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公(校对)第5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7/566

  这种事情没必要太在意,到了他这种境界,早就视人命为数字,再说北方那些士绅们哪个也不干净,土改队这一年的伤亡率,甚至都超过了明军。那些士绅都不是南方这些,南方士绅有别的选择,毕竟工商业发展是实实在在的,但北方士绅全靠着那些土地呢!收缴他们的土地,相当于断他们命根子,他们不拼命才怪呢!北方的战况之激烈堪比当初清剿清军时候,这种情况下为了能够迅速解决士绅,土改队只能放诉苦的大招,而这个大招放出后就不是那么容易控制了。北方百姓对豪强地主的仇恨已经到了不共戴天的地步,在这之前甚至很多士绅都开始行使初夜权,现在仇恨的怒火得到释放,不烧个赤焰滔天那才怪呢!
  “他们不会就这些手段吧?”
  女皇说道。
  士绅们目前采取的手段一是宣传二是游说,不仅游说四民代表,也包括对朝中官员,军方将领,甚至一些已经退休的家伙的游说,但效果都很有限,精神上支持他们可以,但要为此和护国公对抗则免谈。
  尤其是重点游说的军方将领。
  这些军方将领的确很多对护国公此举不太欢迎,但要让他们背叛护国公这就夸张了。
  护国公对也罢错也罢,军方是没人敢反对的,哪怕这里面原本也有大量土地的如张名振,王之仁等南方籍军头们,对于公田法的态度也都很明确。不理解护国公的做法,但坚决服从护国公的命令,护国公做的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在执行中去加深理解。反正他们都很清楚,造护国公的反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的,他们敢说造护国公的反,下一刻他们的参谋部军官就能砍了他们的头。再说护国公也不会亏待他们,之前的股灾之中,在护国公带领下他们绝大多数都分了一杯羹,这其实就是护国公给他们的补偿,还因此反对护国公就不够义气了。
  至于文官就更没用了。
  军方将领不敢造杨庆的反,文官们还能怎么样?难道趁着内阁开会群殴吗?话说他们战斗力和杨庆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说到底杨庆布局了近十年。
  他早就用各种方式,瓦解了士绅们能选择的手段,后者无法借助军队来清君侧,军队都是杨庆一伙的,无法借助文官来斗争,文官没有武力终究没什么卵用。而利用地方掌控力作乱也没用,自从上次徽州事件后士绅们就已经明白,他们被皇庄锁进了囚笼。
  原本最有效的是暗杀。
  既然没法解决麻烦,那就解决制造这个麻烦的人吧!
  这也是最通用手段。
  上至皇帝下至庶民,都可以用上的手段,而且效果最好,危险性也最小,像杨庆这种天怒人怨的家伙死了可以说皆大欢喜。估计就连那些官员和军方将领都暗自欢喜,毕竟现在杨庆对他们已经没用了,大明的四民大会和内阁体系已经很完善,如果杨庆突然病死,恐怕一大堆军方将领会暗中长出一口气。
  然而……
  这个混蛋是不死之身啊!
  多少人做梦也想弄死他,但弄不死这就很令人绝望了。
  他要不是不死之身,士绅们还能让他活到现在?就冲他这些年做的这些事,都够他落水八百回了,话说正德落水了,天启落水了,崇祯也落水了,他杨庆要不是不死之身,恐怕得一个月落水一次。从当年鼓动崇祯收税时候起,估计就已经有很多人想砍死他了,到后来皇庄,清查土地,改科举,无论哪一次,只要是一个能被刺杀的,他也绝对不可能活着完成这些。他之所以成功不是因为他的手段更高明,不是因为他受拥戴,也不是因为他和女皇的特殊关系,他之所以能一次次改革成功,真正的原因其实只有一个……
  他杀不死!
  他是一个袁宗第几百支枪打死都能重启的妖孽。
  他是一个神战士自爆都炸不死的妖孽。
  他是一个和汤若望当着南都全城人对射,都能射出护体祥光的妖孽!
  换别人?
  还改革?
  老老实实地落水吧!
  大明自有国情,大明的国情特色阻断一切改革者,任你是谁,哪怕是皇帝,在大明想通过改革来挽救这个垂死的帝国,首先得有一个不死之身才行,如果没有不死之身,那么革命才是最现实的选择。
  杨庆的成功原因只有一个……
  他是不死之身!
  他是不死之身!
  什么皇庄,什么新税制,什么监国的支持,就连四民大会都一样,统统都是不值一提的,在士绅的力量面前,这统统都是渣渣。他们能忍杨庆忍到现在,只是因为他们无法从肉体上毁灭这个一次次作死的家伙,他们原本可以让他落水,在朝堂上围殴打死他,给他下毒暴毙。总之他们原本有一大堆手段可以彻底解决杨庆给他们制造的麻烦,但他们却不得不一直忍到现在,原因只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弄不死他!
