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公(校对)第4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8/566

  大清另一位摄政王一脸悲凉,在料峭春寒里看着浮桥上源源不断走过的残兵败将。
  这是撤回的博洛和辽西旗人。
  博洛是在北都之战半个月后,也就是得知多铎兵败身死,郑成功大军攻克天津后,才最终放弃蓟州带着一万五千残兵败将,再加上三万多旗人老弱妇孺,从遵化北上走他们过去入关袭扰的路线返回的,不过那些老弱妇孺在路上又饿死了两千……
  好吧,其实是被吃了。
  毕竟热河的崇山峻岭间根本找不到可以吃的东西,更何况他们还有四万多人……
  准确说是四万三千人。
  当初入关的二十多万旗人,就回来了这些人,而且这里面还有很大一部分其实是神军,曾经在关内时候高达百万的八旗满蒙神汉朝五军,最终逃过这一劫的,就这四万三千人,而且绝大多数都是老弱妇孺,真正能打仗的不足两万。但真正的八旗满洲其实就是六千,剩下一万多是神军,好在这时候也没必要管什么军了,总之都是旗人就行。
  “三十年血战,付诸东流!”
  济尔哈朗掩面长叹。
  同时撤回的不仅仅是博洛,山海关,宁远,甚至锦州,就连广宁的旗人也都撤回。
  他们已经不需要这些地方了。
  即便加上博洛撤回的,咱大清总人口也不超过十五万,这点人口还分散在那么广阔的区域里,完全就是自杀,明军在辽东湾随便来几个侧翼登陆就是关门打狗。
  只能放弃这些地方。
  然后集中全力防御牛庄和盖州两个点防止明军登陆。
  不过……
  “摄政王,不行就派人去找那杨庆服个软吧!”
  大玉儿姐姐幽幽说道。
  话说多尔衮被剥皮实草的消息并没有引起她的太多伤心,毕竟后者已经多年没给她过快乐,这时候其实还不满四十,比张嫣还年轻许多的大玉儿,对于这种废物也没多少真正的感情了。
  至于他俩旧日的欢愉……
  再怎么说那也就是对奸夫淫妇!
  现在的大玉儿姐姐,更关心自己和儿子的未来,明军解决完关内战场肯定紧接着北上,到时候无论强攻三岔河还是登陆盖州,咱大清剩下都只是挣扎到什么时候而已。关外加上逃回来的,总人口不过十五万,真正能凑出的军队也就三万,说白了不及明军两个步兵军,这样的实力拿什么跟人打?
  求和是唯一选择。
  “太后放心,臣有分寸!”
  济尔哈朗皮笑肉不笑地说。
  现在他就是咱大清的老大了,作为两大摄政王之一,多尔衮一死就以他为尊了。
  “听说肃王反对求和?”
  大玉儿姐姐说道。
  她不介意济尔哈朗控制朝政,之前也是济尔哈朗控制沈阳,但她可不能容忍豪格控制朝政,那样她娘俩几乎就是死路一条了。然而现在豪格的实力也不弱,尽管丢失朝鲜,但豪格手中仍旧还有上万军队,而且控制着义州和鸭绿江沿岸。之前豪格也的确公开反对求和,声称大不了退到宁古塔继续抵抗,太祖太宗在天之灵也不会允许他们向暴明投降。很显然豪格就等着他们放弃沈阳,带着外面的族人退回山林,然后任由已经在那里巩固势力的他摆布。
  “太后,臣是摄政王而肃王不是!”
  济尔哈朗说道。
  “这我就放心了,摄政王,天色不早了,咱们还是到城里去,好好谈谈这个使者的问题。”
  大玉儿姐姐说道。
  说完她还颇为妖媚地看了济尔哈朗一眼。
  后者立刻露出开心的笑容。
  “那臣送太后!”
  济尔哈朗上前说道。
  他俩可是盟友,既然是盟友那就得坦诚布公才行。
  绝对地坦诚布公。
  毫无保留地坦诚布公!
  咱大清摄政郑亲王赶紧摆出一副亲人的姿态,扶着实际上比他还小四岁的嫂子,转身向前面马车走去,他嫂子那风韵犹存的脸上,明显带着一丝红晕,很可能有些累了,作为弟弟可是得好好伺候嫂子,话说这好吃不如饺子,好玩不如……
  “摄政王!”
