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投资时代第20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33/2537


崛起太快,
导致很多人腿跟上了,但脑袋没有跟上。
不盲目自信,但也不要走向另外一个极端,
盲目否定自己。
等到国人对出海企业像美国人那样习以为常时,那才是真正的实现了民族伟大复兴。
只是回到原来的位置而已,
很多人却对此百般质疑,
可见过去沉沦得有多厉害,
完全忘记祖上也是阔过的人。
话又说回来,现在夏景行也只是给包括王建在内的高管重新明确了一下企业目标而已。
复兴工业,
有且只有一个目标,做世界级的巨头。
见王建沉默不语,似乎神游天外了。
沈向阳不敢怠慢,
立马主动吸引了火力。
“夏总,
钱现在倒是不缺,
甚至还有富余,
我们主要缺人!”
夏景行朝沈向阳点头,示意他继续讲。
“云与智慧事业群、研究院是在吸收微软亚洲研究院三十多名骨干的基础上成立起来的,
之后又吸收了华夏数码卖给我们的业务外包公司华夏之云,里面装着从一万名工程师中精挑细选的300名高水平工程师。”
夏景行微笑,怎么说得跟人贩子一样,
他只是给华夏数码天天做外包的优秀工程师指了一条明路,不希望看到人才被埋没而已。
沈向阳继续道:“后续我们又断断续续地从谷歌中国、百度等各大科技公司挖来了几百名工程师。
硅谷我们也去了一趟,
从那边的科技巨头公司里挖回了不少华人工程师。
林林总总加起来,现在的研究院和云与智慧事业群拥有1000余名研发人员。”
夏景行连连摇头,
“太少了!人才队伍的建设,要再加快一点动作,
现在的人力根本无法支撑多线出击。
美国的科技巨头,一条业务线动辄就是几千名研发工程师,将来甚至会扩大至上万人。
要想正常运营和维护一个承载数亿,甚至数十亿用户的平台,几千上万名工程师是少不了的。
将来硅谷产生五万人、十万人的巨厂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听到这番话,周围高管皆露出了思索之色。
他们突然悟了,复兴工业在亦庄建立的总部可不就是按照入驻十万人的规模给规划的吗?
虽然整个项目的建设平均分为了四期,
但每期入驻员工数量依旧高达2.5万人。
这哪里是脑力密集的高科技公司啊,简直就像是一家血汗工厂。
不过话又说回来,有生活区、娱乐区、休闲区的大厂科技园区,除了没有配学校和医院,
跟上世纪的官企大厂差不多了。
整体待遇也算是全社会最高的一批人了。
当然了,新世纪的大厂没有工人组织。
高管们现在算是真正感受到了夏总做大做强复兴工业的决心。
原本他们还觉得亦庄总部园区建得过大了一点,只是考虑到房地产很有搞头,加上又有官方提供了项目建设的一半贷款,这才没有进行劝谏。
沈向阳皱了皱眉,“夏总,我们现在缺乏的是高素质人才,就算把国内科技公司挖空,一时半会儿也凑不齐那么多的科研人员。”
夏景行在心中琢磨了一番,发现人才建设的问题确实有点棘手。
研究院和云与智慧事业群做的都是前沿科技项目,如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
一般的人才只能当一颗螺丝钉,缺乏的是技术骨干和技术领军人物。
而且这种人还得是复合型人才,比如说工业互联网,既要懂工业,又要懂互联网,不然做出来的产品可能无法真正解决市场需求,东西都不好用,用了生产效率反而还下降了,自然也就没法获得市场份额。
夏景行说道:“现在金融危机已经全面爆发了,爆炸的冲击波从银行业席卷到了各行各业。
各行各业的公司日子都不好过,自然也就削减了广告预算,普通居民则紧衣缩食的减少消费,降低个人债务。
很多在华尔街混的华侨、华人都回国了,加入国内的银行、基金、证券、保险公司。
这是一场巨大的人才回流行动!
我们也可以借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去海外挖点人才回来。
复兴工业名义上设立在硅谷的国际总部,实际上是我们的流动兵站。
他们也该发挥作用了,让他们给硅谷的猎头公司发一笔大单,给我弄几千人回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33/253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