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公(校对)第5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9/566

  这是真的。
  蒙古各部里面,现在只剩下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车臣汗硕垒没有向女皇称臣纳贡,这家伙手下有数万骑兵算得上兵强马壮。另外部分溃逃北方的建奴余孽,这时候也已经和索伦人合伙,他们以呼伦贝尔大草原,嫩江流域及黑龙江沿岸为活动区,最终形成一个以硕垒为核心的联盟,对外自称是皇清……
  主要是明军距离太远。
  这时候明军只是接管辽阳沈阳一带,连开原都还是无人区,东边只是到延边,并且在海参崴建立了一个军事基地,西边就是桂藩。毕竟这片土地太广袤,以目前大明向北方移民的速度,估计二十年后能恢复辽河下游的人口就不错了。最多借助辽河航运和海运建立一些军事基地,驻扎一些军队,但真要说向松嫩平原或者呼伦贝尔大草原驻军,那一则不现实二则毫无意义。
  没有可保护的人口。
  这些地方就是科尔沁那些投降大明的蒙古部落游牧,另外一些之前在宣大的,也被迁移过去,现在和这个皇清国交战的就是这些蒙古牧民,毕竟他们可以抓奴隶,那些蒙古大小汗们可最喜欢这个了。
  毕竟奴隶能给他们带来奢侈品。
  总之因为明军对辽东边墙以外地盘的无视,那里正在进入一片野蛮的无序状态。
  厮杀每天都在发生。
  南下的俄国匪帮在杀戮黑龙江沿线的居民,松嫩平原上臣服大明的蒙古各部为了抓捕奴隶,向大明换取他们越来越离不开的奢侈品,和那些不愿意臣服大明的同胞杀戮……
  他们本来就杀来杀去的。
  未来杨庆还准备向他们推销他那些海军士兵从南美带回的好东西。
  然后就完美了。
  “他们真会玩,既然这样那就让他们继续玩吧!”
  杨庆笑了笑说。
  一个太过于和平的边境并不是什么好事,大明目前移民的速度,估计三十年内不会向这些地方发展,北大仓的确好,但别忘了这依然还在小冰河期,那里的气候不适合农业,只能是渔猎和游牧。反正这些势力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真正威胁大明,最多就是在那里自己过家家,既然这样还不如就继续无视,让那些臣服大明的蒙古大小汗们去和他们纠缠。接下来俄国人也会南下,他们不可能接受这种划分,就算接受也没用,来来回回好几年就过去了,总之雅库茨克的俄国人还是会南下。
  然后在这一带好好打吧!
  明军继续在南边不思进取的坐视就可以了。
  至于后果……
  能有什么后果?
  一个进入初级工业化,拥有近两亿人口的庞大帝国,需要在乎冻土荒原上一群游牧民吗?
  在现代工业面前,游牧民也只配唱歌跳舞了。
第五四零章
这是一场战争
  巴伊科夫最终失望而归……
  因为拒绝跪拜礼,他也没有得到女皇陛下的召见,总之俄国与大明的这一次正式外交,最终就像从没发生过一样结束了。
  巴伊科夫带着他的随员又万里迢迢踏上归途,好在他们并不是空手而归的,尽管他们以使节身份而来,但实际上也兼职商人。沙皇给了他们五万卢布,这时候一个银卢布大致上相当于一两银子,所以是在他们疯狂采购之后回去的。不过大明还是给了他们足够的礼遇,比如女皇陛下下旨给准噶尔汗,命令后者护送俄国使者返回秋明,以防半路上这些满载而归的家伙被准噶尔部打劫了。这年头不仅仅是经商危险,就是当外交使节也一样很危险,尤其是像他们这样走陆路跨越数万里的。
  在巴伊科夫使团带着一份大明女皇赐的世界地图返回时候,他们的邻居同样到达了大明。
  瑞典人。
  瑞典商船哥德堡号到达广州。
  这艘和八十年后那艘使用同一个名字的商船,同样也带来了瑞典女王的使者,他们在广州由大明海军的通讯舰送到了南都。
  然后受到了女皇陛下召见。
  而且得到恩准,他们在觐见女皇陛下时候不用双膝跪拜,实际上本来也不需要,正在全力开拓海外市场的杨庆,才不会在这个小问题上过于严苛。英法这些国家使者都不需要双膝跪拜女皇,实际上他还偶尔会邀请这些人进皇宫做客,他非要巴伊科夫双膝跪拜只是因为就像巴伊科夫自己说的,他就是对人家的歧视而已。
  但瑞典人不能歧视。
  相反这时候北欧这个小霸还是一个需要拉拢的盟友,至于原因当然是夹击俄国了,克里斯蒂娜女王即将退位,让给她算得上青梅竹马的表哥卡尔十世,后者和他的儿孙将继续瑞典的扩张。他孙子就是彼得一世的那个死对头,瑞典人的小狮子,最终五十年后,大北方战争的失败,才让瑞典彻底退出了欧陆争霸的舞台。但现在他们依然处在雄心勃勃的扩张期,话说瑞典的领土都已经到还没建立的圣彼得堡了,和俄国人之间的敌对是不可避免,所以他们将是大明在俄国另一边最好的合作伙伴。
  在知道瑞典也是女主统治后,大明女皇陛下,甚至还赠送了一些她私人的礼物,比如说化妆品之类,大明香水产业也很兴旺。
  至于贸易就不用说了。
  另外大明还很慷慨地对瑞典搞起优惠,准确说是大明以关税减免的方式,鼓励瑞典商船以铜来支付在大明的商品采购……
  他们出产欧洲百分之七十的铜。
  这里大铜山的优质铜矿支撑瑞典对外的扩张,这也是北欧在这个时代莫名其妙冒出来争霸欧洲的原因,这座铜矿相当于欧洲的造币机,和同时期西班牙人的白银霸权一样。同样铜也是杨庆最想要的,这样瑞典人就可以用他们最容易获得的铜,来大明购买货物到欧洲去换取他们最想要的金银。而金银现在对大明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大明不缺金银,随着纸币越来越受欢迎,金属货币正逐渐变成银行仓库的保证金。但大明缺铜,因为接下来随着橡胶树即将开始的种植,杨庆已经可以使用电力了,首先有线电报就在未来十年的规划中,也就是说未来大明对铜的需求将急剧增加。
  必须满世界搜罗铜。
  总之瑞典人在大明受到了可以说截然不同的优待。
  “暂时也就这些了!”
