糟蹋掉。”
“不错!”
苏曾福看着身体随意靠在对面椅子上,笑呵呵看着自己的夏景行,脸上充满了一种缅怀,缓缓开口:
“1969年,当了八年兵的我从部队退伍后,成为了陈屿镇办社队企业供销员,后来又成为了陈屿农机厂供销员、厂长。
1989年,我不满足于农机厂只生产压力锅配件,顶着股东退股和被镇领导免职的压力,想方设法筹集300万元资金,引进了一条压力锅生产线,开始转型为沈阳双喜压力锅厂贴牌生产整锅……
1994年,双喜停止跟我们的合作,国家也打破了“价格双轨制”,民营企业的生产原材料成本降低,我们和国企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主动、被动两重原因,迫使我创立了苏泊尔,走上了艰难自创品牌之路;
1995年,成立第二年,我们就卖出了200多万口压力锅,超越一票国企同行;
1996年,苏泊尔销售量达400万口,而当时全国整个市场的需求量也不过1000万口。
我们从创立,到成为行业龙头,只用了两年时间。
这一步步走来,我是如履薄冰,也对“造锅”事业产生了深深的感情。
夏总,你能理解我对苏泊尔品牌的这种深厚感情吗?”
老头表情激动,声音也变得高亢激昂许多,“这是我的根啊!
所以,非常遗憾,我们只能拒绝夏总你了。”
王昌荣眼看谈崩,赶紧出来打圆场,“苏总,你先别急嘛,夏总也没说要雪藏苏泊尔啊!
即使远景资本控股了苏泊尔,也肯定还是要继续造锅、卖锅啊,这么大一块业务,不可能说扔就扔吧?
夏总不是说了嘛,只是可能会再多加一些业务线,使得公司体量更大,市值更高。”
王昌荣暼了夏景行一眼,递了一个眼神,“夏总,你说是这个理吧?”
夏景行对王昌荣点了点头,领了对方的好意,目光再次扫向苏曾福,声音平静的说道:“苏总,我非常理解你对苏泊尔品牌的这种情感。
你从转业军人到乡镇企业职员、企业家,再到民营企业家,一生都和“锅”结下了不解之缘。
你大可放心,假如远景资本控股苏泊尔后,炊具、小家电、厨电的业务线和品牌,我们会继续保留的。”
苏曾福不说话,夏景行这么干,不是很合他们心意。
这意味着,经过几轮稀释后,他们持有的百分之三十多股权,没办法再吃到发展红利。
夏景行摆明是想把苏泊尔当作一个融资平台、捞钱机器,他们小股东未来能讨得了好?指不定会怎么炮制他们呢。
他基本已经可以预估未来的惨状了,一家家公司被并入上市公司苏泊尔,业务、各项财务数据短期内膨胀,市值飙升。
但维持不了多久,就可能会“砰”的一声爆炸!
资本运作,从来没有百分之百稳赢的,而且心思都去搞资本运作了,怎么可能做得好实业?
到时候,他们已经让掉了控股权,公司不在他们的掌握之下,事情的发展,他们预测不了,非常的不可控。
这种情况下,保守起见,他是不敢把远景资本引进来的,因为容易被带进沟里。
夏景行看着连连摇头的苏氏父子,微笑说:“那不妨换个方案吧!”
苏氏父子抬头,眼里全是不解。
夏景行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你们一次性把所持有的60%股权全部卖给远景资本,这样的话,我们便利,你们也不需要再操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9/253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