  这真得很悲哀!
  “他们的办法很简单。”
  杨庆笑着说:“拿银子收买就可以了!”
  的确,孙奇逢没用。
  游说也没用。
  但选举制下其实还有一个最简单有效的手段,就像曹锟的大总统一样直接砸银子买就可以了。大明的四民大会制度刚刚建立,很多制度依旧不完善,尤其是对四民代表的监督,那么直接玩最简单的好了。利益输送这种简单的手段,对于那些士绅来说完全驾轻就熟。
  对商人代表可以低卖高买,利益输送轻松完成。
  然后士绅就有一半票了。
  剩下工人和农民代表里面,总会有人顶不住诱惑的,再收买一些票就超过百分之五十了。
  事情就这么简单。
  “然后你再去抓人?”
  女皇没好气地说。
  “对!”
  杨庆坦诚地说。
第五二三章
贿选
  就在同时。
  南都一处府邸内。
  “周兄,你我从小一起长大,就如同亲兄弟一般,你再如此可就不够朋友了!”
  原本历史上咱大清麻哥九年的状元,如今的不得志文科举人蔡启僔端着茶杯笑道。
  他爹是前礼部侍郎,不过因为钱谦益案牵连,早已经被革职了,好在卷入的不深,作为万历朝进士故旧一大堆,最终只是革职回家,没有被扔到台湾开荒。德清蔡氏也算望族,不过这几年日子过得并不好,尤其是带着大量金银跑来炒股的蔡启僔,被股市套住了三十多万。紧接着又要面对杨庆的公田法,如果这条新法通过那蔡家就真完了,官没了,钱没了,地再没了还算个屁望族!
  所以……
  “蔡老弟,不是我不帮忙,只是这风险太大啊!”
  茶几另一边的四民代表周昌说道。
  他是商人代表。
  德清人,但不是世家望族,就是一个走乡串户的小货郎,鸿运当头抽签当上德清县商人代表,然后在常设代表选举中,依靠口才顺利当选。
  之后立刻就身价倍增。
  尽管之前不过是小货郎,但成为常设代表后,什么姻亲,什么故旧便纷至沓来。
  包括蔡启僔。
  清溪蔡家的少爷,居然跟他论起从小一起长大的感情来了,话说他们倒也的确从小一起长大,可怜那是周昌八岁就跟着大人踩在烂泥里一边插秧,一边用艳羡的目光,看着蔡少爷一身绸缎,在仆人簇拥中傲然走过的一起长大啊!
  当然,这已经不重要了。
  “风险?”
  蔡启僔淡然说道。
  “风险大收益也大,德清父老推举周兄当这个四民代表,是为了让周兄造福桑梓的,周兄,你终究是德清人,那里才是你的家,你不能辜负了家乡父老所托。同样若是兄能不负家乡父老所托,那卸任之后,家乡父老亦不负兄。咱们也不说虚的,一万亩水田,一文钱一亩,报官就按照市价来报,契税田主出,你想买谁家的都是这个价,这是各家委托我向兄转达的。你们家之前开的那个铺子,以后无论向谁家进货,也不论进什么货进多少货,一律比市价低两成,另外三个月内,各家向你家的铺子总计购买买二十万元的货。咱们这是正常的生意,你也不用怕锦衣卫发现,咱们公平买卖,只要你们家铺子卖的我们都要,不计好坏!”
  他打开折扇说道。
  这意思就是二十万的货物不必考虑什么质量,大米里掺一半沙子也是精米。
  但这不属于行贿。
  我们这是公平交易,我们乐意买谁家的货就买谁家的,他们掺假以次充好我们都认,总之我们就是要把钱让他家赚。
  “可是……”
  周昌依然纠结。
  “可是什么?你要做的仅仅是投一张反对票,而作为四民代表,你有权投你认为该投的票,哪怕护国公也不能把你怎么样。规则是他定的,四民大会是他搞的,他要是因为四民代表反对他,就对四民代表动手,那他岂不是自己打自己脸?”
  蔡启僔说道。
  “可万一他就这样做呢?”
  周昌弱弱地说。
  “万一?若事事都怕万一,还能成什么事?想想看,只要你有胆量投下这张反对票,那么你就能与我们,与我们这些世家望族并列,你会有一万亩水田,一个日进斗金的店铺,你和你的后代就是人上人!你做四民代表手中掌握权力,那么你为何不用这权力为自己谋些好处呢?人要学会往高处走,与你卸任四民代表后,可以获得的那点补贴相比,我们能给你的才是真正的未来。如果你这次不为我们说话,那么回去以后你知道你会怎样吗?德清终究是我们说了算,没有了地我们也一样是豪门世家,你还是那个卑贱的小货郎,甚至以后德清也不会有你的立足之地了,你们家的货不会有人买,也没人肯卖给你货。
  相反这次为我们投下反对票,你就是我们的一员了。
  世家。
  望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7/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