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公(校对)第4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1/566

  我可以让一台火车,带着四十万斤的载重,以每小时三百五十里的速度,日夜不停奔驰在每一条轨道,或者说铁路上。成都的粮食可以在不到一天里送到南都,松江的花布可以在不到一天里送到长安,琼州的铁矿石可以在不到一天里送到工厂,我们还需要在乎原料缺乏吗?我们还需要在乎产品运不出去吗?我们还需要担心军队的后勤吗?隋炀帝赌上自己的帝国耗尽天下之力才做到的,我们只需要一条铁路和百十辆火车。”
  杨庆继续嚎叫着。
  的确,只能用嚎叫来形容此时的护国公了。
  “但修铁路很费钱啊!”
  一名代表说道。
  “是的,你说的很对,修铁路很费钱,实际上不仅仅是费钱,我们就连修铁路的钢铁都不够,一步一百五十斤铁,一里七万五千斤铁,一百里七百五十万斤铁,而且不能是劣质的生铁,必须是优质的熟铁,而我们去年一年产的也就修一千多里,甚至修不到北都去!”
  杨庆说道。
  大明去年一年总共也就产了不到五万吨钢和熟铁,生铁就多了,实际上超过了十万吨。
  这里面多半其实是民营冶铁。
  明朝的民营冶铁其实很发达,嘉靖十年根据广东冶铁税银算,仅广东一省,这一年民营冶铁就冶炼出了近三千万斤,而广东的冶铁产量大致相当于全国的一半,也就是说嘉靖十年全年就不下六千万斤。
  三万多吨。
  英国这时候才两万。
  不过这些熟铁因为原料不同差别也很大,杨庆自己的钢铁厂用海南岛的铁矿石冶炼,哪怕熟铁也达到了低碳钢的水平,主要用于枪管,各种机械的制造,而高级的工具和一些精密器件则是坩埚钢。民间因为成本控制更严格,所以并没有使用这种长途海运的铁矿石,而是以马鞍山的矿石为主,所以熟铁质量稍低,但也是合格的,就是拿来制造枪管也没问题,不过仍旧以盔甲,一些大众化的机械之类的为主。
  不过这个产量不包括广东的。
  广东的钢铁业因为有粤北的优质铁矿支撑,产量并不低,据锦衣卫的情报统计,应该是熟铁两万,生铁三万吨,超过英国,自由资本主义威力惊人。实际上广东产钢铁主要进入朝廷控制区销售,而且熟铁质量也仅仅是略逊于杨庆的钢铁厂,但要超过朝廷控制区民间的。
  说到底铁矿石最重要。
  不过造铁轨都没问题,英国早期铁路全是熟铁,用以普德林熟铁炉制造出来然后锻造成形,而且杨庆也不可能造重型火车。他的铁轨本来就是以轻型计算的,标准铁轨得一米五六十公斤呢,两根至少得两百斤,他没指望跑千吨火车,百十吨甚至几十吨都行……
  他其实连铁路都没指望。
  好吧,他其实就是在吹逼,学炮哥那宏伟的铁路计划……
  阴谋?
  当然有阴谋啦!
  没有阴谋他玩这么多干嘛?
  就像王夫之猜测的,没有阴谋护国公岂会如此高调?
  “所以,要想大规模修铁路,首先钢铁产量必须提高。”
  杨庆说道:“我的第一批铁路计划很简单,南都向北到北都,向西到长安,向南经上海到宁波,五年内建成这三条铁路,同时开建南都向西经武昌到衡阳。以及从杭州向西经南昌到长沙,从衡阳到南宁,从南昌到广州以及从正定到太原,从长安直通西域,从海州到长安。这些要在十年之内修建起来,而二十年后,我们的火车要开到迪化,开到沈阳,开到昆明和成都!十万里,二十年,十万里铁路,二十年后,我们大明的土地上要建起十万里铁路!”
  四民大会堂一片愕然。
  所有人都头脑发晕地看着高举手臂做小胡子演讲状的杨庆,这一连串数字极具震撼力。
  当然,主要是他们都不懂。
  如果他们懂的话,这时候杨庆在他们眼中就该是一个真正的疯子了。
  “所以,我们要大炼钢铁!”
  而杨庆继续抽疯。
  “我们去年产熟铁五万吨,今年最多可以达到六万,这不行,这根本无法供我们修铁路,而且这样的产量提高速度也不行。
  我们必须跑步前进!
  五年内把熟铁产量提高十倍,十年内把熟铁产量提高二十倍,二十年后我们熟铁产量要超过五百万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铁路建设,诸位,一个伟大的时代开始了,大明的盛世开始了!让我们拿出愚公移山的精神来,开始我们的钢铁时代,女皇已经决定,放开长江以北的探矿采矿权的限制,所有人,只要有能力的都可以到那里找矿。无论铁矿煤矿,谁先找到就给谁开采证,一百年采矿权,谁找到的矿谁就可以采一百年!”