  杨庆叹息着。
  这个时代欧洲能出海贸易的国家其实也就这些了,基本上能到的都到了,两牙,英荷法丹瑞,陆地上的俄国,至于德意志系统各国刚刚结束三十年的放血,南欧各国不具备出海的资格,西班牙人不会让他们随随便便就出直布罗陀的。而且南欧那些航海国家也就在地中海转悠,根本没有搏击大洋的能力,而且威尼斯人至今依然在和奥斯曼帝国的海军纠缠,实际上他们还得纠缠很久。
  至于印度洋各国已经被逐出海上贸易的舞台,除了阿曼人在东非和阿拉伯半岛沿海活动,其他无论奥斯曼还是波斯,就连莫卧尔帝国都已经没有了海上贸易的能力。
  他们想也没用。
  无论英国荷兰还是大明的南洋公司都不会再允许竞争者出现了。
  “这样看来海上贸易真得支撑不了经济。”
  女皇说道。
  “海上贸易的意义,只是在于补充我们的货币数量,维持国家繁荣靠的是内需,哪怕现在我们下令闭关锁国,只要有足够的内需,依旧可以确保经济的繁荣。甚至货币不足都根本不算什么,太祖年间只靠宝钞一样维持经济,但内需最怕的就是财富的严重不平衡,当财富全都集中于极少部分人,而绝大多数人都是赤贫时候谈内需就是笑话了。只有所有人手中都有闲钱的时候,一个真正强大的内部市场才能形成,而这一切的基础就是先把土地平均了,这才是一个内需市场形成的基础。”
  杨庆说道。
  这也是现代中国内需市场的基础。
  为什么印度同样有庞大的人口却无法达到中国的成就,原因就在于他们的土地制度限制了一个强大内需市场的形成,饭都吃不饱的人民有毛购买力。
  至于说出口型经济……
  出口型经济基础依然是内需,除非新加坡这种小国,否则都得先有内需市场,才能有出口型经济。
  而内需市场建立的前提还是土改。
  韩国成功建立出口型经济的基础是什么?是因为从四八年开始,韩国就进行了土地改革,打着清算韩奸旗号行土改之实,最终使得韩国自耕农比例从百分之三十提高到了近百分之九十。
  日本为什么成功?
  因为战后日本同样在美国主导下进行了土改,政府强制性收购地主的土地,然后转卖给佃农,至于收购方式和杨庆一样,就是类似国债的土地券,而卖给佃农是让后者以国家贷款方式。但当这些改革完成后的五零年日本疯狂印钞票,人为制造严重的通货膨胀,以至于农民只需要用十三包烟的钱,就能偿还他们的贷款,用这种方式他们也完成土改。
  至于湾湾就不用说了。
  不土改的后果就是墨西哥这些奇葩们。
  当然,也有特殊的。
  比如在黑叔叔那里就不好使了。
  “先看看那些地主会不会老老实实地听你摆布吧!”
  女皇说道。
  “他们敢不听吗?”
  杨庆说道:“他们当张鼐这些老土匪手中的马刀是吃素的啊!”
  而就在此时,广德州陈阳。
  “这地方好!”
  大明土地部下属土改司广德分司清丈二队队长刘福,坐在马背上说话间欣赏着两旁春色,作为一个关中人看着南方的青山绿水,他的心情还是很惬意的。他是为了补充河北土改人手不足,从关中的皇庄提拔的,毕竟杨庆的那些土改队原本负责的范围最多一两个府,整个北直隶的土改不可能应付得了。在这期间不仅仅是从关中调,就连北直隶本地也提拔起了不少,最终才让杨庆有了足够在整个南直隶进行土改的干部队伍。
  而土改第一步是清丈。
  虽然之前已经进行了一次,但这些年不可能没有变化,而且当时是户部主持,同样不可能没有隐瞒的,现在必须重新进行清丈,同时对人口职业包括作物种类,进行一下全面细致的登记。
  甚至包括地图测绘。
  每一个村都必须绘制出详细的地图。
  “在气球上看才好呢!”
  他身旁一个年轻人笑着说。
  这是测绘员,也是皇城那座坤兴学院毕业的,属于天子门生,阵亡的军官后代,而在坤兴学院学习的就是测绘,他的后面跟着一辆马车,车上装着一具收起来的小型热气球和各种绘图工具。杨庆当然不可能为他们配备那么多高端的仪器,这些人的测绘只是升空绘制视野范围的地图,然后对地图进行拼接……
  误差肯定不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9/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