  蓦然后面一声喊。
  济尔哈朗转头怒目而视。
  “摄政王,这桥怎么办?”
  后面的部下指着三岔河浮桥弱弱地说。
  济尔哈朗看了看他嫂子。
  他嫂子点了点头。
  “烧了,凿断铁索!”
  他转过头毅然说道。
  然后他表情复杂地看着对岸。
  那手下看着眼前最后一个人走过,紧接着拿起了火把,旁边有人在桥面倒上了一桶松脂,他将火把直接扔进了松脂。血战换来的辽西,就这样随着三岔河浮桥上升起的烈火,彻底付诸东流,大清全面退回辽东,退回西平堡之战前,一下子倒退三十年。
第四六四章
我们是忠臣啊!
  杨庆在长安没逗留太久。
  这里的事情也不需要他主持,接收过程很简单,关中和山西的公社改为皇庄,十二卫改为十二个都指挥使就行了。
  说白了一切照旧。
  就连府州县的行政体系,暂时杨庆都没准备重建,他这一趟除了给李自成送葬,主要就是主持给那些公社发银子,一口人一两银子这个是必须得发的。其他在行政体系上,至少一两年内他没准备改变,也就是把一些李自成在经济上的限制取消。
  而且只是部分取消,还有一些同样在未来逐步取消……
  总之主要就是发银子。
  他甚至亲自带着装满银子的马车跑到一处处公社发放。
  结果关中大地一片欢腾。
  然后之前就已经跟来的大批南方商人带着糖,水果罐头,甚至还有各种耐储存的糕点,各种酒,包括高档的烟卷,在短短的一个月里,又从那些狂欢的公社社员手中,把这些银子给弄走,存进了帝国银行在长安的分行。在杨庆离开的时候,这家原本为了双方贸易而设立的银行,银库里已经堆积了两千五百多万两白银,其中包括顺军在北都捞的,还有他们出售奴隶的收入,甚至包括那些将领自己原本拥有的私产,总之在这场对李自成遗产的瓜分中,杨庆事实上成了最大的赢家。
  至于顺军的整编,这个交由黄蜚负责,新的长安都统,兰州都统和宁夏都统也都已经确定。
  长安都统是田见秀。
  而兰州都统是黄蜚的老部下薛去疾。
  而宁夏都统则是吴国贵。
  两人都各自带一个骑兵军,加上改编的顺军,明军可以扩充到四个骑兵军,正好两个驻西线,两个分别驻忻州和北都,这两个以张鼐和孙守法为统制。
  至于改编顺军的四个步兵军,则全部驻扎关中和山西。
  加上这些明军就是四骑二十二步共二十六个军,加上陆战队就是二十八个军,平均每个军都得两万人,实际上总兵力五十六万。这个常备兵力明显有些过剩,毕竟目前来讲北方已经没有太强的敌人,而向西扩张因为后勤限制也供应不了太多军队。所以接下来明军重点将是向南,这样原本用于北方的战车步兵就严重过剩,总计剩下九个战车步兵军,将拋弃已经使用了八年的战车。除了两个改编为车载的突击步兵军,其他七个全部改为轻步兵,也就是古斯塔夫式步兵……
  依然配火绳枪。
  燧发枪的换装依然需要时间。
  哪怕杨庆这些年来,已经把燧发枪产量提高到了每年两万支,想给五十万大军全换上,那也得花几十年时间,所以他依然在狂建兵工厂,不过即便如此,想要给全军完成换装也得十年。
  所以火绳枪依旧得大量使用。
  而且他的麻烦越来越多,不仅仅是枪,还有火药越来越紧张,他之所以不太热衷战争,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军工限制。必须首先囤积足够的弹药,否则他的工厂满足不了战争的持续消耗,而这场战争基本上就耗光了之前几年攒下的弹药储备,接下来还得面对火药不足的问题……
  毕竟他有五十六万大军。
  哪怕不作战,这五十六万大军光日常训练就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这还不算大炮使用的。
  话说他该裁军了。
  以大明目前的情况,五十六万地面作战部队,这个真的太多了,之前的四十万基本就算正好,由顺军改编的七个军,事实上是多余的。不过目前是肯定不行的,在这种特殊时候必须安抚这些家伙,以这种方式来养着他们,直到这个过渡期结束。总之护国公也很烦,作为一个庞大帝国的实际统治者,他需要操心的事情也越来越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8/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