  他亢奋地高喊。
  大明之前的铁矿实际上控制在他的手中,也就是大冶和马鞍山这两个主要矿区,都已经通过一些操作,连同石碌铁矿一起,算到了他的铁矿公司名下。
  所以南方没多少铁矿了。
  毕竟攀枝花铁矿这时候肯定没法开采。
  包括整个大明的探矿权也在这家公司,这一点尽人皆知,但没什么人在意这个问题,毕竟冶铁这种事情自古都是官营为主。明朝虽然并不禁止私冶,但也只是过去匠户制度下官营冶铁太落后,如今冶铁技术最好的反而是杨庆的钢铁厂,他不下令禁止私冶反而加以鼓励,那些新兴资本家已经很满意了。现在他不但冶铁权,就连长江以北的探矿开采权也放开,这的确足够大方了,这也就意味着谁有钱都可以去北方探矿采矿……
  不用探矿。
  多尔衮就有遵化铁厂呢!
  他的铁矿都是冀东的,磁州一带同样自古产铁,实际上北方的铁矿比南方多,只要有钱过去重新把这些铁矿开采出来,然后就近建立铁厂冶炼就行。而杨庆的铁路计划也让钢铁不存在销路的问题,无论采出来炼出来多少,都会被这个吸铁黑洞吞噬。
  而且不仅仅是铁矿。
  还有需求量更大的煤矿。
  那火车不吃粮食,但它吃煤炭啊!
  煤铁这两样,只要有一座矿,一百年内就是挖金山一样啊!
  那些四民代表瞬间就两眼放光了!
  “护国公,您还没回答,这么费钱的修铁路计划,资金从何而来?”
  王夫之突然说道。
  四民代表们瞬间冷静下来。
  对呀?钱从哪儿来?
  “很简单!”
  杨庆笑着说:“募股,民间投资修铁路,谁投资谁收益,谁修的铁路谁收运费,国家只收税,如果国家使用铁路也会付钱。除了这些铁路,民间自己也可以决定修哪条,只要你手中有钱,你就是在自己家到亲家之间修一条铁路也行。当然,前提是沿途的乡亲同意你用他们的地,我规划的只是干线铁路,这些铁路由太后,女皇陛下和我带头,投资成立对应的铁路公司,然后发行股票募集资金。
  谁手中有钱谁就可以投资。
  诸位,你们还等什么?这样的铁路难道不是躺着收钱的?只要这些铁路修起来,这条路上运输的每一车货物每一个人,都会给你们钱,然后世世代代一直给下去。
  你们不用怀疑什么!
  太后,女皇陛下和我,我们共同为你们担保!”
第四六七章
收智商税
  对呀,有杨庆这一家子参与还担心什么?
  护国公赚钱能力毋庸置疑。
  而且这火车就是他发明,这东西的价值没有谁比他更清楚,他既然主导那就是绝对赚大钱的。更何况就算不赚钱,只要有他一家的参与保证也不可能亏了投资的钱……
  呃,他们不知道庄家的意思。
  他们不知道这种游戏里面,这样的参与者意味着什么。
  那是拿着镰刀的啊!
  那就是来割韭菜,收智商税的啊!
  当然,杨庆的目的并不是用血淋淋的现实,给大明百姓上一堂庄家割韭菜的课,以他的身份不可能做这种事情。但他依然会亲自带头成立一个个铁路公司,矿业公司,他会发行各种股票,然后炒作这些股票,推高煤铁及铁路股票制造一场泡沫。他会带动一场资本的狂欢,让整个大明隐藏的财富,统统被疯狂上涨的股价吸引出来,就像被腐尸吸引出来的海螺般钻出它们藏身的沙子。
  说白了他就是刺激江南的地主老财们花钱而已,单纯的花钱,就是掏空他们的钱袋子,至于什么十万里铁路计划那都是吹逼,跟某些所谓的高科技股一样一样的……
  当然,铁路还是会修的。
  但二十年十万里是不可能,一百年十万里大概有可能。
  但一百年十万里没吸引力啊!
  哪个地主老财会为了一百年后的十万里铁路而疯狂?杨庆能再活一百年他们又不可能,谁会对自己注定看不到的东西感兴趣?那么想让他们为此掏钱就必须把时间缩短到他们能看到的范围内!
  必须调动起他们的热情。
  或者说调动起他们的贪婪。
  让他们像飞蛾扑火般,扑向前方熊熊燃烧的狂热之火。
  铁路股票会暴涨的,一元发行的铁路股票会暴涨几倍甚至几十倍,大明的所有城市,每一间酒楼茶馆,每一个有钱人的客厅里,都会响起买股票的喊声。狂热在整个大明蔓延,就像一场有毒的雾霭,无孔不入地钻进每一个人的鼻孔,支配着他们的大脑让他们前赴后继,扑向帝国银行的股票交易所。
  当然,带着他们的银子。
  哪怕是刚刚从地下挖出来,祖祖辈辈积攒了几百年的银子。
  操纵股市这种小事对于杨庆这种级别的庄家来说,那真得可以说太简单了,而那些地主老财们不会看到风险,他们看到的只是疯涨的股票,看到的只是财富数字的增加。然后他们会继续不停买股票,甚至于掏空财力来买股票,这一点毫无疑问,橡胶股灾已经证明了,在这种狂热的泡沫面前他们毫无抵抗力。清末的江浙士绅能为万里之外南洋那纯属镜花水月的橡胶园,而掏疯狂掏银子,这个时代的江浙士绅,怎么可能不为看得见的铁路而掏银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1/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