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投资时代第13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73/2537


受千橡这笔倒霉投资的影响,红杉二期基金募资很不顺利,所以他才想着来打即将成立的中投集团的主意。
不过,他对于此行也不是特别有信心,说到底,还是在千橡摔的跟斗太惨烈了,有可能再也爬不起来。
好在红杉这块牌子还算值点钱,所以才收到了一封邀请函,参加今天由内阁牵头召开的中投集团第一次筹备会。
夏景行懒得理会这群人,在后面不紧不慢的跟着。
走进规模宏大、庄严肃穆的大会堂,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夏景行和陈宏在第二排坐下。
第一排暂时是空着的,桌上摆放的铭牌写着一个个大人物的名字,都是央行、证监会、保监会等机构的头头脑脑。
熊小鸽、张帆等人也按照安排好的座次在第二排坐下,紧挨着夏景行和陈宏,但两方人马仿佛不认识一样,没有任何交流。
没一会儿,第一排人就坐满了,台上的主席台也坐下了几人,为首的是前财务部门二把手,现内阁副秘书郎、外汇投资公司筹备组组长娄伟。
在热烈的掌声欢迎中,娄伟开始了今天的讲话。
主题就一个:内阁已经通过了发行1.55万亿人民币特别国债的议案,这笔资金将作为“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投资来源。
这个机构是超脱任何部门的,依照国家的法律来经营外汇,有偿使用,接受监管,保值增值。
夏景行很认真的在听,要他来总结,就是国家加入WTO以后,贸易大幅顺差,外汇储备越来越多,要给这笔钱找个保值增值的好去处。
这就和普通人挣了钱,不能死存在银行,需要通过投资理财来获得更高的回报率一个道理。
不过由于资金很庞大,在此之前,也没有相应的运营经验,需要发动社会的力量,号召有志之士一起参与,一起建设中国的淡马锡。
大会结束后,夏景行、陈宏以及张帆、熊小鸽等人又被工作人员带去了一个小的会议室。
背景墙是一副万里长城图,白色的座椅呈环形摆放,就和新闻联播里看到的差不多。
一向嚣张的张帆拘谨的坐在座椅上,变老实了许多,其他人也都和他差不多的反应。
“大家不必紧张,今天召集各位投资界的精英,就是想让大家给即将组建的中投集团献策献计,提提意见。”
娄伟坐在上方的椅子上,身后还有一名端庄漂亮的小姐姐拿着本子做笔记。
场面一度十分尴尬,没人想当这个出头鸟。
“夏总,你先说说吧,远景资本在华尔街都赫赫有名,是中国人在海外建立的最大金融机构。”
张帆、熊小鸽有些羡慕嫉妒的看着夏景行,短短一句话,透露太多有用的信息,远景资本可能要接一个大礼包了。
夏景行面色波澜不惊,先客套了两句,然后说道:“海外投资环境复杂,我认为中投前期应该以练兵为主。”
“怎么说?”
===888、难以评价===
“其实通过观察淡马锡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得出很多结论和参考。
这家主权财富管理基金在1974年成立,坡县政府当时将持有的国资企业全部资产注入淡马锡,目的是让财政部能够专注扮演决策和监管的核心角色,而淡马锡则秉持商业运营为第一位来持有及管理这些投资,高度市场化运作。
淡马锡通过控制数十家全资子公司,再通过对外股权投资,控制数百家公司,逐步形成了一个从政府到母公司、子公司、分公司的产权经营多达六个组织层次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
我们国家在国企改革中,也借鉴了这种淡马锡模式。”
娄伟轻轻点头,“不错,我们在改开过程中,借鉴了很多新加坡的经验。”
夏景行又缓缓道:“淡马锡运营到现在,也已经三十多年历史了,商业触角也从国内伸到了国外。
他们在国内,控股型投资、财务投资都无所谓,但是在国外,主权财富基金的身份十分敏感,只能扮演财务投资者的角色。
受益于多年的商业运营经验,淡马锡内部有成熟的投资团队,也充分了解各国商业法律,所以他们一般以直投居多。”
娄伟笑了笑,“中投才刚刚筹备成立,我们正是感觉经验不足,才打算遴选外部基金管理人,把资金委托给他们管理。
直投业务暂时会放慢脚步,等团队成熟,拥有一定经验后,再甩开步子发展。”
夏景行微笑说:“是的,我觉得这个方式方法是无比正确的,以中投的体量,自然不可能像VC机构那样去投资初创企业,没有那么多的精力,间接投资比较好。
即使直接投资,应该也是以投资成熟企业为主。”
娄伟微笑颔首,补充了一句:“因为外汇储备主要是美元,直投会以海外大型企业为主。”
听到这里,夏景行读出了一些关键信息,上面应该是想大量配置海外资产,不打算在国内大量投资,这是保证外汇储备不被消耗。
他不好对此评价什么,毕竟上面的想法还是挺好的,外资来中国赚钱,我们也去外国赚钱,外汇储备还不会下降,甚至会越来越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73/253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